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927-2011 奶牛养殖区技术评价与分级标准

DB37/T 1927-2011 Milk cow breeding area technology evaluation and grading standard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927-2011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9-16
实施日期
2011-1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927—2011

奶牛养殖场区技术评价与分级标准

StipulationsforTechnicalEvaluationsandClassificationsofDairyFarms

2011-09-16发布2011-1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92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办公室、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畜牧总站,青岛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中华,曲绪仙、孙国强、林雪彦,苏鹏程,张思聪、王云。

I

DB37/T1927—2011

奶牛养殖场区技术评价与分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养殖场区技术评价的内容、方法以及在技术评价基础上的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小区)标准化建设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6568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4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37/T308-2002奶牛场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模化奶牛场(DF)

实行生产全程统一管理的奶牛养殖实体。牛舍、精粗饲料加工贮藏、挤奶等设施设备完善,场区布

局规范,生产组织体系健全,生产流程清楚,奶牛存栏量100头以上。

3.2

奶牛养殖小区(DC)

1

DB37/T1927—2011

奶牛养殖全过程或部分环节分散管理的奶牛养殖实体。牛舍、精粗饲料加工贮藏、挤奶等设施设备

完善,统一规划建设,奶牛存栏200头以上。

3.3

年总受胎率

年总受胎率(%)=年受胎母牛头数/牛受配母牛头数×100。统计时段为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

日。

3.4

平均胎间距

年平均胎间距=总胎间距/n,式中n=统计头数。统计时段为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日。

3.5

平均情期受胎率

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数/年输精总情期数×100,统计时段为上年10月1日至本年9月30

日。

4要求

4.1基本要求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评价:

——奶牛养殖户;

——场址位于明确规定禁养区,生产经营活动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者;

——未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者;

——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有违犯《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

收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者;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存栏不足100头,奶牛养殖小区存栏不足200头。

4.2奶牛养殖小区组织程度

小区组织程度分为以下4个级别:

——A级:泌乳牛、干奶牛、犊牛、育成牛分群饲养,全区采用相同饲养管理工艺,统一技术管理、

统一饲料加工与供料、统一繁殖育种技术服务、统一兽医卫生防疫、统一粪污处理、统一挤奶;

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有明显隔离,距离50m以上;不存在畜禽混养情况;进入生产区严格消毒,

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全员定期体检并持有健康证。除饲养人员由奶农聘用外,其他生产管

理类似规模化奶牛场,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B级:统一饲料加工与供料、繁殖育种、兽医卫生技术管理,统一挤奶,生产区与办公生活区

有明显隔离,距离50m以上;不存在畜禽混养情况,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

——C级:小区为奶农提供规范的饲料营养、繁殖育种、兽医卫生技术服务,并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负责,实行统一挤奶;

2

DB37/T1927—2011

——D级:统一挤奶,除以保证生乳质量为目的的技术管理外,其他技术管理和服务主要依靠奶农

自行组织。

4.3选址与建设

4.3.1选址: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供电方便;周边有绿化带隔离;周边1000m

内无村镇、工厂和其他养殖场区;距离主要交通道路1000m以上;周边4km范围内无屠宰加工、皮革加

工、化工、冶炼等污染企业。按表1评定选址等级:

表1奶牛养殖场区选址等级评价

等级说明

优至少有8条达标,且距村镇、工厂及其他养殖场区4000m以上,距污染企业4km以上。

良至少有7条达标,且距村镇、工厂及其他养殖场区3000-4000m,距污染企业3km以上。

佳至少有6条达标,且距村镇、工厂及其他养殖场区2000-3000m,距污染企业2km以上。

中至少有5条达标,且距村镇、工厂及其他养殖场区1500-2000m,距污染企业2km以上。

差达标项不足5条,或距村镇、工厂及其他养殖场区小于1500m,距污染企业1.5km。

4.3.2基础设施:有充足、稳定水源,供水能力符合DB37/T308-2002的规定,水质符合GB5749-2006

的规定;供电能力符合GB50052民用建筑供电等级二级规定,有供电容量不低于全场区电力负荷1/4

的自备电源;交通方便,有硬化道路直通到场。按表2评定基础设施等级:

表2奶牛养殖场区基础设施等级评价

等级说明

优水源、电力、交通均符合要求。

良水源、电力、交通有一条略嫌不足,如未检测水质、自备电力稍不足或道路不平整等。

佳水源、电力、交通有两条略嫌不足。

中水源、电力、交通有一条明显不足。

差水源、电力、交通有两条明显不足。

4.3.3场区布局:按表3评定场区布局。无不合格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3项评为优;无不合格项,

基本合格项不超过5项评为良;不合格项不超过2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7项评为佳;不合格项不超过

5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10项评为中;其他情况评为差。

3

DB37/T1927—2011

表3奶牛养殖场区布局等级评价

序号项目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1场区与外部环境严格隔离,人员不能随意进出

生活区、办公区、草料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按常年主风向依次排列,

2

严格分开,粪污处理区距生产区50m以上。

各区功能界限明显,联系方便,功能区间距不小于20m,并有隔离带或隔离

3

墙。

4生产区入口处有消毒、更衣、防疫设施,有效且正常使用。

草料区设面向场外和面向生产区两个入口,外部人员不能通过该区进入生

5

产区。

粪污处理区设面向场外和面向生产区两个入口,外部人员不能通过该区进

6

入生产区。

挤奶厅有面向场外和生产区两个入口,外部人员不能通过挤奶厅进入生产

7

区。

8净道与污道严格分开。

9雨水与污水严格分开,使用暗沟或管道排放污水。

10犊牛、育成牛、泌乳牛、干奶牛分舍饲养,布局方便生产。

11有专用病牛舍,位于生产区下风向,距其他牛舍50m以上。

12建筑紧凑、节约用地,建设用地指标符合DB37/T308-2002的规定。

4.3.4生活、办公区:按表4评价生活、办公区。无不合格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2项评为优;无不

合格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4项评为良;不合格项不超过2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5项评为佳;不合格

项不超过4项,基本合格项不超过3项评为中;其他评为差。

表4奶牛养殖场区生活、办公区等级评价

序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