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07-2014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DB51/T 1807-2014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 tending of cypress forest in the central Sichuan hil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起草人:
- 周立江、陈家德、王峰、杨雪、李仁洪、高天雷、杨洪国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807—2014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2014-07-25发布2014-09-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807—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主要林分类型与森林抚育对象........................................................3
6抚育间伐技术......................................................................4
7林分改造技术......................................................................6
8林地管理与保护措施................................................................7
9施工作业要求......................................................................8
10效益监测与档案管理...............................................................9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主要林分类型特征表................................1
附录B(规范性附录)柏木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合理经营密度表..............................1
I
DB51/T1807—2014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立江、陈家德、王峰、杨雪、李仁洪、高天雷、杨洪国。
II
DB51/T1807—2014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funebris)林森林抚育的范围、对象、方法、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以及过程中的林地管理、保护措施、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要求。所指的川中丘陵区包括四川
盆地及盆周边缘海拔1000m以下的丘陵、低山地貌区域。
本标准适用于以柏木为建群种或优势种形成的林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781-2009森林抚育规程
GB/T18337.3-2010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164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90-2007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DB51/T705-2007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51/T706-2007四川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51/T214-2009四川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标准。
3.1
森林抚育foresttending
幼林郁闭到进入成熟封育(用材林)或防护更新(防护林)前,针对经营对象、围绕培育目标所采
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3.2
抚育间伐tendingfelling
根据森林培育目标、林分发育特征及林分生境状况,通过采取适当伐除部分林木与修枝,调整树种
组成、林分结构和密度,改善林分环境,促进森林培育目标实现的营林措施。
3.3
1
DB51/T1807—2014
林分改造standgǎizào
针对低效林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森林培育目标,通过采取结构调整、补植补播及综合改造等活动,
改善林分结构,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效益水平的营林措施。
3.4
林分类型standtype
为实现森林经营目标,根据组成、结构、发育阶段等林分特征要素而确定的林分的一个类别。
3.5
优势种与建群种dominantspeciesandconstructivespecies;edificato
对林分结构、外貌、生长及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树种称为优势种。林分在不同层次可
以有各自的优势种,主林层中的优势种称为林分的建群种。
3.6
防护成熟林Sheltermaturationforest
以防护功能为经营目标培育的森林,其龄组划分考虑在其森林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且生态功
能发挥最优的条件下划分的龄组。防护成熟从森林整体结构发育完善的层面考虑通常应较迟,而持续时
间较长。
4总则
4.1目的
通过对柏木林实施森林抚育,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分生长环境,增强森林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充分发挥林分的生态功能和林地的生长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和价值。
4.2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认识柏木的生长环境和树种生态特性,针对柏木主要生长于中性、钙质紫
色土地带、土层浅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高、立地条件差等自然环境,在维护森林生态稳定的前提下
开展森林抚育。
——持续经营原则。柏木林分抚育需立足长远,应以育林为主、中间利用为辅,以培育珍贵优质、
效益兼顾的林分为经营目标而有序地开展林分抚育。
——去劣留优原则。柏木林分抚育应去劣留优、伐弱育强、间密补稀,通过森林抚育,达到种群结
构合理、空间层次完善、林分环境健康、林木生长优良的效果。
——适时适度原则。根据柏木林分特征和指标,确定合理的抚育方法,安排恰当的抚育时间,控制
适宜的抚育强度,确保实现森林抚育的目标。
4.3基本要求
——按照调查设计、审批定界、现场指导、组织施工、监督验收的流程开展森林抚育,忌盲目进场,
随意作业(执行GB/T15781-2009、GB/T26424-2010、DB51/T214-2009的相关规定)。
——严格施工作业管理,确保抚育质量,禁止借森林抚育攫材的行为。
——加强林地管理,保护林下植被,及时清除处理森林抚育剩余物及有害生物,控制施工作业过程
中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2
DB51/T1807—2014
5主要林分类型与森林抚育对象
5.1主要林分类型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林分类型根据种群组成结构划分主要类型见表1。
表1柏木林林分主要类型表
结构型类型组类型立地评价
灌木柏木林中等或良好
柏木纯林
纯林草本柏木林较差或差
柏木疏林柏木疏林差
针叶混交林松、柏混交林中等
桤、柏混交林中等或良好
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栎、柏混交林差或中等
樟、楠、柏混交林优良或良好
5.2龄级与龄组划分
柏木龄级期限为20年。
龄组分别起源划分见表2。
表2柏木林龄组划分表单位:年
龄组划分
起源
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或防护成熟林
天然≤4041~6061~8081~120≥121
人工≤2021~4041~6061~80≥81
5.3森林抚育对象
5.3.1林分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柏木林宜进行森林抚育:
——林分郁闭度≥0.8以上的柏木纯林;
——林分郁闭度≥0.8以上或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3266-2025 微态激发节能涂层技术规范 2025-03-19
- DB51/T 3264-2025 眼晶状体辐射量的测定 X和γ辐射 2025-03-19
- DB14/T 3329-2025 公路黄土隧道土建结构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 2025-04-11
- DB14/T 3331-2025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指南 2025-04-11
- DB51/T 3263-2025 酒糟生物炭基有机肥生产技术规程 2025-03-19
- DB14/T 3328-2025 低碳合金钢公路护栏应用技术规范 2025-04-11
- DB51/T 3265-2025 核技术利用废放射源、放射性废物收贮准则 2025-03-19
- DB14/T 3327-2025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2025-04-11
- DB14/T 3326-2025 高速公路运行监测智慧化技术规范 2025-04-11
- DB14/T 3330-2025 散装物料道路运输防抛洒技术要求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