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916-2014 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33/T 916-2014 Roadside slope vegetation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916—2014
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ofhighwaysideslopevegetation
protectionengineering
2014-03-20发布2014-04-20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916—201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施工准备..........................................................................3
4.1一般规定......................................................................3
4.2边坡整理......................................................................3
4.3测量放样......................................................................3
4.4植物准备......................................................................3
4.5边坡试验段....................................................................3
4.6施工安全防护..................................................................4
5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4
5.1客土喷播防护..................................................................4
5.2团粒喷播防护..................................................................5
5.3三维植被网防护................................................................6
5.4土工格室植草防护..............................................................8
5.5骨架植草防护..................................................................9
5.6生态袋防护....................................................................9
6边坡植被维护.....................................................................11
6.1一般规定.....................................................................11
6.2淋水养护.....................................................................11
6.3追肥.........................................................................12
6.4病虫害防治...................................................................12
6.5杂草防除.....................................................................12
6.6修剪与补植...................................................................12
6.7初期维护质量要求.............................................................13
7质量等级评定.....................................................................13
7.1一般规定.....................................................................13
7.2工程质量评分.................................................................14
7.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15
8质量评定方法.....................................................................15
8.1一般规定.....................................................................15
8.2边坡修整.....................................................................15
8.3客土喷播防护.................................................................16
I
DB33/T916—2014
8.4团粒喷播防护..................................................................16
8.5三维植被网喷播防护............................................................17
8.6土工格室植草防护..............................................................17
8.7骨架植草防护..................................................................17
8.8生态袋防护....................................................................18
8.9中期植被维护..................................................................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2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条文说明......24
II
DB33/T916—2014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量监督局、衢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浙江黄衢
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晓栋、邵宏、吴安宁、张慧昕、郑文俊、顾森华、姜汶泉、谢旭强、孙璟、
周晖、陈妙初、王泽林、林军、韦征、蒋天恩、陈育民、姜超、张武毅、黄盛荣、刘烨俊、诸剑峰、蒋
杰、王景峰。
III
DB33/T916—2014
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和质量评定。
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F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边坡
岩体、土体在自然重力作用或人为作用而形成一定倾斜度的临空面。
3.2
填方
路基表面高于原地面时,从原地面填筑至路基表面部分的土石体积。边坡施工时向边坡或其他地
方填充的土石方。
3.3
客土
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用于置换原生土的外地土壤。通常是指质地良好的种植土或人工配制能
够满足种植条件的土壤。
3.4
液压喷播
将草种、复合纤维、保水剂、粘合剂、肥料、染色剂、水等拌合的混合物通过液压喷播机喷射到预
定区域的施工工艺或方法。
1
DB33/T916—2014
3.5
客土喷播防护
通过液压喷播方式在边坡坡面上喷附一层结构类似于自然土壤的绿色护坡技术。根据工艺和材料的
不同,可分为TBS喷播和厚层基材喷播技术等。
3.6
团粒喷播防护
将客土、有机质添加料、复合纤维料、土壤稳定剂、土壤优粒剂、生物活性剂、肥料、种子、水等
材料按比例拌和,混合物发生团粒化反应后通过喷播设备喷射到边坡坡面的植被护坡技术。
3.7
土壤优粒剂
长链状有机高分子,用于改善土壤形态的有机材料。
3.8
生物活性剂
一种能迅速恢复工程区域内乡土微生物生存环境以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有机材料。
3.9
三维植被网
也称固土网垫,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原料制成三维立体结构网垫,具有质地疏松、柔软的特性和抗水
冲刷、固土蓄水、阻风滞水等功能。
3.10
土工格室
一种主要由强化的HDPE片材料制成的三维网状格室结构。
3.11
骨架植草防护
采用浆砌片石、砼预制块、钢筋混凝土等在坡面上形成框架,结合铺草皮、三维植被网护坡、客土
喷播等方法的一种植被护坡技术。
3.12
生态袋防护
采用生态袋、植生袋等环保软体材料按一定规则进行堆砌,形成稳定边坡结构,并结合喷草、铺草
皮等方法的柔性植被护坡方式。
3.13
排水联接扣
一般为板状连接件,可安装于上下、左右生态袋之间,加强生态袋垒砌物的稳定。
2
DB33/T916—2014
4施工准备
4.1一般规定
4.1.1边坡植被防护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
对和施工调查,详细了解当地气象资料及土质情况。
4.1.2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
织设计,做好技术及人员、设备、材料准备和组织落实工作,并按管理规定报批。
4.1.3开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
行岗位培训和技术与安全交底。
4.1.4挖方、填方边坡应在边坡开挖、回填或加固整修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植被防护施工。
4.1.5原材料应按规定报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允许使用。
4.2边坡整理
4.2.1坡面在喷播前,应对浮石、危石、浮根、杂草、污淤泥和杂物进行清理,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
的棱角进行修整;应对孔洞进行补洞,对凸出岩石,应进行凿除;填方地段还应整平压实。剥落的石、
土等应自然滚落,不可乱抛、洒,有较大块石滚落前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4.2.2对存在渗水的坡面,应设置引排措施。
4.3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纸及植被防护类型的要求,划定施工边线;对锚钉、网格的间距、位置、尺寸进行放样
或定位。
4.4植物准备
4.4.1开工前,应根据设计防护类型,备齐种子的种类和数量。
4.4.2对使用外来物种应严格控制,不得使用侵略性物种。植物种子应有国家法定种子检验机构出具
的检验合格报告,若外地调入的种子还应有符合国家种子调拨规定的检疫报告。
自行采集的乡土木本和草本种子喷播前应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种子质量和播种量。
4.5边坡试验段
4.5.1下列情况下,应进行边坡试验段施工,以检验边坡防护施工工艺:
a)一级及一级以上公路的边坡植被防护;
b)有特殊环保要求的山区公路边坡植被防护;
c)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公路边坡植被防护。
4.5.2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坡面环境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边坡长度宜不小于20m,
各项检测指标的检测频率宜为一般路段的2倍以上。
4.5.3边坡植被防护试验路段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进场原材料的检测报告,进场设备及人员的配备情况;
b)施工主要参数:机械组合、喷播压力等;
c)过程质量控制指标、方法;
d)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及工艺;
e)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f)对设计的修改和建议等。
3
DB33/T916—2014
4.6施工安全防护
4.6.1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前应选定和开设临时施工道路、道口,根据作业范围及机具作业半径,
做好现场围护(栏)及警示标志。
4.6.2高边坡、陡边坡应加强高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配备安全带、防护栏、安全网等防护设施。索、
缆、保险绳等应固定在坡面上部,达到稳定、牢固、安全后方可使用。下部防护栏、网架设置必须稳定、
牢固。
4.6.3施工结束后应有序撤离,防护栏、网等设施应一次整理完毕。
5边坡植被防护工程施工
5.1客土喷播防护
5.1.1主要材料
5.1.1.1镀锌铁丝网
镀锌铁丝的公称直径应不小于2mm,网孔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网孔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
准要求。
5.1.1.2锚固件
5.1.1.2.1主锚固件
主锚固件宜选用公称直径不小于14mm的螺纹钢或者圆钢,端部应做锐化处理。
5.1.1.2.2次锚固件
次锚固件宜选用公称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
5.1.1.2.3木锚固件
木锚固件宜选用公称直径不小于35mm的硬质木桩,端部应做锐化处理,宜为耐腐烂的硬杂木。
5.1.1.2.4防锈处理
对于钢材锚杆件,外露部分应进行防锈处理。
5.1.1.3客土
种植土应去除土壤中杂物和石块,并进行破碎过筛,筛网孔径宜不大于2cm。外购种植土进场后应
堆放整齐,采取防排水措施。
5.1.2工艺要求
5.1.2.1挂网施工
5.1.2.1.1放卷:自上而下放卷,坡顶应延伸出不小于50cm,坡底应延伸出不小于30cm,坡两侧应
延伸出不小于20cm。
5.1.2.1.2铺网与连接:应将铁丝网自上而下铺设于整个坡面,相临两卷铁丝网应采用铁丝连接,网
间应重叠搭接,搭接宽度宜不小于两个网孔且应不小于10cm。上网与下网不应接在同一根铁丝上,应
错位连接。
4
DB33/T916—2014
5.1.2.1.3固定:主锚固件主要用于坡顶、搭接等主要受力处,其他位置可采用次锚固件;锚固件应
按坡面变化布置,一般以铁丝网与坡面伏贴、固定牢固为准。施工时,应及时调整铁丝网与坡面的间距,
使铁丝网与坡面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当边坡较平滑时,应使用垫块把铁丝网垫起,垫块厚度宜为设计
的喷播厚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5.1.2.1.4对于个别不平顺的坡面,为保证铁丝网贴附坡面,应增加锚钉密度;对风化程度较高的松
动类坡面,应增长锚钉并以木制锚钉辅助固定,以加强铁丝网与坡面的牢固结合。
5.1.2.2配制基材混合物
将基材添加剂(黏合剂、保水剂)、复合纤维料、客土、泥炭土、有机肥、水及选定的植物种子按
设计比例依次倒入搅拌机均匀搅拌,搅拌时间宜不少于2分钟。搅拌完成后,将基材混合物倒入喷播设
备中。
5.1.2.3喷射基材混合物
5.1.2.3.1通过专用喷播设备将混合料喷附到坡面上,喷射厚度按设计要求控制。喷头距岩面距离宜
1.5m左右且垂直喷射,应适当控制水压和水量。基材混合物分两次喷射,先喷射不含种子的基材混合
物,后喷射含有种子的基材混合物,种子基材层厚度宜为1.5cm~2cm。
5.1.2.3.2部分灌木种子宜在喷射混植土中掺入,一般在喷射混植土时直接植于土层中。
5.1.2.3.3混合基材含有物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置。
5.1.2.3.4草本植物用种量(各品种加和总量)应按设计要求配制,一般可根据发芽率高低、喷播季
节和环境、建植目标群落的不同适当增减;灌木种子植物密度成苗数每平方米不小于3株。
5.1.2.3.5喷播完成后应盖上无纺布或遮荫网,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
5.1.3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客土喷播防护施工质量要求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
1基材添加剂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原
材2植物种子发芽率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料
3锚固件和网材规格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4锚固件(锚钉)数量不低于设计数量每坡面按20%抽查
施工
实测5金属网与坡面间隙(mm)±10量测:每100m2抽查10处
项目
6基材厚度(mm)-5~20量测:每100m2抽查10处
5.2团粒喷播防护
5.2.1主要材料
5.2.1.1镀锌铁丝网
按本标准5.1.1的规定执行。
5.2.1.2锚固件
按本标准5.1.1的规定执行。
5
DB33/T916—2014
5.2.1.3客土
按本标准5.1.1的规定执行。
5.2.1.4团粒土壤培养基
5.2.1.4.1制配团粒土壤培养基应使用以下材料:客土、有机质添加料、复合纤维料、土壤稳定剂、
土壤优粒剂、生物活性剂、肥料、种子、水等。
5.2.1.4.2制配团粒土壤培养基用的各种材料应准确计量。
5.2.1.4.3团粒喷播制配的土壤培养基的容重、有效持水量及化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工艺要求
5.2.2.1挂网施工
按本标准5.1.2的规定执行。
5.2.2.2团粒喷播施工
(1)材料配比及搅拌
应按设计比例和投料顺序依次投入各类材料,严格控制用水量和材料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一般不
少于2分钟。
(2)每进场一批次的新材料或者变更喷播地点后,在喷播作业前,应进行团粒化反应试验,试验合
格后方能进行喷播作业施工。试验应在喷播现场实地进行,从使用的喷播机中提取泥浆混合料和团粒剂
溶液进行试验。
(3)团粒喷播
①喷头与坡面宜成45度角抛物线型喷射,同时应自上而下均匀喷播。
②团粒喷播应分层进行,厚度均匀,如发生流淌现象应重新喷播。
(4)团粒喷播完成后,表面不宜铺设无纺布、遮荫网等覆盖物。
5.2.3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5.3三维植被网防护
5.3.1主要材料
5.3.1.1三维植被网
宜采用由热塑性树脂为原料制成的三维结构网。
5.3.1.2U型固定钉
一般采用Ф8以上钢筋,总长度应不小于67cm,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cm。
6
DB33/T916—2014
表2团粒喷播防护施工质量要求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
1团粒基材添加剂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原
材2植物种子发芽率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料
3锚固件和网材规格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4锚固件(锚钉)数量不少于设计数量每坡面抽查20%
施工
实测5金属网与坡面垂直间距(mm)±10量测:每100m2抽查10处
项目
6基材厚度(mm)-5~20量测:每100m2抽查10处
5.3.1.3客土
按本标准5.1.1的规定执行。
5.3.2工艺要求
5.3.2.1坡面处理
坡面交验后,应采用人工精致整平,清除坡面上的岩石、碎泥块、树根等垃圾和障碍物。
5.3.2.2铺网
应紧贴坡面由坡顶至坡脚将三维植被网铺开,网的顶端固定于坡顶,相邻两卷互相搭接,搭接长度
应不小于10cm。挖方边坡三维网在坡顶应延伸一定距离,并埋入坡顶平台的土中。填方边坡三维网在
坡顶应延伸约50cm,并埋入土中。应采用U型钉进行固定,并将上下沟槽回填、夯实。铺设时网状面
朝上,顺坡铺设,在铺网时严禁将网拉紧。
5.3.2.3覆土
覆土应选用含腐殖土的肥沃土壤,对贫瘠土应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泥炭土或肥料等提高肥力。应分
层填土并充分淋水自然沉降,稳定至网包不外露为止。
5.3.2.4播种
5.3.2.4.1应采用液压喷播机将基材混合物均匀喷洒在坡面上,喷播程序按本标准5.1.2的规定执行。
5.3.2.4.2喷播完成后可视情况撒铺少许土壤,盖上无纺布,保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
5.3.3施工质量要求
施工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7
DB33/T916—2014
表3三维网喷播防护施工质量要求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
1基材添加剂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原
材2植物种子发芽率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料
3三维网材规格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进场批次检验
4三维网U型钉数量不少于设计数量每坡面抽查20%
施工
实测5覆土厚度(mm)0~20量测:每100m2抽查10处
项目
6基材厚度(mm)-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1/T 304-2003 无公害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3-03-16
- DB34/T 254-2002 美发美容服务质量等级定级条件 2002-12-31
- DB41/T 303-2003 无公害饮用金银花 2003-03-16
- DB31/T 255-2003 集中式空调(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与管理技术要求 2003-03-04
- DB41/T 305-2003 无公害金银花产地环境要求 2003-03-16
- DB50/ 105-2003 火锅底料 2003-01-01
- DB31/T 288-2003 绿化栽培介质 2003-03-11
- DB44/ 129-2002 橄榄菜 2001-12-06
- DB41/T 307-2003 桧柏苗木产品等级标准 2003-03-11
- DB41/T 306-2003 蜡梅产品等级标准 200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