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089-2014 家养梅花鹿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DB22/T 2089-2014 Domesticated Sika Deer Breeding Techniques Manual Operation Procedur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6月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089—2014
家养梅花鹿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Operatingrulesofbreedingtechnologyindomesticsikadeer(CervusNippon)
2014-06-30发布2014-08-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089—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中韩动物
科学研究院、长春市双阳区博文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长春市虹桥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省尊鹿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鞠贵春、魏海军、张辉、张爱武、王全凯、王光辉、桂宝玉、闫保华、刘晓新。
I
DB22/T2089—2014
家养梅花鹿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养梅花鹿种鹿的种鹿评定、配种期饲养管理、繁育技术要求、标识与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家养梅花鹿的良种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935-2010中国梅花鹿种鹿
NY/T1179茸鹿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22/T1048梅花鹿种质公鹿
DB22/T1049梅花鹿种质母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成年公鹿adultstag
生后三周年以上的公鹿。
3.2
成年母鹿adultdoe
生后二周年以上的母鹿。
3.3
精子活力spermmotility
精液中呈前进运动精子所占的百分率。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3.4
受胎率conceptionrate
受配母鹿数占参配母鹿数的百分比。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3.5
1
DB22/T2089—2014
繁殖成活率survivalrateofreproduction
仔鹿哺乳到8月份离乳分群时存活的仔鹿数占上年适配母鹿数的百分比。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有效数字。
3.6
试情法heatdetectionusingteaserstag
选择一只性欲旺盛的试情公鹿,放入母鹿群中进行试情,为防止造成本交,试情公鹿要带试情布,
当确认某只母鹿已发情后(即母鹿接受公鹿爬跨),与选择的种公鹿交配或采用人工授精。
4种鹿评定
4.1种公鹿
4.1.1外貌特征、产茸性能
应符合DB22/T1048的规定。
4.1.2繁殖性能
初配年龄16月龄,种公鹿配种年龄40月龄,种用年限为4年~6年。性机能旺盛,无恶癖,配种
能力强,精液品质好,精子活力强,鲜精活力≥0.7,原精密度10亿/mL以上,冻精活力≥0.4。与配母
鹿受胎率高,后代表现好。
4.1.3种公鹿等级评定标准
应符合GB/T6935-2010特级或一级的规定。
4.2种母鹿
4.2.1外貌特征
应符合DB22/T1049的规定。
4.2.2繁殖性能
初配年龄16月龄,种母鹿配种年龄28月龄,种用年限为8年~10年。母性强,泌乳率高,发情表
现明显。受胎率应达到90%以上,繁殖成活率应达到80%以上。仔鹿生长发育良好。
4.2.3种母鹿等级评定标准
应符合GB/T6935-2010特级或一级的要求。
5配种期饲养管理
5.1时间
9月中旬~11月上旬为发情配种期。
5.2圈舍与组群
2
DB22/T2089—2014
种用公鹿和非种用公鹿应分别饲养和管理。配种期种公鹿应单圈饲养。母鹿配种前应对育种核心群、
生产群进行调整,根据选种标准进行组群。并用10%~20%的石灰乳或百毒杀进行圈舍消毒。
5.3饲料
配合日粮时,要求精粗饲料比例适宜(见附录A.1,A.2),能量充足,蛋白质丰富,营养全价。粗
饲料应选择适口性强,含糖、维生素、微量元素较多的青贮饲料或优质的干粗饲料,并选择添加瓜类、
胡萝卜、萝卜、葱和甜菜等青绿多汁饲料;精饲料要由黄豆或豆粕、玉米(大麦、高粱)和麦麸等配合
而成。
5.4饮水
配种期水槽应设盖,以便控制饮水,防止公鹿交配后马上饮水。饮水应符合NY5027的要求。
5.5饲喂
配种前期应对配种公鹿进行限制性饲养,保持中上等膘情。配种结束后,配种公鹿要单独组群,调
整日粮结构,增加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的比例,尽早恢复膘情。
5.6检精
对配种公鹿要进行精液品质检查,鲜精活力应在0.7以上,原精密度应在10亿/mL以上。
5.7管理
配种期设专人昼夜值班,掌握配种情况和进程,发现种公鹿性欲低下,没有配种能力的,有恶癖或
其他异常而影响配种的,应及时调整更换种公鹿,并做好记录。
6繁育技术要求
梅花鹿的良种繁育技术包括:梅花鹿的选配、发情鉴定、配种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等。
6.1选配
按照品质选配、亲缘选配、年龄选配、等级选配的原则进行。
6.2发情鉴定
采用外部观察法或试情法进行母鹿发情鉴定,确定适宜配种或输精时间,防止漏配。
6.3配种方法
6.3.1单公群母配种
将母鹿分成20头左右的小群,放入1头种公鹿,一配到底。
6.3.2试情配种
在20头左右的母鹿圈内,先放入1头试情公鹿。观察到母鹿发情时及时配种或输精。
6.3.3人工授精
6.3.3.1采精
3
DB22/T2089—2014
采用电刺激方法采精(见附录B.1)。
6.3.3.2精液品质检查
精液检查(见附录C.1)。精液分级标准见表1.
表1梅花鹿种鹿精液分级标准
采精量密度精子活力
ml亿/ml
一级≥1.5≥10.0≥0.9
二级≥1.0≥8.0≥0.8
三级≥0.5≥5.0≥0.7
6.3.3.3精液稀释
梅花鹿鲜精液稀释液配方(见附录D.1),梅花鹿冷冻精液稀释液配方(见附录D.2)及稀释倍数(见
附录D.3)。
6.3.3.4分装与冷冻保存
分装与冷冻保存(见附录E.1)。
6.3.3.5输精技术
采用阴道开膣器法或腹腔镜法。选择适宜的梅花母鹿,应用同期发情技术,在发情10h~12h输精
(输到子宫体中,有效活精子数≥5000万,精子活力≥0.3)。
7标识与记录
7.1标识
每只鹿应有个体标记号码,分为刻耳号或戴耳标两种方式。
7.2记录
要清楚、完整。有条件的鹿场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具体要求见附录F。
a)鹿只动态记录(见附录F.1)。
b)采食量记录(见附录F.2)。
c)收茸记录(见附录F.3)。
d)配种记录(见附录F.4)。
e)产仔记录(见附录F.5)。
f)系谱记录(见附录F.6)。
g)种鹿卡片(见附录F.7)。
4
DB22/T2089—2014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梅花鹿配种期饲料配方
A.1梅花鹿种公鹿配种期饲料配方
梅花鹿种公鹿配种期饲料配方见表A.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J/T 11665-2016 电子信息行业人工照明设计规范 2016-10-22
- SJ/T 11643-2016 立体数码摄像设备通用规范 2016-10-22
- SJ/T 11660-2016 印制板钻孔用垫板 2016-10-22
- SJ/T 11662-2016 建筑能耗监测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2016-10-22
- SJ/T 11646-2016 裸眼立体电视图像质量测试方法 2016-10-22
- SJ/T 11661-2016 机场围界传感器网络防入侵系统技术要求 2016-10-22
- CY/T 145.5-2016 数字出版内容卫星传输规范 第5部分:信息回传 2016-07-31
- SJ/T 11664-2016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人机界面设计规范 2016-10-22
- SJ/T 11645-2016 裸眼立体电视通用技术要求 2016-10-22
- SJ/T 11663-2016 应急用车载计算机通用规范 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