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385.1-2015 光纤预制棒 第1部分:总规范

GB/T 32385.1-2015 Optical fibre perform—Part 1:Generic specifica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385.1-201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12-31
实施日期
2016-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
适用范围
GB/T 32385的本部分规定了光纤预制棒的分类、一般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本部分适用于通信用石英玻璃光纤预制棒。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梁乐天、张颖、王瑞春、李婧、陈伟、卢卫民、马建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180.10

M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385.1-2015

光纤预制棒

第1部分:总规范

Opticalfibreperform-Part1:Genericspecification

2015-12-31发布2016-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蔑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2385.1-2015

GB/T32385《光纤预制棒》分为以下部分z

一一第1部分:总规范;

一一-第2部分:Al类产品规范;

一一第3部分:A2类产品规范;

第4部分:Bl类产品规范;

第5部分:B2类产品规范;

一一第6部分:B4类产品规范;

一一第7部分:B5类产品规范;

第8部分:B6类产品规范;

第9部分:C类产品规范;

本部分为GB/T3238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梁乐天、张颖、王瑞春、李娟、陈伟、卢卫民、马建强。

I

GB/T32385.1一2015

光纤预制棒第1部分:总规范

1范围

GB/T32385的本部分规定了光纤预制棒的分类、一般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

和储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通信用石英玻璃光纤预制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z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9771.1通信用单模光纤第1部分z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2通信用单模光纤第2部分z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3通信用单模光纤第3部分z被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4通信用单模光纤第4部分E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5通信用单模光纤第5部分z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9771.6通信用单模光纤第6部分z宽波长段光传输用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性

GB/T12357.1通信用多模光纤第1部分:Al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12357.2通信用多模光纤第2部分:A2类多模光纤特性

GB/T15972.2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z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

几何参数

GB/T15972.40-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z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衰减

GB/T15972.41-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1部分z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带宽

GB/T15972.42-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t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波长色散

GB/T15972.43-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3部分z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数值孔径

GB/T15972.44-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E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截止波长

GB/T15972.45-2008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分z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

程序模场直径

YD/T1954接人网用弯曲损耗不敏感单模光纤特性

1

GB/T32385.1-2015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泡bubble

光纤预制棒内部残留气体形成的泡。

3.2

气泡串clusterofbubbles

光纤预制棒内由微小气泡(小于标准中气泡的下限尺寸〉密集而成的气泡群。

3.3

包裹物inclusion

肉眼可见的包裹在光纤预制棒内的异物。

3.4

划攘scratch

光纤预制棒表面划伤的痕迹。

3.5

杂点foreignsubstance

肉眼可见的附着在光纤预制棒表面的异物。

3.6

可用长度usablelength(L)

可用于光纤拉丝的光纤预制棒的有效长度。

注2可用长度根据光纤预制棒的端头形状不同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而定。

3.7

弯曲度bow(Z)

光纤预制棒在长度方向的平直程度。

3.8

实,也预制棒solidpreform

芯棒和包层之间无物理界面,仅有外表面的预制棒。

3.9

组装预制棒RICpreform

将芯棒和作为外包层的套管组装到一起可拉丝的预制棒。

4分类

4.1A类一一多模光纤预制棒

按折射率分布指数(g),A类预制棒分为Al(包括Ala、Alb、Ald等)、A2C包括A2a、A2b、A2c等)

两类,其特征见表1.

2

GB/T32385.1-2015

表1A类光纤预制棒的特性

类型对应光纤类型折射率分布类型材料

最大理论数值孔径g值范围

0.20土0.02或

Ala.I

0.23士0.02

AlaAla

Ala.20.20土0.015

玻璃芯层/

AlAla.30.20士0.015渐变型1<g<3

玻璃包层

Alb0.275士0.015Alb

0.26士0.03或

AldAld

0.29土0.03

0.23土0.03或

A2aA2a

0.26土0.03

0.23土0.03或

玻璃芯层/

A2A2bA2b3骂王g<oo

准突变型

0.26土0.03

玻璃包层

0.23土0.03或

A2cA2c

0.26土0.03

4.2B类一一单模光纤预制棒

按对应光纤零色散波长和工作波长,B类预制棒分为Bl(包括Bl.1、Bl.2、Bl.3等)、B2、B4、町、B6

五类,其特征见表2.

按预制棒的生产工艺,B类预制棒分为实心棒和组装棒两类。两类预制棒的表面质量及内部缺陷

要求见表3。

表2B类光纤预制棒的特性

对应光纤的

对应光纤的

类型对应光纤类型

标称零色散波长标称工作波长材料

nmnm

Bl.113101310和1550

非色散位移

Bl.213101550

截止波长位移

Bl

1310(扩展至

Bl.31310

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

1360~1530)

玻璃芯层/

B215501550

色散位移

玻璃包层

B4•1530~156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