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17-2018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

DB37/T 3417-2018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417-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8-09-14
实施日期
2018-10-14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

A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417—2018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

Guideandstandardofcoalminedoublepreventionmechanism

2018-09-14发布2018-10-14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417—2018

目次

前言................................................................................IV

引言.................................................................................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4.1明确职责......................................................................2

4.2建立制度......................................................................2

5风险分级管控......................................................................2

5.1风险点........................................................................3

5.1.1风险点划分................................................................3

5.1.2风险点排查................................................................3

5.2风险辨识......................................................................3

5.2.1辨识组织..................................................................3

5.2.2风险类型..................................................................3

5.2.3辨识方法..................................................................3

5.3风险评估......................................................................3

5.3.1评估方法..................................................................4

5.3.3风险等级确定..............................................................4

5.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4

5.5管控责任......................................................................4

5.5.1分级管控..................................................................4

5.5.2分区域、分系统、分专业管控................................................4

5.6风险管控清单..................................................................5

5.7评估结果应用..................................................................5

5.7.1年度风险评估结果..........................................................5

5.7.2专项风险评估结果..........................................................5

5.7.3岗位风险评估结果..........................................................5

5.7.4临时施工风险评估结果......................................................5

6隐患排查治理......................................................................5

6.1隐患分级......................................................................5

6.1.1重大隐患..................................................................5

6.1.2一般隐患..................................................................5

6.2隐患类型......................................................................6

6.3排查组织......................................................................6

I

DB37/T3417—2018

6.4隐患治理......................................................................6

6.4.1治理措施..................................................................6

6.4.2分级管理..................................................................6

6.5隐患清单......................................................................6

7过程管控..........................................................................6

7.1管控要求......................................................................6

7.2综合管控......................................................................6

7.3专业管控......................................................................7

7.4动态管控......................................................................7

7.4.1区队(车间)..............................................................7

7.4.2班组......................................................................7

7.4.3岗位......................................................................7

7.5公示报告......................................................................7

7.5.1公示告知..................................................................7

7.5.2信息上报..................................................................7

8信息平台建设......................................................................8

8.1基本要求......................................................................8

8.2功能模块......................................................................8

8.2.1风险分级管控..............................................................8

8.2.2隐患排查治理..............................................................8

8.2.3统计分析及预警............................................................8

8.2.4系统接口..................................................................8

9培训..............................................................................8

10文件管理.........................................................................9

10.1资料建档.....................................................................9

10.2保存期限.....................................................................9

11持续改进.........................................................................9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点台账.....................................................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运输平巷排放瓦斯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综采工作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岗位风险辨识评估示例...........................................19

附录F(资料性附录)岗位风险告知卡(皮带机司机)...................................20

附录G(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法(SCL)............................................22

附录H(资料性附录)作业危害分析法(JHA)..........................................23

附录I(资料性附录)经验类比评估法.................................................24

附录J(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分析法.................................................25

附录K(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26

II

DB37/T3417—2018

附录L(资料性附录)重大风险管控方案...............................................28

附录M(资料性附录)安全风险管控清单...............................................31

附录N(资料性附录)重大隐患治理方案...............................................33

附录O(资料性附录)隐患清单.......................................................35

参考文献............................................................................37

III

DB37/T341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学起、李佃平、曹宝琳、李爽、胡能应、张传新、卓超群、李兆生、尹怀民、

赵志刚、贺超、杨勇、夏青、陈昌一。

IV

DB37/T3417—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的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

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成功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等相关要

求,结合山东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际编制。

本标准遵照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的基本要求,明确了开展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思路、方法,将有助于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从治标为主

向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转变,从事后调查处理向事前预防、源头治理转变,从单纯的隐患排查治理向双

重预防转变,从传统安全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山东省内煤矿(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职业健康,

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实现安全发展。

V

DB37/T3417—2018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素及要求,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治理、过程管控和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重点明确。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各煤矿(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注:改写DB37/T2882—2016,定义3.1。

3.2

风险点risksite

风险伴随的系统、区域、场所和部位,及在其特定条件下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注:改写DB37/T2882—2016,定义3.5。

3.3

危害因素hazardouselements

存在能量或有害物质,或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意外释放的管控措施失效或破坏的不安全

因素。

3.4

风险辨识评估riskidentificationassessment

识别风险点内的危害因素,评价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1

DB37/T3417—2018

3.5

风险预警riskearly-warning

根据风险管控效果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信息,监控危害因素的变动趋势,当其超过预设临界范围时

发出信息警示。

3.6

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等级、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

管控方式。

注:改写DB37/T2882—2016,定义3.9。

3.7

风险管控措施riskmanagementmeasures

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采取的相应消除、隔离、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注:改写DB37/T2882—2016,定义3.10。

3.8

隐患hiddendanger

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职业健康损害和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

大的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9

隐患排查screeningforhiddendanger

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隐患进行检查、监测、分析的过程。

4基本要求

4.1明确职责

煤矿(企业)是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成立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领导小组,设置

专职或兼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并明确:

——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各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双重预防工作;

——分管安全负责人组织日常监督检查,负责双重预防工作的跟踪考核;

——各科室(部门)、区队(车间)、班组、岗位人员的双重预防工作职责。

4.2建立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至少应包括以下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教育培训制度;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管理制度。

5风险分级管控

2

DB37/T3417—2018

5.1风险点

5.1.1风险点划分

煤矿(企业)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生产经营场所(单位),生产系统、重点岗位

(作业地点)、关键设备等划分风险点,应涵盖临时性特殊的作业活动。

示例1:供电系统: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供电设备。

示例2:临时性特殊作业活动有:瓦斯排放、火区启封、探放水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

5.1.2风险点排查

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排查风险点,形成风险点台账(参见附录A)。

风险点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类型、管控单位、排查日期、解除日期等信息。风险点

台账应根据现场实际及时更新。

5.2风险辨识

5.2.1辨识组织

5.2.1.1每年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部门)、区队(车间)进行

全面、系统的风险辨识,形成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文件(参见附录B)。

5.2.1.2以下情况,应开展专项辨识,形成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文件(参见附录C、附录D):

——煤矿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投入生产使用前;

——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和投入生产前;

——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等发生重大变化前;

——灾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

——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突出矿井过构造带及石门揭煤等高危作业实施前;

——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试验或推广应用前;

——连续停工停产一个月以上的煤矿复工复产前;

——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出现重大隐患或本省行业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

5.2.1.3煤矿(企业)对各岗位的风险进行全面辨识(参见附录E),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参见附录

F)。

5.2.1.4临时施工作业前应开展风险辨识。

5.2.2风险类型

风险一般按照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类型划分为:水灾、火灾、瓦斯(爆炸、中毒、窒息、燃烧、

突出)、煤尘爆炸、冲击地压、冒顶(片帮)、放炮、机电(触电、机械伤害)、运输、物体打击、起

重伤害、淹溺、灼烫、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职业病危害(粉尘、噪声、辐射、热害

等)及其它。

5.2.3辨识方法

安全风险的辨识方法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SCL)(参见附录G);

——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参见附录H);

——事故树分析法。

5.3风险评估

3

DB37/T3417—2018

5.3.1评估方法

可采用但不限于:

——经验类比法,根据关联的危害因素对应隐患的等级,逐项评估风险等级,以最高风险等级确定

为该风险的等级。风险动态管控时,风险等级依照隐患等级和数量类比确定(参见附录I);

——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J);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参见附录K)。

5.3.2风险等级划分

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

色标示。

风险点的等级按风险点内风险的最高级别确定。

5.3.3风险等级确定

风险等级按照评估方法(5.3.1)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确定为重大风险:

——主副提升系统断绳、坠罐风险;

——主供电系统可能导致停电的风险;

——主通风机可能导致停风的风险;

——水文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的主排水系统可能导致淹井的风险;

——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或顶板极难管理的区域进行采掘生产活动的;

——在受水害威胁严重区域进行采掘生产活动的;

——通风系统复杂,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不可靠及造成不合理通风状况的;

——在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区域进行采掘生产活动的;

——在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采煤工作面放炮作业的;

——在容易自燃煤层、自燃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工艺生产的。

5.4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辨识确定的风险,应考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和现场应急处置等方面,按照

安全、可行、可靠的要求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重大风险应编制风险管控方案。管控方案应当包括:风险描述、管控措施、经费和物资、负责管控

单位和管控责任人、管控时限、应急处置等内容(参见附录L)。

5.5管控责任

5.5.1分级管控

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逐一分解落实管控责任。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

管控:

——重大风险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管控;

——较大风险由分管负责人和科室(部门)管控;

——一般风险由区队(车间)负责人管控;

——低风险由班组长和岗位人员管控。

5.5.2分区域、分系统、分专业管控

对风险进行分区域、分系统、分专业管控,如下所示:

4

DB37/T3417—2018

——区域管控:矿井各生产(服务)区域(场所)的风险由该区域风险点的责任单位管控;

——系统管控:矿井各系统的风险由该系统分管负责人和分管科室(部门)管控;

——专业管控:矿井各专业风险由该专业分管负责人和专业科室(部门)管控。

5.6风险管控清单

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后,应建立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列出重大安全风险清单。专项和岗位风险评估后,

要完善更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点、风险类型、风险描述、风险等级、危害因素、管控措施、

管控单位和责任人、最高管控层级和责任人、评估日期、解除日期、信息来源(参见附录M)。

5.7评估结果应用

5.7.1年度风险评估结果

应用于:

——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

——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5.7.2专项风险评估结果

应用于:

——指导生产工艺选择、生产系统布置、设备选型、劳动组织确定;

——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5.7.3岗位风险评估结果

应用于:

——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用于作业人员对照风险清单管控风险,防止隐患产生,照单排查治理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用于各层级管理人员对现场检查和监测,保持现场风险处于可接受状态。

5.7.4临时施工风险评估结果

用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6隐患排查治理

6.1隐患分级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6.1.1重大隐患

重大隐患判定依据国家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确定。

6.1.2一般隐患

一般隐患按照危害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等划分为A、B、C三级。

5

DB37/T3417—2018

A级: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经济损失,治理工程量大,需由煤矿(企业)或上级企业、部门

协调、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治理的隐患。

B级: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较大经济损失,治理工程量较大,需由煤矿(企业)分管负责人组织

治理的隐患。

C级:治理难度和工程量较小,由煤矿(企业)基层区队(车间)主要负责人组织治理的隐患。

6.2隐患类型

隐患类型比照风险类型(见5.2.2)划分。

6.3排查组织

煤矿(企业)应根据组织机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煤矿(企业)级、科室(部门)

级、区队(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

6.4隐患治理

6.4.1治理措施

隐患治理应制定或落实治理措施,在治理过程中对伴随的风险进行管控,存在较大及以上风险的,

应有专人现场指挥和监督,并设置警示标识。

重大隐患和A级隐患,必须编制隐患治理方案(参见附录N),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治理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

——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治理的时限;

——治理过程中的风险管控措施(含应急处置)。

6.4.2分级管理

隐患应根据煤矿(企业)管理层级,实行分级治理、分级督办、分级验收。验收合格的予以销号,

实现闭环管理。未按规定完成治理的隐患,应提高督办层级。

重大隐患治理,由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

6.5隐患清单

对隐患排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建立隐患清单。

隐患清单内容主要包括:风险点、隐患类型、隐患描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

治理期限、排查日期、销号日期、信息来源等(参见附录O)。

7过程管控

7.1管控要求

煤矿(企业)应以风险点为基本单元,对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开展安全风险管控效果检查分析和隐

患排查。

7.2综合管控

6

DB37/T3417—2018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综合安全检查活动:

——检查矿井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隐患排查;

——分析安全风险管控效果和隐患产生原因,调整完善风险管控措施;

——补充新增风险及其管控措施;

——通报隐患治理情况,补充完善隐患清单,明确隐患分级治理责任。

7.3专业管控

煤矿(企业)各专业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活动:

——检查分析各专业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隐患排查;

——补充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和隐患清单。

7.4动态管控

7.4.1区队(车间)

区队(车间)每天开展安全检查:

——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治理隐患;

——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按程序处置;

——对新增风险采取临时风险管控措施,并及时上报。

7.4.2班组

班组长每班组织对作业环境和重点工序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排查治理隐患;

——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及时上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按程序处置;

——对新增风险采取临时风险管控措施,并及时上报。

7.4.3岗位

作业人员对岗位作业条件进行安全检查:

——依照岗位风险落实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

——检查结果及时汇报,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

——发现新增风险及时汇报。

7.5公示报告

7.5.1公示告知

重大安全风险、重大隐患应公示告知:

——入井口醒目位置公示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

——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区域公示告知重大安全风险;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风险点、风险描述、主要管控措施、管控责任人等;

——重大隐患公示风险点、隐患描述、主要治理措施、责任人、治理时限等。

7.5.2信息上报

煤矿(企业)每季度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和安全监察职责的部门报告重大风险和重大隐

患。

7

DB37/T3417—2018

重大风险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风险点的基本情况,风险类型、风险描述、风险管控措施、风险

分级管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重大隐患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隐患的现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整改难易程度分析、治理方

案、治理责任。

8信息平台建设

8.1基本要求

煤矿(企业)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具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及风险预警等主要功能,实现风险与隐患数据应用的无缝链接;保障数据安全,

具有权限分级功能。宜使用移动终端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8.2功能模块

8.2.1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模块应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分析和上报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应具

备以下功能:

——风险点的管理(增加、删除、编辑、查询等功能);

——年度、专项、岗位、临时施工风险辨识评估的管理(辨识数据的录入、辅助辨识评估、辅助生

成文件、审核、结果上传等)。

8.2.2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实现对隐患的记录统计、过程跟踪、逾期报警、信息上报的信息化管理。应具备

以下功能:

——隐患信息录入及与风险的关联;

——隐患整改、复查、销号等过程跟踪,实现闭环管理,对于整改超期、或整改未达要求的,进行

预警;

——实现重大隐患上报、跟踪督办。

8.2.3统计分析及预警

模块应具备以下功能:

——实现安全风险和隐患的多维度统计分析,自动生成报表;

——实现安全风险等级变化和隐患数据变化的预警功能;

——与风险点关联,实现安全风险动态管理的直观展现。

宜与安全生产相关系统集成。

8.2.4系统接口

系统接口应具备以下功能:

——应具备短信或微信提醒接口,实现预警信息的及时推送;

——应具备对外提供数据接口,实现风险、隐患等数据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宜具备与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等系统的接口,抓取实时监控数据。

9培训

8

DB37/T3417—2018

每年对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至少组织一次风险管理、辨识评估、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培训。

开展职工全员安全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双重预防的基本知识、年度和专项辨识评估结果、与本

岗位相关的风险管控措施。

10文件管理

10.1资料建档

煤矿(企业)应完整保存机制运行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风险点台帐、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年度和专项评估文件等;

——旬、月检查记录;

——隐患台帐、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等;

——隐患治理、验收、销号记录。

10.2保存期限

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资料保存期限:年度和专项评估报告至少保存2年,重大风险和重大

隐患销号后保存2年,其他风险和隐患销号后保存1年。

11持续改进

煤矿(企业)应每年至少对本单位机制运行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当以下情况变化对机制运行产生

影响时,应及时更新:

——相应法律法规标准变化时;

——煤矿(企业)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时;

——其他需要更新的情况。

9

DB37/T3417—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