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435-2009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GB/T 24435-2009 Basic signs of Chinese sign languag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及其相关人员。
发布历史
-
2009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康复科学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徐州市教育局、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华夏出版社、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北京第四聋人学校等
- 起草人:
- 于连甲、富志伟、顾定倩、于缘缘、宋晓华、孙联群、邱丽君、钱丽霞、赵锡安、孙桂芝、招寿绵、[周国芳]、杨洋、李东梅、黄伟、纳新、刘立新等
- 出版信息:
- 页数:405页 | 字数:78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1.140.10
A14Q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435—2009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BasicsignsofChinesesignlanguage
2009-09-30发布2009-12-01实施
发布
GB/T24435—2009
目次
前言in
引言N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2.1名词术语1
2.2手势动作术语2
3汉语手指字母方案3
3.1汉语手指字母3
3.2汉语手指字母图4
4中国手语基本手势5
4.1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动作规范5
4.2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使用的一般规则5
附录A(规范性附录)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7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8
附录C(规范性附录)中国手语其他类型手势表297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国际手指字母334
中国手语手势与组词综合检索(音序)336
中国手语手势与组词综合检索(笔序)369
T
GB/T24435—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E、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康复学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北京师范大学特
殊教育学院、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徐州市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学院可持续发展
中心、华夏出版社、北京第一聋人学校、北京第三聋人学校、北京第四聋人学校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连甲、富志伟、顾定倩、于缘缘、宋晓华、孙联群、邱丽君、钱丽霞、赵锡安、
孙桂芝、招寿绵、周国芳、杨洋、李东梅、黄伟、纳新、刘立新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ni
GB/T24435—2009
引言
中国手语是我国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表达思想,进行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手语的规范化工作。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曾出版一套《聋哑
人通用手语草图》,经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1963年内务部、教育部、中国
文字改革委员会又联合公布实施了《汉语手指字母方案»01979年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对《聋哑人通
用手语草图》进行修订,定名为《聋哑人通用手语图》。1988年中国聋人协会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进
行再修订,易名为《中国手语》。1994年又编辑出版了《中国手语》续集。2001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将
首、续两集再修订,合并一起,于2003年分上下两册出版,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国家标准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同吋参考了国际手语,对手语的定义、手语手
势及其表达方法、拼打规则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改进,并收录了部分计算机手势。本标准规定了中
国手语基本手势及基本手势使用的一般规则等。
GB/T24435—2009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中国手语基本手势相关的定义、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动作规范及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使用的一般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及其相关人员。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名词术语
2.1.1
手语signedlanguages
以手的动作为主,配以身体姿势、表情及口形进行交流的语言表达形式。
2.1.2
中国手语Chinesesignlanguage
供中国听力残疾人、言语残疾人和相关人员在教学、媒体和公共场合使用的通用手语。
2.1.3
手势语sign-language
以手的动作为主、配以身体姿势、表情及口形进行交流的一种思想表达形式”是手语的组成部分。
2.1.4
手指语fingerspelling
用手指的指式表示字母,按照拼音规则拼成语句,是手语的组成部分。
2.1.5
手势sign
用手做的表达意思的姿势,也是对手势语每个动作和手指语每个指式的简称。
2.1.6
基本手势basicsigns
具有固定的打法和语义,能与其他手势结合构成表达新词动作的最小的不可拆分的手势和汉语手
指字母。
2.1.6.1
单手手势one-handedsigns
用一只手打出的动作,表示一定词义的手势。
2.1.6.2
双手手势two-handedsigns
用两只手打出的动作,表示一定词义的手势。
2.1.6.3
书空手势writing-in-the-air
用手指(一般用食指)按正确笔顺在面前书写文字、字母或符号的手势。简称书空。
1
GB/T24435—2009
2.1.6.4
仿字手势charactersigns
用双手手指模仿汉字字形的手势。简称仿字。
2.1.6.5
仿字与书空结合手势combinationofacharactersignandwritingacharacterintheair
一手模仿汉字部分字形,另一手书空该字的另外部分字形的手势。简称仿书手势。
2.1.6.6
仿符号手势imitatingsymbols(scientificandmathematical)
一手或双手模仿符号的手势。
2.1.6.7
汉字变式手势modifiedChinesecharactersigns
用非常规方式表示汉字的手势,包括表示汉字部分字形、在仿字手势上附加其他动作、将仿字手势
置于身体某个部位的手势。
2.1.6.8
手指字母变式手势initializedsigns
用非常规方式表示手指字母的手势,包括变换手指字母方向、位置的手势,在手指字母指式上附加
动作的手势,在音节中省略某个音素手指字母的手势。
2.1.6.9
夕卜来手势signsborrowedfromforeignsignlanguages
采用世界聋人联合会或某些国外制定的手势。
2.1.6.10
汉语手指字母Chinesemanualalphabet
用手指指式表乐汉语拼音方案中的26个字母和4组双字母,有32个指式。
2.1.6.11
国际手指字母internationalmanualalphabet
由世界聋人联合会制定,用手指指式表示拉丁字母,有24个指式,J、Z用书空表示。
2.2手势动作术语
2.2.1
手横立handatabdomen,palmfacinginward
小臂抬起,掌心向内或向外,指尖朝左或朝右[见图la)]。
2.2.2
手侧立handextended,palmfacinginward
小臂抬起,掌心向左或向右,指尖朝前[见图lb)]。
2.2.3
手直立handatshoulderheight.palmout
掌心可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指尖朝上[见图lc)]0
2.2.4
手横伸handatabdomen,palmdown
掌心向上或向下,指尖朝左或朝右[见图Id)]。
2.2.5
手平伸handextended,palmdown
掌心向上或向下,指尖朝前[见图le)]
2
GB/T24435—2009
2.2.6
手斜伸handpartiallyextended.palmdown,fingersforwardandangledupward
小臂抬起,在双肩范围内,掌心可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斜上方或斜下方,指尖朝斜上方或斜下
方[见图If)]。
2.2.7
手侧伸handpartiallyextendedtoside.palmdownandangledupward
小臂抬起,掌心向侧上方或侧下方,指尖朝侧上方或侧下方[见图lg)]。
0亠l\
a)手横立b)手侧立C)手直立d)手横仲
◎
e)手平伸f>手斜伸g)手侧仲
图1动作示范
2.2.8
波动wave-likemovement
手做波浪形移动。
2.2.9
点动tracedotinair(smallcircularmovement)
手指在根部关节带动下,上下或前后交替微动。
2.2.10
木目搭crossbothindexfingers(orarms)toformcross
两手指或手臂相互搭在一起。
2.2.11
套环interlinkingrings
双手拇、食指相捏成环,套在一起。
2.2.12
插过fingersofbothhandsinterlaced
一手手指或手掌从另一手手指缝中间穿过。
2.2.13
虚握open(hollow)fist
五指呈握拳状,不握实。
3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汉语手指字母是中国手语基本手势的组成部分,每个汉语手指字母均可以作为基本手势使用。
3.1汉语手指字母
3.1.1汉语手指字母用指式代表字母,按照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拼成普通话,作为手语的一种——指语。
3.1.2汉语手指字母方案所规定的二十六个字母,用下列指式表示:
A:拇指伸出,指尖向上,其余四指握拳。
3
GB/T24435—2009
B:手掌伸直,拇指弯曲贴在手心,其余四指并齐,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C:拇指在下,向上弯曲,其余四指并齐,向下弯曲,相对成C形,虎口朝里。
D;手握拳,拇指搭在中指第二指节上,虎口向后上方。
E:中、无名、小三指伸直,分开不并紧,指尖向左,手背朝外,拇指和食指弯曲,拇指搭在食指上。
F:食、中二指伸直,分开不并紧,指尖向左,手背朝外,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G:食指伸直,指尖向左,其余四指握拳,手背朝外。
H:食、中二指并紧伸直,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I:食指伸直,指尖向上,其余四指握拳,拇指搭在中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J:食指伸起带弯曲,其余四指握拳,拇指搭在中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K:食指伸直,指尖向上,中指伸直跟食指成90°角,拇指跟中指交叉相搭,其余二指弯曲,虎口朝里。
L:拇、食二指伸直分开,形成L形,其余三指握拳,虎口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M:拇指和小指弯曲,拇指搭在小指第二节上,其余三指并齐、向下弯曲,指尖稍向下斜,临空压在
拇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N: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拇指上,其余二指并齐,向下弯曲,指尖稍向下斜,临空压在拇
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O: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弯曲,拇指跟食指、中指相抵成空拳,虎口朝里,如()形。
P:拇指跟食指相抵成圆圈,其余三指伸直并齐,指尖向下斜伸,虎口朝向外稍斜。
Q:拇指跟食指、中指相捏,其余二指弯曲,虎口朝里偏左。
R:拇指、食指伸出,拇指指尖向上稍斜,食指指尖向左,手背朝外,其余三指握拳。
S: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弯曲,手指靠近手掌一节跟手掌成90°角,拇指向上伸出,手心向左
前方。
T:拇指跟中指、无名指相抵,成圆圈,食指和小指伸出,指尖向上,手心向前偏左。
U:手掌伸直,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指尖向上,拇指分开不贴紧食指,手心向前偏左。
V:食指和中指伸直分开,成V形,指尖向上,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W:食、中、无名三指伸直分开,成W形,指尖向上,其余二指弯曲相搭,手心向前偏左。
X:中指搭在食指上,成交叉形,指尖向上,其余三指握拳,拇指搭在无名指上,手心向前偏左。
Y:拇指和小指伸出,指尖向上,其余三指握拳,手心向前偏左。
Z:食指和小指伸直,指尖向左,手背向外,其余三指弯曲,拇指搭在中指和无名指上。
3.1.3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四组双字母(ZH,CH,SH,NG)(见图2),用下列指是表示:
ZH:食、中、小三指伸直,指尖向左,手背向前,拇指和无名指弯曲•拇指搭在无名指上。
CH:食、中、无名、小四指并齐伸直,跟拇指相捏,手背向上。
SH:食指和中指并齐弯曲,手指靠近手掌一节跟手掌成90°角,拇指向上伸出,无名指和小指弯曲
贴在手心,手心向前偏左。
NG:小指伸直,指尖向左,其余四指握拳,虎口向上,手背朝外。
3.1.4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两个加符字母(宜、U)用原字母(E、U)附加如下动作表示:
E用E的指式,手指上下摇动两下。
U用U的指式,手指前后振动两下。
3.1.5阴平(-),阳平(上声U),去声(')四种声调符号,用书空表示。隔音符号•也用书空表示。
3.1.6汉语手指字母完全用一只右手打出;但是在必要的吋候也可以用左手代替(方向作对应的
改变)。
3.2汉语手指字母图
汉语手指字母图示见图2。
4
GB/T24435—2009
图2汉语手指字母图
4中国手语基本手势
4.1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动作规范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中已明确规定了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动作规范,其图示中手的运动方向、
位置是由图解符号进行标注,其图解符号说明见附录A。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及所组成的词汇表见附录B。
4.2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使用的一般规则
4.2.1打手势的位置一般在额部以下,腰部以上,两肩以内,距胸前两掌宽的空间范围内(见图3)。有
些手势动作按表达内容需要可在其他适当位置打出。
图3手势动作范围
4.2.2手势动作要准确、清晰、到位,符合动作规范。
4.2.3手势动作根据词义的需要配合表情与口形,表达的内容应与显示口形一致。
5
GB/T24435—2009
4.2.4手势动作的幅度以及同吋显示的口形、表情可根据情况做适当夸张。
4.2.5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中的单手手势一般用力手打出;双手手势中的一手动一手不动,一般以力手
为主要移动手。
4.2.6有转动动作的手势,一般按由左向右、由后向前、由下向上的顺吋针方向转动’
4.2.7书空字母、汉字、符号的手势,仿汉字手势,一般以打手势者观看的笔顺、形状为正方向。
4.2.8部分动词手势,允许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移动的方向。如表示由此地到彼地,由彼地回此地的
“到"、“回”。
4.2.9部分手势具有多种词性,如汉语译名为“电话”的手势又可作动词“打电话”的手势。
4.2.10汉语多义词有时要用不同的手势表示不同的词义。如“仪表”在表示人的外表与仪器中的“仪
表”时,就用不同的手势去表示。
4.2.11化学符号及化学分子式一般用单手书空手势表示。
4.2.12以拉丁字母及其他拼音文字表达的外语词(含人名、数理化等学科符号),一般采用汉语手指字
母指式或书空手势表示。
4.2.13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具有构词功能,构词吋应遵循学、规范、实用的原则。尚未具有构词功能
的中国手语其他类型手势见附录Co
4.2.14一些外国的国名、地名及国外的专用术语,用外来手势表示。国外用国际手指字母表达的专有
名词,可直接用国际手指字母表示,也可用汉语手指字母指式表示。国际手指字母见附录D。
6
GB/T24435—200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手势动作图解符号说明
图解符号说明图解符号说明
•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表示双手先互碰再
♦*\厂v
::•.::・“匕二移动。分开。
…V.•>•»...
::?<;»•<:.
♦♦”♦
上“tz
表示手势上下(或左1
W$1表示手以横竖方向
f右、前后)反复摆动或t
1移动。
;sm.捏动。
;>
4
M--••-•+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表示拇指与其他手指
i一顿一顿移动。/互捻。
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
表示五指交替抖动
作波浪形(或曲线形)'■•a.,•宀/(或点动)几下。
移动。
表示握拳的手按①②
•、**•上
表示手向上动。③④顺序依次仲出
手指。
it厂…、表示双手同时做反向表示手臂或手指轻轻
i:移动。颤抖。
表示握拳或撮合的手
<jt*\八表示双手沿箭头方■
<••・』■;:■边沿箭头方向移动边放
k/向,边动边绕(拧儿<
开五指。
..
表示手势向前(或向表示手势沿箭头方向
><>・•••
下)一顿,或到此终止。转动。
表示双手沿箭头方
向,向中间靠近、接触。
注:图解符号画在动作部位前方或中央。
7
GB/T24435—200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
目次
B.1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用法说明10
B.1.1一般说明10
B.1.2手势译名后面括号中标有汉字的作用10
B.1.3手势译名中标有指数的作用10
B.1.4手势译名后面括号中标有汉语数字的作用10
B.1.5图示与编号说明10
B.1.6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分类的提示10
B.1.7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其他手势的汉语译名11
B.1.8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用法说明的适用范围11
B.2中国手语基本手势汉语译名目录12
B.3常用手语基本手势19
B.3.1单手手势19
B.3.1.1一般单手手势19
B.3.1.1.1以伸拇指为主的手势19
B.3.1.1.1.1伸拇指的手势19
B.3.1.1.1.2伸拇指、食指的手势22
B.3.1.1.1.3伸拇指、食指、中指的手势30
B.3.1.1.1.4伸拇指、小指的手势33
B.3.1.1.2以伸食指为主的手势36
B.3.1.1.2.1伸食指的手势36
B.3.1.1.2.2伸食指、中指或伸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手势49
B.3.1.1.3以伸中指为主的手势54
B.3.1.1.4以伸小指为主的手势55
B.3.1.1.5以伸掌为主的手势57
B.3.1.1.5.1五指并拢的手势57
B.3.1.1.5.2五指张开的手势71
B.3.1.1.5.3五指捏合、弯曲的手势83
B.3.1.1.6握拳的手势89
B.3.1.1.6.1一般握拳的手势89
B.3.1.1.6.2虚握拳的手势94
B.3.1.1.7以身体姿势为主的手势95
B.3.1.2常用数字手势95
B.3.1.3书空手势97
B.3.1.3.1书空汉字手势97
B.3.1.3.2书空物理、化学符号100
8
GB/T24435—2009
B.3.1.3.3书空数学符号101
B.3.1.4仿数学运算符号102
B.3.2双手手势102
B.3.2.1一般双手手势102
B.3.2.1.1对称手势102
B.3.2.1.1.1伸拇指为主的对称手势102
a)伸拇指的对称手势102
b)伸拇指、食指的对称手势104
c)伸拇指、食指、中指的对称手势113
d)伸拇指、小指的对称手势113
B.3.2.1.1.2以伸食指为主的对称手势115
a)伸食指的对称手势115
b)伸食指、中指的对称手势119
B.3.2.1.1.3以伸中指、无名指、小指为主的对称手势121
B.3.2.1.1.4以伸小指为主的对称手势121
B.3.2.1.1.5伸掌的对称手势122
a)五指并拢的对称手势122
b)五指张开的对称手势137
c)五指捏合的对称手势148
d)五指弯曲的对称手势150
B.3.2.1.1.6握拳的对称手势154
B.3.2.1.2不对称双手手势156
B.3.2.1.2.1以右手伸拇指为主的手势156
a)右手伸拇指的手势156
b)右手伸拇指、食指的手势159
c)右手伸拇指、食指、中指或拇指、食指、小指的手势174
d)右手伸拇指、小指的手势177
B.3.2.1.2.2以右手伸食指为主的手势181
a)右手伸食指的手势181
b)右手伸食指、中指的手势201
c)右手伸食指、中指、无名指或食指、中指、小指的手势210
B.3.2.1.2.3以右手伸小指为主的手势211
B.3.2.1.2.4以右手伸掌的手势212
B.3.2.1.2.5以右手五指张开的手势233
B.3.2.1.2.6以右手五指捏合的手势248
B.3.2.1.2.7以右手握拳的手势260
B.3.2.2仿字手势269
B.3.2.2.1仿汉字手势269
B.3.2.2.2仿汉字变式手势272
B.3.2.3仿字、书空结合手势273
B.4汉语手指字母手势276
B.4.1汉语手指字母单一指式276
B.4.2汉语手指字母音节指式279
9
GB/T24435—2009
B.4.3汉语手指字母变式指式281
B.4.4汉语手指字母与其他手势组合289
B.1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用法说明
B.1.1一般说明
B.1.1.1表中分为两列,第一列图示与编号,列出手势打法图与编号;第二列汉语译名、打法说明及组
词,该列中的第一行是手势的汉语译名,其后是译名的汉语拼音。
B.1.1.2手势译名下面第一段为手势的打法解释。
B.1.1.3手势译名下面第二段一般为该手势组成的部分手语词汇。
B.1.2手势译名后面括号中标有汉字的作用
当手势译名后面标有括号,括号中是汉语词汇时,则表明该基本手势有多个词意,除本词意外,还代
表括号中词汇的词意。
示例:唉叹(叹气),该手势即表示“唉叹”也表示“叹气”。
不能(不许、不行),该手势即表示“不能”,也表示“不许”、“不行”。
B.1.3手势译名中标有指数的作用
当手势译名后面标有指数吋,则表明该名有多个打法手势,或者该名是同字同音多义词。使用吋应
根据词义的需要进行挑选。
例:听2,为第2种打法,遇到“测听”用“听2”手势。遇到“听力”“打听”用“听1”手势。
B.1.4手势译名后面括号中标有汉语数字的作用
当手势译名后面标有括号,而括号中是汉语数字时,则表示该手势不能独立地表达所示词意,而是
由该手势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手势组合而成。
示例:“孟加拉国”是由手势孟加拉国(一)作为第一个手势,与孟加拉国(二)作为第二个手势组合而成。
B.1.5图示与编号说明
B.1.5.1基本手势图示中,一般只画出手部分的图示,一般大多在胸前打出。
B.1.5.2基本手势动作的方向、打出的位置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第4章已做出明确的规定。
B.1.5.3每个手势图有一个独立的编号。
B.1.6中国手语基本手势分类的提示
对于手语手势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数词、介词、姓氏词均作为基本手势放入中国手语基本
手势中。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是按单手手势、双手手势、汉语手指字母手势进行分类,分类细目见附录B和
附录C。对于附录B与附录C中的一般单手手势和一般双手手势为了方便学习与记忆,按手形、手位
进行了细分。
B.1.6.1分类原则
把相同手形的手势放在一起,以手形分类为第一层,手位分类为第二层,在第一层相同手形中,再按
手位分为胸前、腰上下、肩、头部、头上等排列。如果相同手势较多,可以继续按平伸、侧立、横伸、横立、
直立、斜伸、下垂等手势排列。
B.1.6.2分类方法
B.1.6.2.1单手手势
B.1.6.2.1.1以伸拇指为主的手势
包括拇指在内的但不得多于三个手指伸出的手势。
a)伸拇指手势;
b)伸拇指、食指手势;
c)伸拇指、食指、中指手势;
10
GB/T24435—2009
d)伸拇指、食指、小指手势。
B.1.6.2.1.2以伸食指为主的手势
包括食指在内但不得多于三个手指伸出的手势,不包括拇指的伸出。
a)伸食指手势;
b)伸食指、中指手势;
0伸食指、小指手势。
B.1.6.2.1.3以伸中指为主的手势
包括中指、无名指、小指伸出的手势,不包括拇指、食指的伸出。
a)伸中指手势;
b)伸中指、无名指、小指手势。
B.1.6.2.1.4伸小指为主的手势
B.1.6.2.1.5伸掌手势
包括伸五指手势、伸四指手势。
a)五指并拢手势;
b)五指张开手势;
c)五指捏合手势;
d)五指弯曲手势。
B.1.6.2.1.6握拳手势
a)实握拳手势;
b)虚握拳手势。
B.1.6.2.2双手手势
B.1.6.2.2.1双手对称手势
以右手(力手)为主,再按单手手势的分类方法分类.
B.1.6.2.2.2双手不对称手势
以右手(力手)为主,按单手手势的分类方法分类,当右手(力手)手势相同且较多时,再以左手(非力
手)为主按单手的分类原则继续排列。
B.1.7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其他手势的汉语译名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其他手势的译名一般用“词”来表示,但也有个别手势没有合适的“词”表达,而
用单“字”或“短语”表示。
B.1.8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用法说明的适用范围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与词汇表用法说明既适用于附录B,同时也适用于附录C。
11
GB/T24435—2009
B.2中国手语基本手势汉语译名目录
19兴趣57水龙头11238自由(指针1)222常鼻像涕279
X58会计113你(您)166每(各)223280
1头发59骂114我167天空224常281
全优正确26032他(她、它)168偶然驴225盲聋51282
326持枪者(警)115一定(必须)169谁(某)226
4拣(拾)61头痛116肯定170舜气227人283
慕5进步62官117催171母亲(妈妈)228修改284
秀6奇怪63罢免(罢官)118最(更、很、极)17245相285
先生7失眠64悬119越…越…173活泼229校lw(敷科286
父帅爸20醒65注射120174230变仍倣吒3287
译
8近视66眼药12139231288
亲祐天
夸
9发现67粘122289
翻
胸175232
意逞威10简单68飞机33妒忌(嫉恨)176声音233哭290
榜得
>11元69123故意177234291
俯
52
12角[(圆形)70冲124致命178235
3翱错试趴验
卡午
鹅翔
13
响
27125间接(一)179236292
应1471天126不能(不许、不行)上午237失293
精谢
钱(货币、分J
谢警鹿
u
15酬(给钱)7212718046炸294
悍2116换回钱(当)73察128181明天238吃(<295
子条
吝啬74又(/129182意见(捉意见)239面296
熟17勺75*仲拇指、小指183按键240双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3536-2020 甘薯主要病虫害测报技术规范 2020-03-20
- SC/T 9020-2006 水产品低温冷藏设备和低温运输设备技术条件 2006-07-10
- NY/T 3263.2-2020 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大田果树(苹果、樱桃、梨、柑桔) 2020-03-20
- NY/T 3533-2020 小麦孢囊线虫鉴定和监测技术规程 2020-03-20
- NY/T 3534-2020 棉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2020-03-20
- NY/T 3365-2020 畜禽屠宰加工设备 猪胴体输送轨道 2020-03-20
- SC/T 9011.4-2006 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第4部分:流态冻结装置试验方法 2006-07-10
- NY/T 3263.3-2020 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第3部分:油料作物(油菜、向日葵) 2020-03-20
- NY/T 3537-2020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规范 2020-03-20
- NY/T 3538-2020 老茶园改造技术规程 20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