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512-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3512-2019 DB37/T 3512-2019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perating Management Unit Risk Management and Safety Production Risk Control System Detai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512—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细则
Detailedrulesofthehierarchical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forproduction
safetyrisksinoperationalmanagementdepartmentofhydraulicengineering
2019-03-21发布2019-04-21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3512—2019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4.1成立组织机构...................................................................1
4.2明确责任.......................................................................1
4.3建立制度.......................................................................2
4.4全员参与.......................................................................2
4.5融合深化.......................................................................2
4.6运行考核.......................................................................2
5工作程序和内容.....................................................................2
5.1风险点确定.....................................................................2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2
5.1.2设备设施风险点划分.........................................................2
5.1.3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2
5.1.4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2
5.1.5风险点排查.................................................................3
5.2危险源辨识.....................................................................3
5.2.1辨识范围...................................................................3
5.2.2辨识方法...................................................................3
5.2.3辨识实施...................................................................3
5.3风险评价.......................................................................4
5.3.1风险评价方法...............................................................4
5.3.2风险评价与分级.............................................................4
5.3.3确定重大风险...............................................................4
5.3.4风险点级别确定.............................................................4
5.4风险控制措施...................................................................5
5.4.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5
5.4.2工程技术措施...............................................................5
5.4.3管理措施...................................................................5
5.4.4教育培训...................................................................5
5.4.5个体防护措施...............................................................5
5.4.6应急处置措施...............................................................5
I
DB37/T3512—2019
5.4.7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原则.......................................................5
5.4.8风险控制措施评审...........................................................6
5.5风险分级管控...................................................................6
5.5.1风险分级管控要求...........................................................6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
5.5.3建立安全风险告知制度.......................................................6
6文件管理...........................................................................6
7分级管控的效果.....................................................................7
8持续改进...........................................................................7
8.1评审...........................................................................7
8.2更新...........................................................................7
8.3沟通...........................................................................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点排查分析记录..........................................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15
附录F(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7
II
DB37/T3512—2019
前言
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水利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山东省胶东调水局、潍坊市峡山水库管
理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祖利、李永禄、王景美、刘雅芬、张立新、韩仲凯、韩学军、李福仲、牛景
涛、李勇、张钊、张维杰、周春蕾、王大勇、张立华、刘明、马成、曹倩、徐海波。
III
DB37/T3512—2019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按照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的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安全生产特点编制。
本标准旨在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主体责任,督促水利工程运行
管理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长效机制,规范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行为,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实现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自辨自控,有效管控
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IV
DB37/T3512—2019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
理、分级管控的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编制
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TheOperationalManagementDepartmentofHydraulicEngineering
依法维护水利工程安全,保障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执行工程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汛抗洪调度命令,
并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功能的工程运行管理单位。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泵站工程、
水闸工程、堤防工程、灌区工程、引调水工程等。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机构,
机构由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应明确机构职责、目标与任务,全面负责单位的安全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和保障等工作。
4.2明确责任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安全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和保障
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部门、班组和岗位人员
负责本部门、本班组和本岗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1
DB37/T3512—2019
4.3建立制度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登记台账、作业活动清单、设备
设施清单、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有关文件;明确风险管控信息通报、报送和台账管理等相关
要求;按有关规定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等保障制度。
4.4全员参与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当保证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覆盖各区域、
场所、岗位、各项作业和管理活动。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安全培训计划,按照单位、部门和班
组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
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形成培训记录。应当加强对风险分级管控情况的监督考核。
4.5融合深化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将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相结合,形
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单位各层级、各岗位日常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4.6运行考核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考核奖惩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目标考
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根据水利
工程运行管理特点,按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区域等功能独立的单元进行风险点划分。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宜将风险点划分为设备设施类、作业活动类、场所区域类和它们的组合。
5.1.2设备设施风险点划分
对设备设施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管理区域内的所有设备设施。水利工程
运行管理单位常见设备设施一般包括水工建筑物和水工机械两类。
水工建筑物: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河道整治建筑物、水力发电专
用建筑物、灌溉和供水专用建筑物、过坝专用建筑物及设施等。
水工机械:闸门(工作闸门、事故闸门、检修闸门)、启闭机、拦污栅、清污机、阀门、升船机、
起重机、减速机、单向专用门机、双向通用门机、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组附件、电气部分等。
5.1.3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
对作业活动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每一项独立完成
作业目标的操作及作业、具有独立功能的管理行为可划分一个风险点。如水库溢洪闸的启闭。
5.1.4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
2
DB37/T3512—2019
对场所区域风险点的划分,按区域宜划分:生产作业区,物质仓储区,生活、办公区等。
5.1.5风险点排查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应在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风险点排查应按不
同划分类别,确定各风险点名称、类型、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及后果、责任单位等基本信息,填写《设备
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1)、《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2、《场所区域清单》(参见附录A.3)
和《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A.4)。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a)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
b)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作业过程;
c)作业场所的材料工器具、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e)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相关的管理和其它管理活动;
f)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g)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等;
h)其它。
5.2.2辨识方法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和预
先危险分析法(PHA)三种常用的辨识方法:
a)对于水利工程设备设施和场所区域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辩识每个子系统或部件
中危险源;检查的项目是静态物,而非活动;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B;
b)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日常作业活动、工艺流程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辨识每
个作业步骤中危险源;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C;
c)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维修、运行的初期阶段,特别是在设计、施工的开始之前,宜采用预
先危险分析法(PHA)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源(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
后果进行宏观的、概略的风险分析;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D。
5.2.3辨识实施
5.2.3.1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人、物、环境和管理四种不安全因素,以及危害
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5.2.3.2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设备设施、场所区域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按功能或结构划分
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CPITCSC 138-2024 商务楼宇低碳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2024-05-31
- T/BSRS 117-2024 固定式γ辐射监测仪点源测试规范 2024-08-28
- T/CSES 154-2024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规范 固定化微生物菌剂 2024-08-05
- T/QGCML 3164-2024 表面处理污泥水热制备聚硫铁晶体 2024-02-23
- T/ZNZ 280.2-2024 杭白菊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第 2 部分:产地环境 2024-08-16
- T/ZJPAEE 2-2024 生活垃圾填埋场碳排放核算方法 2024-08-28
- T/CECA-G 0313-2024 基于人车家全生态的碳管理体系建设 通用要求 2024-10-28
- T/CASME 1685-2024 产品碳足迹评价规范 鞋用水性聚氨酯合成革 2024-10-10
- T/QGCML 2436-2023 氟美斯耐高温滤袋 2023-12-01
- T/DZJN 213-2023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再生企业清洁生产规范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