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89.5-2022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 第5部分:裱作

DB11/T 889.5-2022 Restoration and Repairing 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Cultural Relics - Part 5: Papering Work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889.5-202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27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文物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40.01

CCSP36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889.5—2022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

第5部分:裱作

RulesforculRulesforculturalrelicsarchitecturerestoration

projectofoperation

—Part5:paperpasting

2022-12-27发布2023-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889.5—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3

5材料及工具..........................................................................3

5.1裱作常用原材料..................................................................3

5.2备材预加工......................................................................3

5.3工具............................................................................5

6棚壁糊饰............................................................................6

6.1施工准备........................................................................6

6.2作业条件........................................................................7

6.3施工做法........................................................................7

6.4质量控制.......................................................................10

6.5成品保护.......................................................................10

7门窗糊饰及博缝制作与钉安...........................................................11

7.1施工准备.......................................................................11

7.2作业条件.......................................................................11

7.3施工做法.......................................................................11

7.4质量控制.......................................................................13

8内檐匾联、贴落、横披的粘贴.........................................................14

8.1施工准备.......................................................................14

8.2作业条件.......................................................................14

8.3施工做法.......................................................................14

8.4质量控制.......................................................................17

8.5成品保护.......................................................................17

9双木夹纱...........................................................................17

9.1施工准备.......................................................................17

9.2作业条件.......................................................................18

9.3施工做法.......................................................................18

9.4质量控制.......................................................................18

9.5成品保护.......................................................................18

附录A(资料性)裱作各主要工序常规用纸..............................................19

附录B(资料性)裱作主要用纸数值....................................................20

附录C(资料性)裱作主要织物........................................................21

I

DB11/T889.5—2022

附录D(资料性)裱作历史使用纸张....................................................22

附录E(资料性)裱作传统工具........................................................23

II

DB11/T889.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11/T889《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的第5部分。DB11/T88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瓦石作

----第2部分:木作

----第3部分:油作

----第4部分:彩画作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北海公园管理处、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北京首华建设经营有限公司、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同兴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英诺威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辉、王乃海、王敏英、孙艳群、张世祥、张章、张大永、谢婷、高华、张金

波、田璐、郑弘、沈子怡、钱勃、荣华、梁涛、李辉坚、周彬、李阳。

III

DB11/T889.5—2022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操作规程第5部分:裱作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中裱作的基本要求、材料及工具、棚壁糊饰、门窗糊饰及博缝制作

与钉安、内檐匾联、贴落、横披、双木夹纱。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下列清官式建筑的内檐糊饰:

a)被各级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

b)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被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

c)尚未确定公布为历史建筑,但确有保护价值的建筑。

其他符合或部分符合清官式作法的建筑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裱作paperpastingprocess

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在内檐做糊饰的工种及技术行业。

3.2

棚壁糊饰paperpastingofceilingandwall

对建筑内檐的顶棚、墙壁、梁柱以及门窗等进行糊饰。

3.3

内檐博缝interiorgapspaperhanging

在门窗的缝隙处用于挡风、阻尘、保温、防虫的糊饰工艺。

3.4

糨(jiàng)糊paste

由小麦面粉剔除面筋后的粉状物制成的黏合物。

3.5

浆(jiāng)糊dilutedpaste

由糨糊调制的不同浓度的黏合剂。

1

DB11/T889.5—2022

3.6

入潢traditionalpestcontroltechniques

我国传统的避蠹技术。官式建筑裱作中入潢指选择具有防虫抑霉功能的配伍药用植物煎煮,经过或

浸汁、或托染、或涂刷等技法将药汁转移到纸张或织物上,使其有效成分通过内檐糊饰的操作达到长效

防虫的目的。

3.7

起fromtherise

将操作中的湿态纸张或织物从案子上取下来。

3.8

光浆polishingPaste

托裱织物过程中用排笔去除浆糊刷痕的操作手法。

3.9

袼褙multi-layerpaperandcottonbondingprocess

由多层纸张或多层纸张与棉布粘合而成。

3.10

棚沟搭桥paperhangingtechniqueofsmallarealevel

使用纸张对顶棚、墙壁的小面积不平整、沟状缝隙及框、角等凸凹部分进行粘贴找平。

3.11

梅花盘(bān)布plumblossompaperhanging

扒蹬儿、补蹬儿操作工艺的总称。

3.12

撒鱼鳞paperhangingtechniqueoflevelingwallwithpaperstrip

使用纸条对顶棚或墙体大面积凸凹粘贴找平及糊饰后防止裱层风裂的工艺。

3.13

看(kān)水watermistcontrolling

通过水雾控制纸张或织物收缩速度及干燥状态的技法。

3.14

限制干燥法restricteddryingmethod

亦称绷干,纸张、绫、缎等材料在湿处理工序完成后,四边搭糊粘贴绷平于装裱大墙上,控制其收

缩面积,达到挣平目的的一种干燥方法。

3.15

非限制干燥法non-restricteddryingmethod

亦称飘干,不控制纸张、棉布等材料收缩面积的一种干燥方法。

2

DB11/T889.5—2022

3.16

压条cloth(paper)pressstrip

裱作中粘贴在糊口的线条,多使用纸质、织物等材料。宽窄、颜色、材料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具有

遮挡毛口的作用,并带有装饰性。

4基本要求

4.1裱作的施工应符合设计及传统裱作工艺要求,应保持传统手工操作。

4.2裱作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及传统裱作工艺要求。

4.3裱作的施工应在作业面内的木作、瓦石作、油作等其它分部、分项施工完成验收后再进行。

4.4施工现场应设有专用裱作的材料库房,易受潮的材料宜上架存放。易燃的材料放在专用仓库,远

离火源和电源,库房专人管理。

4.5施工前,应进行相关实验。室内原有文物陈设等应转移完成。未能转移的,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

施,确保文物陈设等安全。

4.6夏季施工、雨季施工应根据工艺要求避免高温、高湿作业,室内相对湿度宜在70%以下,室内温度

宜在35℃以下。

4.7冬季施工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保温措施。糊饰完成后的48小时内,室内温度不应低于6℃。

5材料及工具

5.1裱作常用原材料

5.1.1纸张:裱作的各主要工序常规用纸见附录A、裱作的主要用纸参数见附录B。

5.1.2面纸:图案清楚、纹饰对接连续、色素饱满均匀、颜色深浅一致。各种纹饰色素与纸张载体结

合牢固不脱色。

5.1.3小麦淀粉:小麦面粉剔除面筋后的粉状物。

5.1.4织物:裱作的主要织物见附录C。

5.1.5苇席:应根据白樘箅子的尺寸订制,用芦苇茎杆外皮编织,做收边处理。

5.1.6秫秸秆:宜选用高粱的茎秆,直径宜为15mm~20mm。

5.1.7裱作的历史使用纸张见附录D。

5.2备材预加工

5.2.1糨糊

5.2.1.1糨糊制作及调制

5.2.1.1.1糨糊宜首选水冲法,做法如下:

a)浸泡小麦淀粉:将小麦淀粉放进容器中,用30℃~35℃以下的温水浸泡,小麦淀粉和温水的

配比约为每100g小麦淀粉:100ml温水,使用搅糊棒顺着一个方向搅动,直至将小麦淀粉浸

透且搅拌均匀。

b)冲制糨糊:将开水迅速冲入浸泡后的小麦淀粉中,继续搅拌,待体积膨胀,液面发亮呈糊状时,

停止注水。继续搅动糨糊,直至糊化后停止搅动,注入清水。

5.2.1.1.2储糊,做法如下:

a)待冲好的糨糊温度降到35℃以下,将糨糊抟成团状放入另一容器中,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

3

DB11/T889.5—2022

水封存备用,清水应漫过糨糊团。

b)应存放在阴凉处,每天应更换封糊的清水。高温天气每天宜更换2次~3次。

5.2.1.1.3调浆,糊做法如下:

a)捣糊:将封存的糨糊团取出放在容器中,使用捣糊棒反复砸捻,使其黏度增大。即“椎捣调糊、

捣到烂熟”。

b)调糊:将捣好的糨糊用清水稀释到所需的不同浓度。根据不同工序的需要,浆糊的稠稀度分为

4种,依次为:稠糊、次稠糊、稀糊、浆水。

5.2.1.2防虫糨糊

5.2.1.2.1防虫药汁,做法如下:

a)揉浆用的中药比例为20g黄柏、20g花椒及6000ml清水。将药包在清水中煎煮,待水滚开15

分钟,将药包取出,药汁备用。

b)除揉浆和糊饰面纸工序外的其它部位的中药比例为10g黄柏、10g花椒及6000ml的清水。

5.2.1.2.2冲制防虫糨糊、储糊:见5.2.1.1。

5.2.1.2.3调浆糊:将捣好的糨糊中加入药汁,逐渐稀释搅拌调制,达到所需浓度后经过滤方可使用。

5.2.1.3质量控制

5.2.1.3.1制作好的糨糊不应出现生粉疙瘩。

5.2.1.3.2糨糊变质不应使用。

5.2.2合纸

5.2.2.1制作方法

5.2.2.1.1铺纸刷浆:将纸张平铺在案子上,在纸张上均匀刷满浆水。

5.2.2.1.2端正上纸:将待合纸与案子上刷满浆水的纸一边对正,使用棕刷迅速刷平。

5.2.2.1.3排实:使用棕刷从纸张的一侧进行排实,使两张纸充分粘合在一起。

5.2.2.1.4晾干:采用非限制干燥法晾干。

5.2.2.2质量控制

5.2.2.2.1合纸时,两层纸张的纹理应横竖交错。纸张接口应在2mm~5mm。

5.2.2.2.2刷浆水应均匀用力刷出浆水的黏度。

5.2.2.2.3排实后的纸张应表面平整,不应有气泡。

5.2.3熟席

5.2.3.1制作方法

5.2.3.1.1打蜡:将苇席正面向上平铺在平整硬实洁净的地面上,用蜡板在苇席的正面均匀涂蜡,直

至苇席正面被蜡完全覆盖为止。

5.2.3.1.2轧席:用轧席板用力磨轧席子两遍。轧席时,轧席板倾斜交叉走向,两次轧席方向应相反。

5.2.3.2质量控制

5.2.3.2.1打蜡后的苇席表面应均匀覆盖蜡层,不应遗漏、薄厚不一。

5.2.3.2.2轧席后的苇席缝隙及开口处应被蜡封合,不应起翘。

5.2.4入潢

4

DB11/T889.5—2022

5.2.4.1纸张入潢

5.2.4.1.1配制入潢药液:按设计要求,将适量黄柏等中药用水煎煮15分钟,用箩过滤。根据色标加

入国画颜料调整。

5.2.4.1.2备纸:将配备的入潢纸张卷成纸卷待用。

5.2.4.1.3入药:将入潢药液均匀刷在纸面上,在纸张一侧留出30mm起纸边口,将备用纸卷排实在刷

满入潢药液的纸面上。依次入药、上纸、排实。

5.2.4.1.4晾纸:在晾纸杆上搭抹稠糊,将入药后纸张的上口边粘贴在晾纸杆上,晾干。

5.2.4.2丝绢入潢

5.2.4.2.1托丝绢,做法如下:

a)按设计要求,断裁丝绢备用,根据丝绢尺寸配备宣纸。

b)将丝绢用清水浸透,用毛巾吸去多余水分。

c)在丝绢上满刷稠糊,并揉浆、光浆、上宣纸、撤水排实。需要接纸时,在接口处搭糊粘接背纸。

5.2.4.2.2晾干:在晾纸杆上搭抹稠糊,将托纸后的丝绢的一条边粘贴在晾纸杆上,晾干。

5.2.4.2.3配制入潢药液:见5.2.4.1。

5.2.4.2.4入药:将入潢药液均匀刷在绢面上。

5.2.4.2.5沉色,做法如下:

a)在晾纸杆上搭抹稠糊,将入药后丝绢的一条边粘贴在晾纸杆上,入潢丝绢下垂使药汁洇散沉色。

b)10分钟~15分钟后,将入潢的丝绢上下掉换方向洇散沉色,移动纸杆时两侧应均衡起落。

5.2.4.2.6挣干:将沉色完成后的丝绢四边搭糊20mm,预留起子口,采用限制干燥法干燥。

5.2.4.3质量控制

5.2.4.3.1浸透清水的丝绢应四边蹬直蹬平,端正经纬。

5.2.4.3.2刷糊揉浆后的丝绢表面不应乱丝、遗留刷毛。

5.2.4.3.3入潢后的纸张应颜色均匀,不应出现刷痕、水印。

5.2.4.3.4入潢后的丝绢应颜色均匀,不应皱褶、刮丝、起层。

5.2.5袼褙

5.2.5.1制作方法

5.2.5.1.1合两层纸:先将一层皮纸与一层宣纸粘合成两层。

5.2.5.1.2合四层纸:待两层合好的纸张干燥后,再将两层合好的纸张粘合成四层。

5.2.5.1.3合八层纸:待四层合好的纸张干燥后,两面各与合好的两层纸粘合成八层。

5.2.5.1.4八层纸两面增合两层纸或增合四层纸:在八层纸的两面分别与合好的两层纸或四层纸粘合,

直至达到所需厚度。

5.2.5.1.5挣干:将达到所需厚度的纸板采用限制干燥法干燥。

5.2.5.2质量控制

干燥后的袼褙应平整、不变形,不应空壳、起层、起翘。

5.3工具

5.3.1常用工具

5

DB11/T889.5—2022

5.3.1.1棕刷:棕丝顺直、编绳纳线紧密。应将棕刷四边打磨去除刺毛,碱水沸煮2次,清水洗净。

5.3.1.2棕糊刷(糊手):用于刷稠糊、次稠糊、揉浆糊等。

5.3.1.3排笔:宜选用18管~24管的羊毛排笔,应在笔头根部滴易干燥及防水的胶加固。

5.3.1.4隔糊:传统隔糊为4层高丽纸刷桐油制成,现可用0.5mm~1mm厚的塑料片制作,尺寸宜为

400mm×250mm。

5.3.1.5裁刀:宜选用锋利的立刀或横刀,刀身长宜为140mm。竖向裁刀的刀刃宽度宜为15mm。

5.3.1.6裁尺:宜选用干透、不易变形的木料制作,例如:楠木镶竹边、楸木等,长度分为:600mm、

800mm、1500mm、2000mm、2400mm等。

5.3.1.7裁板:传统裁板使用楸木板制作,现可用切割板,尺寸宜为600mm×450mm,可多块拼接使用。

5.3.1.8镇铁:宜选择金属、石质材料制作,重量1000g以上便于操作为宜。

5.3.1.9针锥:宜选用长短、粗细不同的钢针,钢针的粗细应为0.5mm~2mm。

5.3.1.10搅棒:制糊调糊搅拌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长度约500mm,直径约40mm。

5.3.1.11捣糊棒:捶捣糨糊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长约400mm,捣捶头直径约70mm~80mm,手

柄头直径约40mm。

5.3.1.12箩:宜选用40目~80目铜箩。

5.3.1.13晾纸杆:搭晾纸张、织物的木杆。宜选用较轻、不渗油的杉木或松木制作。

5.3.1.14晾纸架:宜选用木料制作,可搭架数根晾纸杆。

5.3.1.15起子:揭取干燥后的纸张、织物等使用的两面有刃的工具。宜选用牛角、竹质材料制作。

5.3.1.16拐子:高空作业传递纸张的工具。传递通片的拐子宜选用较轻、不渗油的杉木制作。传递梅

花盘布纸张及面纸的拐子宜选用秫秸秆制作。呈T字形,高约1800mm。

5.3.1.17蜡板:熟席的工具。应选用石蜡和蜂蜡(质量比3︰7)制作。

5.3.1.18熟席板:轧席的工具。宜选用硬杂木制作,尺寸宜为250mm×150mm×25mm。

5.3.1.19制子:秫秸秆顶棚中定位用的自制测量工具。

5.3.1.20刷纸板:为面纸和鱼鳞纸条刷糊时使用的木板。面纸刷纸板宜使用表面光滑干燥的木板制作,

尺寸宜为960mm×700mm×16mm。撒鱼鳞纸条刷纸板宜使用袼褙纸板制作,尺寸宜为700mm×500mm,两

面涂刷一遍胶矾水,干燥后使用。

5.3.2传统工具

裱作传统工具见附录E。

6棚壁糊饰

6.1施工准备

6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