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928-2015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集群路由器
YD/T 2928-2015 Router devic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luster Rout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3.040.40
M32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928—2015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集群路由裔
Routertechnicalrequirement
Multi-chassisrouter
2015—07-14发布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D/T2928-2015
次
.、—s—
則曰.........................•II
】•**■■■**•■•■**着•參•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
4集群路由器架构……_-10
"11
6链路层协议要求.......12
7互联网层协议要求………■■12
8传输层技术要求…......••13
9路由协议的技术要求……-13
10MPLS技术要求......-■14
11虚拟专用网技术要求…••"14
12QoS技术要求........-14
13IPv6过渡技术,.......-15
14组播技术要求.........."16
15可靠性技术要求"17
16操作维护技术要求……••"20
17安全技术要求….......-22
18平滑升级技术要求••……-22
19技术指标要求………-22
2*〇)*»i>9«vBs9«〇««a«eo«-22
21电源和接地要求........••22
I
YD/T2928-2015
刖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
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浩、马军锋、张宇华、古渊、郭大勇、陈端。
YD/T2928-2015
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
集群路由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群路由器的技术要求,包括集群路由器的产品架构和形态、集群特性、通信协议、
性能指标、可靠性要求、运行维护、安全要求及环境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集群路由器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1061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
YD/T1097-2009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1162.1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要求
YD/T1177IP组播路由协议
YD/T1295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技术要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YD/T1359路由器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一一高端路由器(基于IPv4)
YD/T1454-2014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1476基于边界网关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BGP/MPLSVPN)技术要求
YD/T1906IPv6网络设备安全技术要求一一核心路由器
YD/T1942基于标记分配协议(LDP)的虚拟专用以太网技术要求
YD/T2416公众IP网络可靠性IP快速重路由技术要求
YDN099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MPLS网络的OAM功能性要求(RequirementsforOAMfunctionalityforMPLS
ITU-TY.1710
networks)
MPLS网络的OAM机制(Operation&MaintenancemechanismforMPLS
ITU-TY.1711
networks)
ITU-TYJ720MPLS网络的保护性倒换(ProtectionswitchingforMPLSnetworks)
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Networknodeinterfaceforthe
ITU-TG.707
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
IEEE802.1P局域网服务质量标准
IETFRFC791互联网协议
IETFRFC1075距离向量多点传送路由选择协议(DistanceVectorMulticastRoutingProtocol)
IETFRFC1142IS-IS域内路由协议
IETFRFC1155用于TCP/IP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的结构和标识
IETFRFC1195在TCP/IP和双重环境路由中使用OSI的IS-IS
IETFRFC1212简明MIB定义
YD/T2928-2015
IETFRFC1224用于管理异步产生的告警的技术要求
IETFRFC1418OSI上的SNMP
IETFRFC1619SONET/SDH上的端对端协议(PPPoverSONET/SDH)
IETFRFC1771边界网关协议4(ABorderGatewayProtocol4(BGP-4))
IETFRFC2236IGMP协议第二版(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Version2)
IETFRFC2328OSPF协议版本2
IETFRFC2460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范
IETFRFC2474IPv4和IPv6包头中区分服务字段的定义
IETFRFC2475可区分业务的结构(AnArchitectureforDifferentiatedService)
IETFRFC2578管理信息结构版本2
IETFRFC2579SMIv2的文本约定(TextualConventionsforSMIv2)
IETFRFC2580SMIv2的一致性声明(ConformanceStatementsforSMIv2)
IETFRFC2597可保证的转移PHB组(AssuredForwardingPHBGroup)
IETFRFC2615在SONET/SDH上的PPP(PPPoverSONET/SDH)
IETFRFC2740用于IPv6的OSPF
IETFRFC3037LDP实用性
IETFRFC3038VCID提示通过ATM连接用于LDP
IETFRFC3056通过IPv4网络连接IPv6域
IETFRFC3209LSP隧道的RSVP扩展
IETFRFC3212使用LDP建立基于约束的LSP
IETFRFC3246一个加速前向PHB(Per-HopBehavior)(AnExpeditedForwardingPHB
(Per-HopBehavior))
IETFRFC3270区别业务的MPLS支持(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Supportof
DifferentiatedServices)
IETFRFC341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应用(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
(SNMP)Applications)
IETFRFC3414对于第三版本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3)用户基础的加密模型(USM)
(User-basedSecurityModel(USM)forversion3oftheSimple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SNMPv3))
IETFRFC3416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协议操作版本2
IETFRFC3417SNMP的传送映射
IETFRFC3418SNMPMIB
IETFRFC3478LDP平滑重启机制
IETFRFC3623OSPF平滑重启
IETFRFC3917IP流信息输出需求
IETFRFC4090LSP隧道中RSVP-TE的快速重路由扩展
IETFRFC4124支持Diffserv感知的MPLS流量工程协议扩展
YD/T2928-2015
IETFRFC4125感知Diffserv的MPLS流量工程的最大分配带宽限制模型
IETFRFC4126保留带宽限制的最大分配
IETFRFC4127感知Diffserv的MPLS流量工程的俄罗斯套娃带宽限制模型
IETFRFC4128感知Diffserv的MPLS流量工程的带宽限制模型:性能评估
IPv6主机和路由的基本转换机制(BasicTransitionMechanismsforIPv6Hosts
IETFRFC4213
andRouters)
IETFRFC4444ISIS管理信息库
IPv6VPN的BGP-MPLSIP虛拟个人网络(VPN)扩展(BGP-MPLSIPVirtual
IETFRFC4659
PrivateNetwork(VPN)ExtensionforIPv6VPN)
IETFRFC4724BGP平滑重启机制
IETFRFC4750OSPFv2管理信息库
IETFRFC4789ffiEE802网络上的SNMP
IETFRFC4798使用IPv6边缘路由器在IPv4MPLS上连接IPv6孤岛
IETFRFC5036LDP规范(LDPSpecification)
IETFRFC5102IPFIX信息模型
IETFRFC5120M-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s)的多拓扑(MT)路由(M4SIS:Multi
Topology(MT)RoutinginIntermediateSystemtoIntermediateSystems
(IS-ISs))
IETFRFC5306IS-IS重启信令
IETFRFC5308用于IPv6路由的ISIS
IETFRFC5462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标签堆叠登录=“EXP”域更名为“通信量类别”域
(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LabelStackEntry;"EXP"Field
Renamedto"TrafficClass"Field)
IETFRFC5643OSPFv3管理信息库
IETFRFC5470IP流信息输出的架构(ArchitectureforIPFlowInformationExport)
IETFRFC5880双向转发检测(BFD)(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BFD))
IETFRFC5881IPv4和IPv6(单次反射)的BFD(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BFD)for
IPv4andIPv6(SingleHop))
IETFRFC5882BFD的普通应用(GenericApplicationof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
(BFD))
IETFRFC5883多次反射路径的BFD(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BFD)forMultihop
Paths)
IETFRFC5884MPLS标签交换路径的BFD(BidirectionalForwardingDetection(BFD)for
MPLSLabelSwitchedPaths(LSPs))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YD/T2928-2015
3.1.1
路由器Router
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TCP/IP),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转
发数据包(例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如果没有特殊指明,本标准的正文中路由器特指基于
TCP/IP协议簇,工作在IP层上的网络设备。
路由器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由IPv4/IPv6链路本地地址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一个
物理端口。路由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
条路由器地址或主机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
路由表应动态维护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由器通常通过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来完成动态
维护路由表。
路由器只提供数据包传输服务。为实现路由选择的通用性和鲁棒性(Robust),路由器的实现应使用
最少状态信息来维持上述服务。
3.1.2
集群路由器Multi-ChassisRouter
由两台或多台路由器组合而成的设备,用以提供包括硬件冗余、服务冗余、负载均衡、更大容量、
更多接口、持续扩展能力。集群路由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组合普通路由器,一种是普通路由器通过额外
硬件相连,一种是普通路由器通过外部的集群设备相连;集群路由器根据组合方式不同,分别对应“背
对背”和“交换框+用户框”两类设备形态。
3.1.3
协议分层Protoco丨layer
通常按照互联网的5层结构或者开放系统互连(0SI)7层参考协议描述。本标准按照互联网5层结构来
描述。在互联网上的协议分层如下所述:
应用层
位于互联网协议栈中最高层。应用层通常包括0SI7层参考模型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的功能,以及会
话层的部分功能。
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用户协议和提供通用系统功能的支持协议。用户协议包
括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递协议)等。支持协议可以包括SNMP(简
单网络管理协议),BOOTP(启动捆绑协议),TFTP(平凡文件传输协议)和大量的路由协议。
传输层(TransportLayer)
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该层协议除完成〇SI7层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功能外,还包含少量
的会话层功能。
目前,主要有两种传输层协议:
一传输控制协议(TCP);
一用户数据包协议(UDP)。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服务,提供端到端可靠性,正确次序以及流量控制。UDP是无连接的传输
服务。
互联网(Internet)层
YD/T2928-2015
所有互联网传输协议都使用互联网协议将数据从数据源传送到目的地。IP是基于无连接或数据包的
网际服务,不提供端到端的传递保证。IP数据包到达时可能损坏,重复,失序或者部分丢失。需要时,IP
层以上的层负责可靠的数据传递。该层次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是一控制协议。ICMP位于IP层上,封装在IP数据包中。ICMP提供差
错报告,拥塞报告和路由器重定向等功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380-2003 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 2003-06-23
- DB33/T 245.2-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2部分:栽培技术 2003-06-20
- DB33/ 245.1-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1部分:苗木 2003-06-20
- DB51/T 379-2003 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 2003-06-23
- DB33/T 245.3-2003 江山绿牡丹茶 第3部分:鲜叶与加工 2003-06-20
- DB34/T 318.1-2003 皖麦38号 2003-01-24
- DB33/T 426.1-2003 无公害肉兔 第1部分:肉兔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2003-06-22
- DB34/T 318.2-2003 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 2003-01-24
- DB51/ 378-2003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操作规程 2003-06-23
- DB33/T 408-2003 农田水利工程灌排渠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200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