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461-2011 梨树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DB34/T 1461-2011 Pear anthracnose survey and monitoring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461-2011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7-07
实施日期
2011-08-0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砀山县植保站、安徽省植保总站、萧县植保站。
起草人:
岳兰菊、王学良、王梅英、张道环、李建东、夏风。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461—2011

梨树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RulesforinvestigationandforecasttechnologyofthePearanthracnose

文稿版次选择

2011-07-07发布2011-08-0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461—2011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归口于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砀山县植保站、安徽省植保总站、萧县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兰菊、王学良、王梅英、张道环、李建东、夏风。

I

DB34/T1461—2011

梨树炭疽病测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田间调查方法、测报资料的统计以及测报资料的收集和汇报等。

本标准适用于梨炭疽病的测报调查。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

分别指树龄在10年以下、10年~40年之间和40年以上的梨园。

2.2

病果率

调查炭疽病病果数占调查总果树的比例。

调查病果数

病果率=×100%

调查总果数

2.3

果实病情指数

简称病指,表示病害发生的总体水平指标。

[各级病果数×相应级值]

果实病情指数=∑×100%

调查总果数×最高级值

2.4

孢子密度

单位面积孢子的数量。

[调查视野的孢子数量]

孢子密度=∑×100%

一个视野的面积×视野个数

3田间调查方法

1

DB34/T1461—2011

3.1孢子捕捉调查

3.1.1孢子捕捉法

使用孢子捕捉仪按规定设置进行孢子捕捉。

3.1.2孢子量调查

从梨树落花后开始,至梨果采收时结束。在常发病园选有代表性感病株3~5棵,将孢子捕捉仪放

置于感病枝近处,每天早上取样,更换载玻片,带回室内在显微镜下观察18×18㎜盖载玻片范围内

梨炭疽病病菌孢子数量,计算孢子密度。记录镜检炭疽病孢子的始见期(月/日),每日镜检结果记录

下表,计算结果记入表1。

表1孢子捕捉系统调查记载表

单位:个/㎝2

孢子密度

孢子捕捉个数(个/视野)天气状况备注

日期信号株(个/㎝2)

视野1视野2视野3累计平均

一号

二号

三号

3.2病果率调查

3.2.1系统调查

进入5月份(幼果期),选择炭疽病病害常发园经常观察,见病果后即定园定点调查,至果实采

收止。

根据梨树品种、树龄等,选择当地有代表性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各一块,在靠近边缘和中间部

位各固定2株树,每旬逢3日、8日调查一次,每株树按东、西、南、北、中不同的方位各固定调查

20个果,记录发病果实各级病果数并及时摘除,计算病果率,将结果记入表2。

表2梨炭疽病果实发病调查记载表

果实发病情况

日期地点果园类型各级发病果数(个)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