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91-2007 无核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91-2007 Non-nuclear lyche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91-2007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6-01
实施日期
2007-08-01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海南无核荔枝的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海南椰城投资有限公司
起草人:
符仙麟、郑开政、王成飞、吴开茂。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20997-2007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91—2007

无核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2007-06-01发布2007-08-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91—200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椰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仙麟、郑开政、王成飞、吴开茂。

I

DB46/T91—2007

无核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核荔枝生产所要求的园地选择、园地规划、土壤管理、幼龄树管理、投产树管理、

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无核荔枝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3园地选择

环境质量符合GB/18407.2的要求。远离污染源,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

有水源灌溉,排水良好,开阔向阳,避风寒的地段。

4园地规划

4.1园地四周宜营造防护林带,宽度根据果园地理位置及风害情况确定,主林带与主风向垂直,副林

带设在园中主干道或排灌沟边沿。主林带种5行~6行,副林带种3行~4行。林带与果园种植区间挖

深沟隔离。

4.2根据园地规模、地形、地势、坡度,可将园地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1.3SA~1.6SA。5°

以上的微丘陵或丘陵地要修面宽1.5m~2m的环山行。大于20°的坡地不宜种植。

4.3设立排灌系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中小雨不流失,大暴雨不冲刷土壤,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便于往后的田间管理和运输。

5种植

5.1种植密度

采用4m×4m或者4m×5m的株行距,即每667m2种植33株~40株。

5.2植穴

穴长×宽×深为0.8m×0.8m×0.8m。栽植前每穴放腐熟有机肥、农家肥30kg~40kg+钙镁磷1kg,

石灰0.5kg~1kg,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回土、修好树盘之后待填土沉实后定植。

5.3苗木要求

选用袋装嫁接苗。宜选用海南本地荔枝品种作砧木的袋装苗。砧穗亲和力要好,嫁接口上下发育均

1

DB46/T91—2007

匀。嫁接部位在15cm~30cm。砧木接口下方2cm处茎粗大于或等0.7cm,有2-3条分枝。主干粗直,

苗高40cm~50cm,生长健壮,叶片整齐,叶色浓绿,枝干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4定植

5.4.1最适宜种植时间为春植和秋植。春植宜在春梢萌发前或在春梢老熟后进行,其它时期种植则宜

在枝梢老熟后进行种植。

5.4.2种植时袋装苗要确保袋土不松散。把嫁接苗植于穴中间,种植深度与苗圃同(根基处)或略高

于根部泥团3cm~5cm。植后淋足定根水,树盘用杂草覆盖,以后酌情淋水,直至成活。

6果园管理

6.1土壤管理

6.1.1扩穴深翻改土

定植后第二、三年,每年秋冬季时,沿原植穴壁外开深×宽为40cm×(40cm~50cm)左右的条状沟,

每年每株分层压入腐熟有机肥、绿肥及土杂肥50kg~100kg,过磷酸钙1kg,深翻时挖出的土分层堆放,

回填时先将表土填至穴底,底土填在表层。逐年扩大,2~3年内完成全园的扩穴深翻改土。

6.1.2果园土壤覆盖

定植后1~2年用作物秸秆或杂草覆盖树盘,厚度15cm~20cm。行间自然生草或间种短期绿肥,

牧草,豆科作物等,间种物距荔枝树基部1m以上。

6.1.3中耕除草、培土

园地杂草采用人工、机械铲除或用化学除草剂控制。每年结合冬清园进行一次约20cm深的全园中

耕翻土,树头周围应进行浅耕。中耕翻土可结合施用基肥、石灰等进行改良土壤。山地果园可根据水

土流失情况,隔年进行一次培土,于冬季或高温干旱季节进行。

6.2幼龄树的管理

6.2.1施肥时期

定植后一个月开始施稀薄水肥,以后实行“一梢两肥”,即每新梢顶芽萌动时施一次;当新梢伸长

基本停止,叶片由红转绿时施第二次;可在放梢前或新梢开始转绿时各施一次。

6.2.2施肥量

每长出一次新梢施1~2次肥,每株每次施腐熟花生饼25kg+尿素25g或禽畜粪尿2kg~3kg+N、P、K

三元复合肥(15~15~15)20g~30g,以后随冠幅增大施肥量也逐渐增多。

6.2.3施肥方法

定植当年在树盘浅松土5cm~10cm,第二年起有机肥可在树冠滴水线挖深×宽为20cm×50cm的环

状沟施,施后覆土,化肥可在雨后沟施或水施。

6.2.4根外追肥

新梢开始转绿,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0.3%~0.5%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

6.3投产树的管理

6.3.1采果后回缩修剪

采果后约7~10d进行回缩修剪。幼龄结果树以继续扩大树冠和不断提高产量为主。树冠尚未封行

时,在主干剪口提高20cm~25cm的地方剪去已结果的枝条,剪后每枝保留2~3条分枝;较老的果树,

树冠大小已定,在主干剪口上方3~4个芽眼处剪去已结果的枝条,剪后每条枝条只保留1~2条新枝,

其余的要及时抹除。

6.3.2促梢肥

采果后施一次腐熟好的有机肥,按每株结果50kg计算,每株25kg有机肥,树盘内再施一次速效

肥,即每株施薄粪水肥加尿素0.5kg,三元复合肥1kg。在恢复树势时培养出健壮的第一次梢,以后每

次嫩梢生长转绿期各施1~2次粪水肥及速效肥,第三次梢仅施氯化钾,不宜使用氮肥。此期以氮为主,

磷、钾配合,施肥量占全年的施量的60%。

2

DB46/T91—2007

6.3.3控梢前疏枝

在控梢前,合理的剪除过密枝、弱枝、重叠枝、下垂枝、病虫枝、枯枝等。

6.3.4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

幼龄结果树或中龄结果树,要求采果后抽出3次梢。成龄结果树,要求采果后能抽出2次秋梢。

幼龄或中龄结果树,第一次梢宜在7月上旬抽出,第二次梢于8月上中旬抽出,末次秋梢宜在9月下

旬抽出,11月上旬老熟;成龄结果树第一次梢宜在7月中下旬抽出,末次秋梢宜在9月中旬抽出,11

月上旬老熟;末次秋梢若在9月下旬以后抽出,应及时喷施核苷酸等叶面肥促使其在11月上旬老熟。

若在11月上旬未老熟的,对未老熟的嫩梢,用人工将其从基部(老、嫩交界处)摘除。

6.3.4.1断根

末次秋梢老熟后,可在树冠滴水线内10cm内挖20cm~30cm深的沟,切断细根。

6.3.4.2环割

对幼龄结果树可结合环割抑制冬梢萌发,一般在末次秋梢老熟后,在直径6cm以上的主干、主枝、

侧枝上闭口环割一圈。环割时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准。

6.3.4.3化学调控

环割后15d~20d,用6×10-4~8×10-4的乙烯利或用其它控梢促花剂控制冬梢萌发,25d~30d后

喷第二次,12月底至1月上旬用细胞分裂素+尿素600倍催花。喷至叶片微滴水为止。

6.3.5花期管理

6.3.5.1施促花肥

促花肥要根据树长势来决定,树旺迟施,树势差早施,一般“白点”时施用,主要以复合肥为主。

可与有机肥、水肥混合施。

6.3.5.2水分管理

在花穗抽生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在扬花时遇干热风要喷水。

6.3.5.3授粉

盛开花期采用放蜂、辅助授粉。

6.3.5.4疏花

花穗抽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