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404-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GB/T 32404-2015 General technological framework for logistic information service in mobile network based on M2M technolog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起草人:
- 赵军辉、刘越、彭巍、胡昌玮、杨贝斯、齐飞、马书惠、黄海昆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3.030
M21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淮
GB/T32404—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
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Generaltechnologicalframeworkforlogisticinformationservicein
mobilenetworkbasedonM2Mtechnolog
2015-12-31发布2016-03-01实施
幅畿勰畫曹1警彎畫发布
GB/T32404—2015
目次
前言in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2
4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2
4.1概念2
4.2服务范围3
4.3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需求4
5应用架构5
5.1总休框架5
5.2接口要求6
5.3物流M2M平台模块描述7
5.4通信模块要求7
6系统T.作流程7
6.1物流M2M终端/网关发起的工作流程7
6.2物流M2M应用发起的工作流程8
7安全要求9
7.1网络安全9
7.2系统安全9
7.3信息安全9
8业务质量要求10
附录A(料性附录)物流的分类11
附录B(料性附录)典型应用场景13
B.1货品标识采集13
B.2货车运输跟踪13
B.3仓储视频监控13
GB/T32404—2015
U—1—
刖s
本标准是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拟分为: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平台技术要求;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通信模块技术要求;
——移动通信网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协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军辉、刘越、彭巍、胡昌玮、杨贝斯、齐飞、马书惠、黄海昆。
m
GB/T32404—2015
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
信息服务总体技术框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M2M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的总体技术框架,对服务于物流行业的
M2M系统的总体架构、各模块功能、系统T作流程、通信模块、安全体系等进行规范,为基于M2M技术
的物流信息服务的工作提供标准支撑。
本标准适用于面向物流信息服务的M2M业务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54—2006物流术语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18354—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M2Mmachinetomachine/man
机器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
3.1.2
M2M平台M2Mplatform
M2M业务管理平台
3.1.3
M2M应用平台M2Mapplicationplatform
提供M2M业务的应用平台。
3.1.4
物流logistics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
T、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1.5
物流M2M感知节点logisticsM2Msensinnode
进行环境感知和数据采集的传感器等终端,它们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电源等源有限,只能进
行短距离的通信。
3.1.6
物流M2M末梢网络logisticsM2Msensinnetwork
多个物流M2M感知节点组成的网络称为物流M2M末梢网络。
GB/T32404—2015
3.1.7
物流信息logistics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GB/T18354—2006,定义2.23]
3.1.8
运输transporatation
用设备和T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3.1.9
储存storage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3.1.10
装卸loadandunload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3.1.11
包装packagin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
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
活动。
3.1.12
酉己送delivery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
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1.13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
简单作业的总称。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LT流程选择条件(alternative)
BSS业务支撑系统(businesssupportsystem)
M2M机器到机器/人(machinetomachine/man)
OSS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supportsystem)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SIM用户识别模组(subscriberidentitymodule)
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
4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
4.1概念
移动通信网物流信息服务是指根据物流应用的信息化需求,利用移动通信网的网络覆盖、基础业务
能力和运营支撑能力的优势,为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在内的各项物流应用提供综合信息化
服务。
2
GB/T32404—2015
4.2服务范围
4.2.1物流关键业务
物流的关键业务主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流通加T,具体描述如下:
a)运输
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运输系统是由包括车站、码头、机场的运输节点、运输途
径、交通机关等在内的硬件要素以及交通控制和营运等软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并通过这个有机整体
发挥综合效应。具体来看,物流业务中的运输主要是指长距离两地点的商品和服务流动。
b)储存
保护、管理和贮藏物品。储存的主要设施是仓库,在基于物品出入库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在库管理。
具体来说,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对出入库货物的联机登录、存储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
配、损毁登记、状态报告等实现自动处理,并向系统提交图形化的仓储状态显示图。
c)装卸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的方式装入或卸下。装卸主要包括物品的放入、卸出、分拣、备货等
作业行为,一般发生在运输、储存前后的货品収放活动中。装卸的主要手段是集装箱货盘。
d)包装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
总体名称。也指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
活动。
e)配送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
地点的物流活动。相对于运输,配送主要是指短距离少量货品的输送。
D流通加工
在流通阶段为储存而进行的加T或者同一机能形态转换而进行的加工,具体包括切割、细分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146.7-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7部分: 智能化系统集成 2002-01-30
- DB11/ 146.13-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13部分: 安全保密技术要求 2002-01-30
- DB11/T 148-2002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 2002-01-30
- DB11/T 146.9-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9部分: 环境 2002-01-30
- DB11/T 146.6-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6部分: 通用布缆系统 2002-01-30
- DB11/ 147-2002 地下设施检查井双层井盖 2002-01-30
- DB11/T 146.12-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12部分: 关键产品质量检测 2002-01-30
- DB11/T 146.5-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5部分: 安全防范系统 2002-01-30
- DB11/ 146.8-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8部分: 电源与接地 2002-01-30
- DB11/T 146.11-2002 建筑及住宅小区智能化工程检测验收规范 第11部分: 电子设备机房系统 200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