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86-2007 小南瓜(笋瓜)栽培技术规程

DB46/T 86-2007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ttle pumpkin (Watermelon Blight)

海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6/T 86-2007
标准类型
海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6-01
实施日期
2007-08-01
发布单位/组织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海南省小南瓜(笋瓜)无公害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琼海市农业局和琼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人:
周王鼎、甘燕琴。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20992-2007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86—2007

小南瓜(笋瓜)栽培技术规程

2007-06-01发布2007-08-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86—2007

前言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由琼海市农业局和琼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王鼎、甘燕琴。

I

DB46/T86—2007

小南瓜(笋瓜)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小南瓜(笋瓜)的术语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及生产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小南瓜(笋瓜)无公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46/T19.1-2001无公害瓜果菜生产技术规程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小南瓜

小南瓜别称笋瓜、印度南瓜、西洋南瓜等,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指果实为扁圆型,单果重一般在

1.0—2.0千克的小型南瓜。

3.2穴盘育苗

利用塑料软盘装营养土培育南瓜幼苗的方式。

3.3营养杯育苗

利用塑料杯装营养土培育南瓜幼苗的方式。

3.4压蔓

当瓜蔓伸长到一定长度后在某一节上用土或其它固定物压制瓜蔓。

3.5农药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用农药至果实采收时的间隔天数。

3.6破心期

瓜苗真叶长出的时期。

3.7抽蔓期

从6—7真叶至雌花开放前的时期。

3.8结果期

从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的时期。

3.9根瓜

瓜蔓上着生第一个瓜。

4产地环境

1

DB46/T86—2007

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5.5—6.8、在2-3年内未种过葫芦科作

物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宜,并符合NY5010的规定。

5生产技术管理

5.1栽培季节

小南瓜(笋瓜)在海南适宜播种季节为每年9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至采收上市需60—75

天(采收老熟瓜需100—120天)。

5.2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高产、耐贮运、肉质粉甜、风味佳、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5.3育苗技术

5.3.1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营养杯育苗,亦可直播。

5.3.2育苗材料

应备有育苗材料包括8×8cm营养杯或穴盘(50穴/盘)、遮阳网(45%-50%)、塑料薄膜、稻

草和竹子等。

5.3.3种子用量

育苗移栽亩用种量100—150克,直播200—250克。

5.3.4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1中二级以上标准。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0%。

5.3.5种子处理

5.3.5.1晒种

选择晴天上午10点钟前晒种1-2小时。

5.3.5.2种子消毒

将精选的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20分钟,再用0.1%高锰酸钾液或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5-20

分钟消毒,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3.5.3浸种

消毒后的种子,用清水浸种6-8小时。

5.3.6催芽

经浸泡后的种子置于26—30℃环境中催芽,7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5.3.7营养土

5.3.7.1营养土要求

营养土孔隙度60%,土壤疏松,保肥保水性能良好,养分要求全面,PH值5.5-7.0。

5.3.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