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43-2017 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

DB34/T 2843-2017 DB34/T 2843-2017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stack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esting method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843-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3-30
实施日期
2017-04-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核聚变工程技术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焊接材料要求、超导叠焊接、超导叠测试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真空超导叠焊接制造及测试方法。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20.99

F6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43—2017

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

Manufacturetechnologyandexperimentalmethodof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stack

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43—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核聚变工程技术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坤、宋云涛、郑金星、张文秋、丁昌东、刘承连、丁开忠、周挺志、黄雄一、

陈洁鹤、邹春龙。

I

DB34/T2843—2017

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温超导叠制造工艺及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焊接材料要求、超导叠焊接、超导叠

测试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真空超导叠焊接制造及测试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11-2003电工术语超导电性

3术语和定义

GB/T13811-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流引线currentlead

室温电源与低温磁体之间的电连接装置。电流引线低温端位于低温腔体内部,与4K超导母线连接,

另外一端位于室温状态下,与室温电源总线连接。

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

注:超导电流引线由工作在(4-78)K温区的HTS超导段的部件,和工作在(78-300)K温区的气冷铜电流引线

部件组成。HTS部件的冷端与超导母线相连,并由超导母线的超临界液氦冷却维持在5K左右,HTS部件温

端与铜引线的热交换装置连接,并通过该热交换装置使该端维持在(40-75)K。铜引线的热交换由引入50K氦

气进行强制冷却,经过热交换后在铜引线的室温端输出大约300K的氦气。HTS部件是由基材为Bi-2223/Ag

Au或YBCO的合金超导带先钎焊成超导带叠,再将该带叠钎焊在具有较低热传导率的不锈钢支撑管上形成

的。

1

DB34/T2843—2017

3.2

超导叠HTSstack

为了提高电流引线的载流能力,将电流引线中的高温超导带材并联连接在一起的,形成的叠状结

构。

示例:TF68KA电流引线,一根电流引线共需要1000多根银金基Bi-2223高温超导带并联,这些高温超导带材共分

为90叠,每叠由12层带组成。图2为10kA电流引线的36个超导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