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525-2014 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
DB37/T 2525-2014 DB37/T 2525-2014 Shandong whea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525—2014
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
Warningindexforweatherdisasterofwheatinshandong
2014-08-08发布2014-09-08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525—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阮怀军、张晓艳、王剑非、王风云、刘锋、焦喜东、郑纪业。
I
DB37/T2525—2014
引言
农业是风险性产业,农业气象灾害是危害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种类。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
研究既是灾害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又是政府当前急需,且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山东省是我国第二大小
麦主产区。据统计,2012年山东小麦播种面积5438.8万亩,山东小麦的产量变化,将影响省内乃至整个
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对未来小麦产量状况做出评估和预测,并提前发布预报,是当前小麦生产的
关键性技术问题。小麦生产除了受体制、投入、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气象因子。
纵观我国20多年的情况来看,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面积越来越大,对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危害程度也越来
越重。研究气象灾害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气象灾害对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危害,是粮食预警系统必不可
少的内容。气象因素主要影响小麦单产,一般把小麦实际单产分为趋势单产与气象单产两部分,趋势单
产主要受物质投入、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气象单产则主要受降雨、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的影响,因
此,筛选符合本地的小麦生产气象灾害预警指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体系,是
小麦生产预警的一项基础工作,有了指标体系才能有效地进行收集、分类,才能恰当地选择预警模型和
设置模型变量,才能很好地对模型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预报。同时为政府决策部门及时、准确、高质量
地提供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和权威性的信息产品。
II
DB37/T2525—2014
山东小麦气象灾害预警指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各生产风险因子的定义、表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数据采集的具体内
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小麦气象灾害预警评估,黄淮海其他气候相近地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81—2007小麦干旱灾害等级
QX/T82—2007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产风险productionrisk
由于多种灾害因子造成的农作物区域产量低于预期正常产量所产生的随机不确定性。
3.2
最高温度maximumtemperature
一定时段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单位为摄氏度(℃)。常用的有日最高温度、月最高温度和年极端
最高温度。
3.3
相对湿度relativehumidity
在当时温度下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单位为百分率(%)。
3.4
风速windspeed
空气水平移动所经过的距离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单位为米·秒-1(m·s-1)。
3.5
1
DB37/T2525—2014
干热风日dayofdry-hotwindforwheat
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某日内实际观测到的气象要素组合达到干热风发生的条件要求。
3.6
小麦干热风灾害disasterofdry-hotwindforwheat
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它可使小麦失去水分平
衡,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下降,导致小麦显著减产。
3.7
小麦干热风类型typeofdry-hotwindforwheat
根据干热风气象要素组合对小麦的影响和危害的差异,对小麦干热风所作的分类。
3.8
干热风天气过程weatherprocessofdry-hotwindforwheat
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一次天气过程中出现1个或1个以上的干热风日。
3.9
小麦干旱灾害droughtdisasterofwheatDroughtdisasteronwheat
由于土壤干旱或大气干旱,小麦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难以补偿蒸腾的消耗,使植株体内水分
收支失衡,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乃至部分死亡,并最终导致减产和品质降低的现象。
3.10
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effectiveprecipitationduringthegrowingstage
小麦某一生育阶段内,自然降水实际补充为小麦根层土壤中的净水量,以毫米(mm)表示。
3.11
降水量Precipitation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
深度。
3.12
作物系数cropcoefficient
小麦在不同发育期中的需水量与可能蒸散量之比值(kC)。
3.13
小麦需水系数cropevapotranspirationcoefficient
小麦全生育期内蒸发蒸腾水量与收获的干物质量或产量之比。
3.14
2
DB37/T2525—2014
生育阶段的土壤有效底墒effectivesoilmoistureduringthegrowingstage
小麦某一生育阶段内麦田0cm~100cm土层中凋萎湿度以上的土壤含水量,单位为毫米(mm)。
3.15
生育阶段的需水量waterrequirementduringthegrowingstage
小麦获得高产时某一生育阶段的植株蒸腾、稞间蒸发以及构成植株体的水量之和,单位为毫米(mm)。
3.16
小麦需水临界期criticalperiodofwheatwaterrequirement
小麦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减产幅度最大的时期。
3.17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waterdeficitindex
外界水分不能满足作物需水量的部分占作物需水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3.18
生育阶段的自然供水量naturalwatersupplyduringthegrowingstage
小麦某一生育阶段内的土壤有效底墒水、有效降水量及地下水供给量之和,单位为毫米(mm)。
3.19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percentageofprecipitationanomaly
某时段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之差占常年同期气候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单位用百分
率(%)表示。
3.20
气候平均值climaticnormal
气象要素30年或30年以上的平均值。
注:本标准根据WMO有关规定取最近三个年代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平均值。如2001年~2010年期间,气候平均值取1971
年~2000年共30年的平均值。
3.21
气候适宜降水量climaticallyappropriateforexistingconditionsprecipitation(CAFEC
Precipitation)
保持与某地区已确定的水分利用相适应的水资源所需要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3.22
洪涝灾害flooddisaster
3
DB37/T2525—2014
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
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
和径流,排水不及,致使土地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
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
3.23
风雹灾害windandhaildisasters
强对流发展成积雨云后出现狂风、暴雨、冰雹、龙卷风、雷电等所造成的灾害,因有时难以区别界
定,统称为风雹灾害。沙尘暴所造成的灾害,也一并计入风雹灾害。
3.24
晚霜冻害latefrostdisaster
晚霜冻害是指在冬小麦拔节期内,出现气温低于0℃或叶面温度低于—4℃时,就可能遭受霜冻害,
但拔节后的日数不同,冬小麦的耐寒能力也不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9325-1999 分光光度计系列及其基本参数 1999-08-06
- HJ/T 10.3-199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1996-05-10
- DL/T 537-2002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 2002-04-27
- JB/T 8216.2-1999 DDZ-Ⅱ系列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调节器 1999-08-06
- MT/T 915-2002 工业型煤样品采取方法 2002-04-08
- JB/T 8203-1999 仪器仪表用旋钮尺寸 1999-08-06
- SJ/T 11265-2002 软磁铁氧体料粉 2002-05-23
- HJ/T 19-199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1997-11-18
- JB/T 10448-2005 钢铁构件固体渗铝工艺及质量检验 2005-05-18
- CB/T 4026-2005 J类法兰铸铁0.5MPa闸阀 200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