DB32/T 3818-2020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DB32/T 3818-2020 Pump station auxiliary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chnical regulations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818-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14
实施日期
2020-08-14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水利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泵站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准备、设备解体、设备组装,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等。本标准适用于大型、中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小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可参照执行。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备制造商的技术要求。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江苏省河道管理局、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起草人:
王荣、冯俊、马晓忠、王震球、雷天宇、范道宇、蒋兆庆、董于、周文彬、陈祥喜、赫邵鹏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5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3.010

P55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18—2020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uxiliaryequipmentsystemoverhaulofpumpingstation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xxxx—2020

目次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检修周期...................................................................................................................................2

6检修准备...................................................................................................................................3

7油系统检修...............................................................................................................................3

8气系统检修...............................................................................................................................7

9水系统检修.............................................................................................................................12

10系统管路和闸阀检修...........................................................................................................17

11辅助设备配套电机检修.......................................................................................................20

12试验与验收...........................................................................................................................21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设备检修记录表................................................................................23

附录B(规范性附录)系统检修总结报告............................................................................24

附录C(规范性附录)系统验收表........................................................................................25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江苏省河道管理局、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江

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荣、冯俊、马晓忠、王震球、雷天宇、范道宇、蒋兆庆、董于、周文彬、陈

祥喜、赫邵鹏。

DB32/T????—2020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泵站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准备、设备解体、设备组装,检修工

艺及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中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小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可参照执行。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备制造商的技

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948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规范

SL317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SL63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DB32/T1005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技术规程

DB32/T1360泵站运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辅助设备系统auxiliaryequipmentsystem

为泵站主机组配套的油系统、气系统、水系统设备的统称。

3.2

油系统turbineoilsystem

由油泵组、压力容器、回油箱、安全阀、溢流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

组及其他设备给油、排油、润滑、散热、传动等服务的系统。

1

3.3

气系统compressedairsystem

由空气压缩机组、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组及其他设

备通风、断流、清扫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等服务的系统。

3.4

水系统watersupplysystem

由水泵、制冷设备、逆止阀、底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组及其他设备

冷却、润滑、排水、检修、消防等服务的系统。

3.5

设备检修equipmentoverhaul

对辅助设备进行解体,更换主要零件或部件,使其恢复各项性能指标的行为,分为定期检修和故障

检修。

3.6

检修周期repaircycle

辅助设备系统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

4一般规定

4.1泵站管理单位应按照GB/T30948、DB32/T1360的规定,建立辅助设备系统的运行管理、缺陷管

理、维修管理等制度。

4.2泵站管理单位在辅助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按照DB32/T1360的规定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对设

备进行维护、保养、局部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3泵站管理单位应制定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工作计划、方案、工艺流程。

4.4泵站管理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4.5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5检修周期

5.1油泵组5a或运行4000h~5000h,空气压缩机组5a或运行4000h,离心泵、深井泵、潜水泵2a

或运行4000h~5000h,系统管路、闸阀10a。

5.2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修。

DB32/T????—2020

5.3特种设备、元器件的检修周期,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6检修准备

6.1检修准备工作包括查阅资料、确定检修性质、编制计划、组织人员、置备工具、采购材料、落实

安全措施、办理许可等。

6.2通过查阅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和总结、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确定检修项目。

6.3配备和检查检修所需的备品备件、工器具、安全用具、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具。

6.4落实安全组织措施,设立专(兼)职安全员,配备特种作业人员,设置警示标牌,开具电气操作

票、动火工作票等。在主汛期进行检修,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6.5检修影响到主机组正常运行的,应办理检修许可手续。

7油系统检修

7.1检修项目

油泵组、压力容器、回油箱、安全阀、溢流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的检修项目见表1。

表1油系统检修项目

序号检修对象检修项目

1.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更换轴承;

3.调整联轴器同轴度;

螺杆泵

4.调整螺杆直线度及磨损;

5.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

6.更换电动机轴承

1.调整压盖和轴的间隙,更换密封;

2.检查配油盘表面的磨损情况;

1油泵组3.检查缸体的配油面磨损情况;

柱塞泵

4.检查变量头和止推板的磨损情况;

5.检查滑靴端面的磨损情况;

6.检查滑靴和柱塞铆合情况

1.更换密封;

2.更换齿轮;

齿轮泵3.更换泵壳;

4.更换轴承;

5.调整联轴器同轴度

1.清洗容器;

2.修补容器;

2压力容器

3.更换受损受压元件;

4.压力试验

1.渗漏修补;

3回油箱

2.渗漏试验

3

表1油系统检修项目(续)

序号检修对象检修项目

1.更换导向零件;

2.更换调节圈;

3.更换密封面;

安全阀4.更换填料;

5.更换垫片;

6.更换调压弹簧,重新调整开启压力;

7.更换安全阀

1.更换调压弹簧;

4阀组

2.更换阀芯,并研磨;

溢流阀

3.更换密封垫;

4.更换溢流阀

1.研磨密封面;

2.修复密封面;

截止阀3.更换填料;

4.更换垫片;

5.更换截止阀

5管道及附件见表11

6压力检测元件更换压力检测元件

7.2设备解体

7.2.1解体前应关闭检修设备与系统之间的闸阀,拆卸与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进出管路及仪表、附件。

7.2.2螺杆泵解体步骤为:

a)拆卸连轴器和地脚螺栓;

b)拆卸压盖,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c)拆卸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定位塞;

d)拆卸前压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e)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3柱塞泵解体步骤为:

a)拆卸联轴器弹性螺栓;

b)拆卸进出油管道;

c)拆卸底脚固定螺栓并将油泵移至检修场地;

d)拆卸变量端内六角螺栓,取出变量机构及变量头止推板滑靴;

e)拆卸定心弹簧外套、内套,取出缸体;

f)拆卸联轴器端内六角螺栓,取出配油盘;

g)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4齿轮泵解体步骤为:

a)检修、清理油箱及其附件;

b)拆卸连轴器和地脚螺栓;

DB32/T????—2020

c)拆卸后端盖,检查轴承;

d)拆卸压盖,检查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

e)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5油系统中管路、闸阀解体步骤见10.2,配套电动机解体步骤见11.2。

7.3质量标准

7.3.1螺杆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2。

表2螺杆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部件名称质量标准

1.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面粗糙度为1.6μm,齿顶表面粗糙度为1.6μm;

2.螺杆轴颈圆柱度为1/4000,螺杆轴线直线度为0.05mm;

1螺杆

3.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为0.14mm~0.33mm;

4.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为0.14mm~0.33mm,法向间隙为0.12mm~0.25mm

1.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1.6μm;

2泵体

2.泵体、端面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1.6μm

1.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H7/k6;

2.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H7/h6;

3.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0.02mm~0.06mm;

3轴承4.滚动轴承的滚子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超过100℃,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

5.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

6.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为轴颈直径的1%~2%;

7.滑动轴承衬套与镗孔的配合为R7/h6

1.安装时应保证封油环对准油入口;

填料2.填料尺寸正确,切口平行、整齐、无松散,接口与轴心线成30°角;

密封3.压装填料时,填料圈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口交错120°角;

4密封

4.压盖与轴的间隙应为0.40mm~0.50mm

机械1.压盖与垫片接触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

密封2.安装机械密封符合技术要求

1.联轴器与轴的配合采用H7/js6或H7/k6;

5联轴器2.联轴器端面间隙为2mm~4mm;

3.弹性联轴器找正时,径向圈跳动不大于0.10mm,端面圈跳动不大于0.08mm

1.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h6,从动轮与弹性元件的配合为H7/h6,弹

性元件与轴的配合为H7/h6;

齿轮转动2.弹性元件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粗糙度为0.8μm,如有裂纹或一

6

装置组弹性元件严重磨损,f值小于0.5mm时应更换(见右图);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两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

40%,沿齿宽不小于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0.08mm~0.10mm

7.3.2柱塞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3。

表3柱塞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名称质量标准

1.表面磨损,可将其放在二级精度的平板上用M10氧化铝研磨,经煤油冲洗;

1配油盘

2.表面的粗糙度为0.1μm,其表面的平面度为0.005

2缸体配油面粗糙度为0.2μm,其表面的平面度误差0.005

3变量头表面的粗糙度为0.1μm

4止推板表面的粗糙度为0.1μm

1.端面磨损严重,应重新更换,轻微磨损可抛光处理,其表面粗糙度为0.2μm;

5滑靴

2.与柱塞的铆合球面应连接紧密,如脱落或松动,应返厂修理

5

7.3.3齿轮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4。

表4齿轮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名称质量标准

1.齿轮啮合齿顶间隙为0.2m~0.3m;

2.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见表5;

3.齿轮两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0.02mm/100mm;

4.两齿轮宽度一致,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得超过0.05mm/100mm,两齿轮端面平行度公差值为

1齿轮0.02/100mm;

5.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应均匀分布在节圆线周围,其接触面积沿齿宽应大于60%,沿齿高应大于45%;

6.齿轮与轴的配合为H7/m6;

7.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总间隙为0.05mm~0.10mm;

8.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0.10mm~0.15mm

1.轴颈与滑动轴承径向间隙为0.001D~0.002D;

2.轴颈圆柱度公差值为0.001mm,表面不得有伤痕,粗糙度为1.6μm;

3.轴径最大磨损量为0.01D;

4.滑动轴承外圆与端盖配合为R7/h6;

2轴与轴承

5.滑动轴承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值为0.01mm;

6.滚动轴承内圆与轴的配合为H7/js6;

7.滚动轴承外圆与端盖的配合为K7/h6;

8.滚动轴承无内圈时,轴与滚针的配合应为H7/h6

1.端盖加工表面粗糙度为8.2μm,两轴孔表面粗糙度为1.6μm;

3端盖2.端盖两轴孔中心线平行度公差值为0.01mm/mm,两轴孔中心距偏差为±0.04mm;

3.端盖两轴孔中心线与加工端面垂直度公差值为0.03mm/100mm

1.壳体两端面粗糙度为8.2μm;

4壳体2.壳体内孔中心线与两端垂直度公差值为0.02mm/100mm;

3.壳体内孔圆柱度公差值为0.02~0.03mm/100mm

1.填料压盖与轴的径向间隙为0.4mm~0.5mm,周向间隙均相等;

2.填料尺寸正确,切口平行、整齐、无松动,接口与轴心线成30°角;

5轴向密封

3.压装填料时,填料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口交错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