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24-2017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
DB34/T 2924-2017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9月
-
2024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安徽沃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马浩、刘超、刘晓兰、刘怀利、马顺、杨玉喜、廖小瑞、陈璞、方婧、王妍、王铭 铭、沈超、徐浩、郭鑫、贾飞、李辉、朱后坤、韩建利、刘方、商笑妍
- 出版信息:
-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01.120
A0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924—2017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
Theregulationof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non-structuralmeasuresforflash
flooddisasterspreven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924—2017
目
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4.1项目的运行维护................................................................2
4.2常规性运行维护................................................................2
4.3定期集中运行维护..............................................................2
5常规性运行维护....................................................................2
5.1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3
5.2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3
5.3监测预警发布平台..............................................................3
5.4预警执行环节..................................................................4
6定期集中运行维护..................................................................4
6.1维护环节......................................................................4
6.2自动监测系统..................................................................4
6.3监测预警发布平台..............................................................4
6.4预警执行环节..................................................................4
6.5群测群防体系..................................................................5
7故障及处理........................................................................6
7.1故障分类......................................................................6
7.2自动监测系统故障及处理........................................................6
7.3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故障及处理................................................7
7.4监测预警发布平台故障及处理....................................................8
7.5预警执行环节故障及处理........................................................8
7.6设备更新......................................................................9
8运行维护效果评价..................................................................9
8.1管理单位评价..................................................................9
8.2承建单位(或维护服务单位)评价................................................9
9运行维护费用测算.................................................................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规性运行维护记录表...........................................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定期集中运行维护记录表.........................................12
附录C(规范性附录)缺陷及异常处理表...............................................19
I
DB34/T2924—20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定期集中运行维护内容............................................20
附录E(规范性附录)运行维护响应等级表.............................................26
附录F(资料性附录)相关设备参考正常使用年限表......................................28
附录G(资料性附录)考评标准.......................................................29
II
DB34/T292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安徽沃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马浩、刘超、刘晓兰、刘怀利、马顺、杨玉喜、廖小瑞、陈璞、方婧、王妍、王铭
铭、沈超、徐浩、郭鑫、贾飞、李辉、朱后坤、韩建利、刘方、商笑妍。
III
DB34/T2924—2017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术语和定义,对运行维护进行了规范,分为一般规定、常
规性运行维护、定期集中运行维护、故障及处理、运行维护效果评价以及运行维护费用测算。
本标准适用于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运行维护。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等类似系统的运行
维护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101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SL666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洪灾害flashflooddisasters
山丘地区由于降雨引发的溪河洪水及其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
害。
3.2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non-structuralmeasuresforflashflooddisastersprevention
通过法令、政策、经济和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等手段,以减轻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称为山洪灾害
防治非工程措施。
3.3
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automaticinformationcollectionstation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用于自动采集雨量、水位、视频及图像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
实时监测的站点。
3.4
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simpleinformationcollectionstation
1
DB34/T2924—2017
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以外的人工、半人工类型的信息采集站,包括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等。
3.5
监测预警发布平台monitoringandwarningpublishingplatform
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主要包括网络通讯设备、视频会商设备、软件系统、
机房基础设施等。
3.6
预警执行环节warningexecutionstage
借助无线预警广播系统、入户告警设备及学校预警专用设备,并辅以铜锣、高频口哨、手摇报警器
等传统工具,以达到全方位有效预警的执行过程。
4一般规定
4.1项目的运行维护
每年应采用常规性运行维护和定期集中运行维护相结合的模式。
4.2常规性运行维护
4.2.1常规性运行维护主要是对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监测预警发布平台
和预警执行环节等进行以下日常维护:
a)应每天登录监测预警发布平台进行平台巡查,确认各功能模块、基础信息等是否正常,并做好
巡查记录,记录格式见附录A;
b)借助监测预警发布平台,汛期应每天(非汛期应每周)对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远程巡查1
次,并做好巡查记录,记录格式见附录A;
c)汛期应每天(非汛期应每周)对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巡查1次,并做好巡查记录,记录格式
见附录A;
d)借助监测预警发布平台,应每周对无线预警广播、入户告警设备、学校预警专用设备进行远程
抽查测试1次。同类设备少于10台(套)的按不低于50%比例抽查(抽查数最低不少于2
台(套)),等于或多于10台(套)的按10%比例抽查(抽查数最低不少于2台(套)),
并做好抽查记录,记录格式见附录A。
4.2.2应每月定期提交运行维护简报,包括巡查情况、抽查情况、故障率统计以及处理结果等信息。
4.2.3在汛期、强降雨等特殊时期应增加巡查次数。
4.3定期集中运行维护
4.3.1在常规性运行维护的基础上,应每年对非工程措施每个系统和设备进行集中性全面的检查和测
试,发现故障隐患及时排除,更换有故障的设备或部件,并做好记录,记录格式见附录B。
4.3.2每年应进行2次定期集中维护,分别在3月份和9月份完成。若设备维护说明书另有要求,需
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
5常规性运行维护
2
DB34/T2924—2017
5.1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
5.1.1基本要求
如下:
a)应组织人员每天对发现故障进行统计并跟踪,并将初步的故障判断上报管理单位进行处理,重
大问题应及时反馈至管理单位;
b)应组织人员每周对现场监测设备进行抽查,同类设备少于10台(套)的按不低于50%比例抽
查(抽查数最低不少于2台(套)),等于或多于10台(套)的按10%比例抽查(抽查数最
低不少于2台(套)),并做好抽查记录;
c)应组织人员汛期应每天(非汛期应每周)跟踪自动型信息采集监测站运行状态,保证设备基本
完好,保证数据采集、传输及接收正常,并做好记录。
5.1.2其它要求
如下:
a)汛期宜每天(非汛期宜每周)核实SIM卡费用余额,保障通信正常;
b)宜不定期核查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应符合DL/T1014的要求。
5.2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
5.2.1基本要求
如下:
a)汛期应每天(非汛期应每周)掌握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保证基本监测功能正常;
b)应确保监测设备布设位置合理,对需要移址的监测站应进行登记,并说明原因,上报至管理单
位处理。
5.2.2其他要求
如下:
a)应不定期对简易监测站进行巡查,校核预警水位、阈值、预警等级等。保持监测设备刻度清晰,
定期进行刷漆、除锈处理,保证监测设备内部整洁,外部无杂物遮掩;
b)应不定期对设备紧固件进行检查,确保安装牢固。
5.3监测预警发布平台
5.3.1基本要求
如下:
a)应每天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包括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短信群发设备、传真群发
设备等,应保证主要设备正常工作,传输畅通、供电保障正常;
b)应每天登录系统并检查软件运行环境,确保监测、预警、查询等主要软件功能模块操作正常,
监测数据真实有效,预警信息显示及发布操作正常;
c)应每天核查基础信息,应及时更新基础信息,确保危险区责任人联系方式、预警指标、设备信
息完整有效。
5.3.2其它要求
如下:
3
DB34/T2924—2017
a)宜每周进行信息共享查询。利用平台应用软件可正常查询辖区内的水文、气象部门自动监测站
点的共享信息;
b)宜每周进行视频会商系统本地功能测试,确保屏幕投影系统、音响系统、视频会议控制系统运
行正常;
c)宜每周确认机房环境正常情况,主要包括保持机房室内温度在15℃~30℃、相对湿度在
40%~60%的范围内;做好防火、防水、防虫鼠、防震、防盗等工作;保证备份电源有效,确
保信息通信设备供电正常;确保避雷措施有效,接地良好;
d)宜每周监控网络运行情况,定期备份、查看安全日志,分析网络安全事件,弥补网络漏洞,排
除网络安全设备故障,修复或更换出现故障的零部件。
5.4预警执行环节
5.4.1基本要求
如下:
a)应每天跟踪预警设备运行状态,保证设备基本完好,保证预警信息数据采集、传输及接收正常;
b)应每周对无线预警广播、入户告警设备、学校预警专用设备进行远程抽查测试1次。
c)同类设备少于10台(套)的按不低于50%比例抽查(抽查数最低不少于2台(套)),等于
或多于10台(套)的按10%比例抽查(抽查数最低不少于2台(套)),并做好抽查记录;
d)应对预警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初步判断原因并上报至管理单位处理。
5.4.2其他要求
如下:
a)应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保养和检修,对指标进行常规校验;
b)应保证现场设备安全标识完好,无漏电、跌落、火灾等安全隐患。
6定期集中运行维护
6.1维护环节
定期集中运行维护是对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发布平台、预警执行环节、群测群防体系的维护。
6.2自动监测系统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自动监测系统进行1次定期集中运行维护,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运
行维护内容见附录D。
6.3监测预警发布平台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监测预警发布平台进行1次定期集中运行维护,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
运行维护内容见附录D。
6.4预警执行环节
6.4.1无线预警广播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无线预警广播设备进行1次断电除尘,再重启运行。出现故障及时处
理和修复,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
4
DB34/T2924—2017
6.4.2入户告警设备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入户告警设备进行1次断电除尘,再重启运行。出现故障及时处理和
修复,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
6.4.3学校预警专用设备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学校预警专用设备进行1次断电除尘,再重启运行。出现故障及时处
理和修复,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
6.4.4其他人工预警设备
每年3月份和9月份应对人工预警设备(如手摇报警器、铜锣、高频口哨等)进行1次设备清
点,并进行除锈、除尘、清洁、上油等维护,并做好运行维护记录。
6.5群测群防体系
群测群防体系通过防御预案编制、山洪灾害防御培训、防灾措施演练以及防灾知识宣传等手段,对
突发的山洪灾害提前预防、及时监测、快速预警和有效避让。
6.5.1防御预案编制
县、乡、村三级防御预案编制应参照SL666执行。
6.5.2山洪灾害防御培训
应每年举办1次培训,山洪灾害防御培训包括普通培训和专业培训两类。
普通培训对象为县范围内县级和乡镇(场)、村、厂矿等山洪灾害防治责任人员、县山洪灾害应急
抢险队等相关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山洪灾害防御基础知识以及群测群防体系等相关内容。
专业培训对象为县、乡两级山洪灾害防御技术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每个环节软、硬件的日
常使用和维护相关知识。
6.5.3防灾演练
应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山洪灾害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临时安置点等,
演练过程宜全程录像。
6.5.4防灾宣传
其中:
a)宣传栏应显示区域内山洪灾害分布图、撤退转移路线图,安置点、预警方式、预警责任人名单
及电话等信息,展示信息据实更新;
b)明白卡应印刷防治对象名称、各级负责人、避险地点、避险路线、户主联系电话、紧急转移责
任人及联系电话、转移信号等信息,保证每户1份,发现遗失随时补发。明白卡宜每年更换1
次;
c)宣传手册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到图文并茂,以宣传山洪灾害防治知识为目的。手册宜每年
更换1次;
d)宣传光碟内容包括山洪灾害的成因、危害、特点、防治组织机构、预警信号、避险注意事项、
预警监测设施的保护等,宜每年更换1次;
5
DB34/T2924—2017
e)警示牌内容主要包括标题、地点、灾害类型、受威胁村组、群众人数、预警方式、转移地点、
制作单位、设置年月等信息。警示牌内容宜每年更换1次。
7故障及处理
7.1故障分类
凡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统称故障,故障分为设备故障和非设备故障两类。
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涉及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发布平台及预警执行环节。
服务等级按照故障大小、故障类别、响应时间等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最高级别为
一级,具体指标划分见附录E。
7.2自动监测系统故障及处理
7.2.1常规故障现象
分析自动雨量监测站、自动水位监测站、视频图像站的运行情况,出现的常规故障现象如下:
a)自动雨量监测站、自动水位监测站、视频图像站在发信时段(应不超过24小时)内无数据;
b)自动雨量监测站、自动水位监测站发送数据与实际数据(实际数据可采用人工检测方式获得)
偏差达到10%以上;
c)自动监测系统出现明显数据异常情况;
d)仪器运行中断,或蓄电池电压异常;
e)其他异常情况。
7.2.2故障判断处理
应分析故障种类,即设备故障或非设备故障。
对非设备原因可能导致故障要逐一排除并处理。非设备原因故障,如SIM卡欠费停机、公网运营
商基站问题、电网异常、水体杂物干扰等情况。
对设备故障,要检查历史维修情况,并结合以下检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
a)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有故障的单元或零部件,应及时进行更换;
b)检查水位、雨量等数据准确度并进行校核;
c)检查每个设备的电源系统或者供电接口单元是否正常,及时维修或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d)观察设备运行的周围环境,有无遮挡、卡塞或电磁干扰等。
7.2.3故障处理流程
故障处理典型流程见图1,图中每个环节应保存文字记录和签字。
6
DB34/T2924—2017
发现故障
现场故障否联系运维单位进
判断成功行现场分析、处理
初步分析
是
进入系统软件查看数问题处理
据及监测站历史数据
及工况信息
测试判断
否处理完毕
否联系运维单位进
故障点判断
行故障分析
是
是
完成维护
携带备品备件抵做好维护记录
达现场处理完善维护文档
图1故障处理典型流程图
7.2.4故障处理时间要求
自动监测站设备故障处理时间要求见附录E。
7.2.5故障记录与跟踪
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本次故障始末过程,做到档案完整。故障排除后应保持跟踪。
7.3简易型信息采集监测站故障及处理
7.3.1常规故障现象
分析简易型信息采集站运行状况,出现的常规故障现象如下:
a)简易雨量站不显示读数,或达到预警指标时无法及时报警;
b)简易水位站特征水位线和标识不清晰,模拟水位上升达到预警指标时无法及时报警;
c)其他异常情况。
7.3.2故障判断处理
应分析故障种类,即设备故障或非设备故障。
对非设备原因可能导致故障要逐一排除并处理。非设备原因故障,如外部异物阻塞、外部电磁干扰、
SIM卡欠费、电网异常、水体杂物遮挡等情况。
对设备故障,要检查历史维修报告,并结合以下检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
a)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有故障的单元或零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b)重点检查供电接口、传感器模块、通信单元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7
DB34/T2924—2017
c)重新校核设定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阈值,并对简易水位站进行维护。
7.3.3故障记录与跟踪
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本次故障始末过程,做到档案完整,故障排除后应保持跟踪。
7.4监测预警发布平台故障及处理
7.4.1常规故障现象
分析平台运行状况,出现的常规故障现象如下:
a)传输通讯障碍,网络无法互联;
b)水文、气象部门监测站点信息无法实时共享;
c)平台无法更新信息,预警指标、基础数据不完整;
d)模拟出现山洪预警信息时,平台不上报,不发出预警;或者上报、发出预警滞后;
e)视频会商无法运行,无法与省、市视频会商系统对接;
f)水雨情监测数据采集、传输无法入库,或者数据可以入库但丢失率大于5%;
g)其他异常情况。
7.4.2故障判断处理
应分析故障种类,即设备故障或非设备故障。
对非设备原因可能导致故障要逐一排除并处理。非设备原因故障,如有线网络租用逾期欠费、电网
异常、运营商网络升级等情况。
对设备故障,要检查历史维修情况,并结合以下检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
a)检查每个设备的电源系统或者供电接口单元是否正常;
b)检查每个设备的运行是否顺畅,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c)对于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的设备按照说明书进行处理;
d)对网络互联进行监测,分析网络安全事件,及时弥补网络漏洞;
e)对每个设备的接口进行观察、测试,排除故障端口;
f)检查数据库接收处理软件运行情况,及时升级软件版本;
g)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发现故障单元和零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7.4.3故障处理时间要求
监测预警发布平台故障处理时间要求见附录E。
7.4.4故障记录与跟踪
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本次故障始末过程,做到档案完整,故障排除后应保持跟踪。
7.5预警执行环节故障及处理
7.5.1常规故障现象
分析预警执行环节状况,出现的常规故障现象如下:
a)无线预警广播、入户告警设备不能发音,或可以发音但音量异常;
b)入户告警设备、学校预警专用设备不显示读数,达到预警指标时无法及时报警;
c)其他异常情况。
8
DB34/T2924—2017
7.5.2故障判断处理
应分析故障种类,即设备故障或非设备故障。
对非设备原因可能导致故障要逐一排除并处理。非设备原因故障,如SIM卡欠费停机、公网运营
商基站问题、电网异常、人为断电等情况。
对设备故障,要检查历史维修报告,并结合以下检查进一步确定故障部位及原因。
a)结合监测预警发布平台,对无线预警广播、入户告警设备、学校预警专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
测试,发现有故障的单元或零部件,应及时进行更换;
b)重点检查设备供电接口、传感器模块、通信单元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c)现场测试无线预警广播,检查预警声音的有效传输距离是否正常,用手机向预警广播发送短信,
验证短信能否正常播放,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或维修。
7.5.3故障处理时间要求
预警执行环节故障处理时间要求见附录E。
7.5.4故障记录与跟踪
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详细记录本次故障始末过程,做到档案完整。故障排除后应保持跟踪。
7.6设备更新
7.6.1设施设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考虑更新。
a)达到或超过设备生产商规定的正常使用年限的;
b)未达到规定的正常使用年限,维修后性能仍无法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要求的;
c)因观测位置或观测要求等条件改变,设施设备无法搬迁、搬迁成本高或失去使用价值的;
d)设备技术落后,无法满足新技术标准要求的;
e)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应该淘汰的。
7.6.2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相关设备正常使用年限,参见附录F。报废的设备按照当地固定资产
报废有关要求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达到更新条件未完成更新的,应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8运行维护效果评价
8.1管理单位评价
县(区)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的管理单位,负责本辖区内非工程措
施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对管理单位进行管理效果的评价,可参照附录G执行。
a)运行管理考评实行100分制,评价指标包括4大项,共15小项;
b)评价等级分为四级,总分在85分以上考评为优秀,总分在75~84考评为良好,总分在60~
74考评为及格,总分在60分以下考评为不及格。
8.2承建单位(或维护服务单位)评价
对承建单位(或维护服务单位)的运行维护评价可从市场份额、设备质量、有效时间占比、客户满
意度评价、服务及时性等方面进行有效评价。
对承建单位(或维护服务单位)运行维护效果的评价,可参照附录G执行。
a)评价指标共5项,每项100分;
9
DB34/T2924—2017
b)评价等级分为四级,平均分在95分以上的考评为优秀,平均分在85~95分考评为良好,平均
分在75~84分考评为及格,平均分在75分以下考评为不及格。
9运行维护费用测算
参照国家防办《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运行维护经费测算办法》,并结合安徽省实际,可对山洪
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运行维护费用进行测算,作为年度运行维护经费依据。
10
DB34/T2924—2017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规性运行维护记录表
表A.1常规性运行维护记录表
单位名称:填表日期:年月日
序号名称分类运行状况备注
自动雨量监测站□良好□缺陷□故障
自动型信息
1自动水位监测站□良好□缺陷□故障
采集监测站
视频图像站□良好□缺陷□故障
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简易型
2设备布设位置□正常□缺陷□需移址
信息监测站
巡查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软件运行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监测预警基础资料更新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3
发布平台信息共享查询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视频会商系统测试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机房环境情况□良好□缺陷□故障
无线预警广播□良好□缺陷□故障
入户告警设备□良好□缺陷□故障
学校预警专用设备□良好□缺陷□故障
4预警执行环节
铜锣□良好□缺陷□故障
口哨□良好□缺陷□故障
手摇报警器□良好□缺陷□故障
维护人员签名:负责人签名:
说明:
1、良好:系统运行完全正常,无任何异常。
2、缺陷:系统有异常,但是尚能正常运行,48小时内系统不影响。
3、故障:系统无法运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1718-2013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安全与应急规范 2013-12-16
- DB11/T 762-2010 电子政务业务描述规范 2010-12-29
- DB51/T 1719-2013 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电子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2013-12-16
- DB11/Z 610-2008 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 2008-11-14
- DB53/T 543.2-2013 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编写规范 第2部分:要素编写 2013-12-31
- DB51/T 1715-2013 工程建设招投标规范 2013-12-16
- DB51/T 1712-2013 川西高原草原火险天气等级 2013-12-16
- DB53/T 543.1-2013 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编写规范 第1部分:基本要求 2014-01-01
- DB51/T 1713-2013 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规范 2013-12-16
- DB11/Z 360-2006 政务信息图层建设技术规范 200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