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66-2023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DB6101/T 3166-2023 Guidelines for Operating and Managing Emergency Evacuation Sites in Communities (Villag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安市地震局、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德文(陕西) 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华睿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西安有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秦梦丽、程方明、翟越、代建波、赵江平、张云、李洪彦、王瑛、王向妮、周润婕、杨轶辉、贾明、贾尧、马玉姣、王晓聪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A90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66—2023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2023-10-10发布2023-11-12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01/T3166—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日常管理.............................................................................2
管理制度.........................................................................2
设施设备维护.....................................................................2
物资储备.........................................................................2
6预案管理.............................................................................2
预案制定.........................................................................2
宣传教育.........................................................................2
预案演练.........................................................................2
7场所启用.............................................................................2
启用条件.........................................................................3
民众入场.........................................................................3
8安置运行.............................................................................3
人员登记.........................................................................3
信息收集、报送、发布.............................................................3
志愿者招募.......................................................................3
保障.............................................................................3
配套服务.........................................................................4
9运行结束.............................................................................5
结束条件.........................................................................5
结束通告.........................................................................5
安全性转移.......................................................................5
善后管理.........................................................................5
附录A(资料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施设备转换登记表.........................6
附录B(资料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避难(险)人员登记表及卡片.................7
附录C(资料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志愿者招募登记表..........................17
附录D(资料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物资台账..............................18
I
DB6101/T316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
员会、西安市地震局、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德文(陕西)科
技有限公司、陕西华睿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西安有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梦丽、程方明、翟越、代建波、赵江平、张云、李洪彦、王瑛、王向妮、周
润婕、杨轶辉、贾明、贾尧、马玉姣、王晓聪。
本文件由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C座508-2
电话:029-89560978
邮编:710075
II
DB6101/T3166—2023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总则、日常管理、预案管理、场所启用、安置运行
和运行结束的相关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374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
DB6101/T3133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避难场所管理部门
对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管护和使用负有组织管理、协调协同、监督指导和行政执法等职能的政府
部门。
避难场所管理单位
负有组织实施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管护使用等相关管理业务工作的单位或组织。
避难场所运维单位
受避难场所管理部门或单位委托,具体承担避难场所平急管护使用、设施设备及物资维护更新等相
关业务工作的单位或组织。
4总则
提供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保障,包括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维护、物资储备。
提供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包括预案制定、宣传教育、预案演练。
提供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行保障,包括场所启用、安置运行和运行结束。
1
DB6101/T3166—2023
5日常管理
管理制度
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和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宜制定但不限于以下制度:
——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及使用情况登记备案管理;
——物资出入库、储备、维护、更新管理等;
——与相关部门、单位的运行协作联动保障机制;
——场所自查、协作联动相关信息报告制度;
——应急管理制度。
设施设备维护
5.2.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定期对场所内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记录,并建立
设施设备档案。需平急转换的设施设备按照附录A中表A.1进行登记。
5.2.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定期检查、维护标志标牌,确保其图形清晰、指向准确、安装牢固、外观完
好。
5.2.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保持场所出入口畅通,能随时开启;主要疏散通道、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
不占用或堵塞。
物资储备
5.3.1应急避难场所可按照场所类别,配置保障功能区基本功能的物资,所需物资分为基本生活物资、
基本医药物资、疏散安置工具等。
5.3.2应急避难场所可与场所周边商场、超市、加油站、辖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物资供应机制,
采取签订协议等方式,明确救灾物资储存、供应的工作职责及流程。
5.3.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做好场所内物资储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抽查(检查),提出储备物资更
新建议。
6预案管理
预案制定
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和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制定应急避难场所疏散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场所及周边
基本情况、安置民众范围及数量、明确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场所疏散安置图、场所开启和关闭条件、
疏散安置行动的内容、程序及措施。
宣传教育
6.2.1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公共交通媒介、人员密集场所大屏幕等多种手段,及时向社会发布
包括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地址和疏散路线在内的相关信息。
6.2.2组织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和运维单位进行培训。
预案演练
避难场所管理单位和避难场所运维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7场所启用
2
DB6101/T3166—2023
启用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及时启用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
——发布临灾预警;
——发生灾(险)情时;
——其他需要启用场所的情况。
民众入场
7.2.1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时,民众按照就近原则前往应急避难场所。
7.2.2按照职责分工安排专人,规范入场秩序,有序疏散引导。
7.2.3在民众进入避难场所的过程中,注意对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8安置运行
人员登记
8.1.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应急避难场所的人员进行登记汇总,见附录B中表B.1、表B.2和表B.3。
8.1.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境外人员进行单独汇总,见附录B中表B.4。
8.1.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填制民众安置卡,见附录B中表B.5和表B.6,并凭卡提供应急避难场所的
相应服务,被安置民众离开应急避难场所时收回安置卡。
信息收集、报送、发布
8.2.1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每日收集民众安置需求、次生灾害、交通、人员救治及疫情等信息,见表B.7。
8.2.2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每日收集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情况,见表B.8、表B.9和表B.10,报告上级政
府,提出受灾民众生活物资保障需求。
8.2.3避难场所管理单位随时与上级政府保持通信畅通,可采用手机、座机、卫星电话、人工送达等
联络方式。
8.2.4避难场所管理单位通过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内设置的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无线局域网、
信息公告栏等,向受灾民众及时发布避难场所管理部门的工作部署动态、政策信息、生活信息和防灾救
灾知识等内容。
志愿者招募
8.3.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提出招募需求,拟定招募条件,公布招募信息。
8.3.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志愿者进行登记汇总,见附录C中表C.1。
8.3.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已报名人员进行筛选、登记及任务分配。
8.3.4避难场所运维单位组织对临时志愿者进行培训。
保障
8.4.1住宿设施保障
8.4.1.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组织支援人员或志愿者搭建帐篷或活动板房等住宿设施。
8.4.1.2设立住宿单元负责人,负责相应区内的民众安置事宜。
8.4.1.3优先为特殊人员提供住宿设施。
8.4.1.4对临时设置的应急物资储备点,指定专人看守和管理。
3
DB6101/T3166—2023
8.4.2救灾物资供应
8.4.2.1确保满足民众最低生存需要的物资供应量。
8.4.2.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场所储备的生活物资、医疗物资分类进行清点、登记、发放,见附录D
中表D.1。
8.4.2.3民众凭安置卡领取救灾物资并进行登记,见附录D中表D.2。
8.4.2.4建立救灾物资发放登记簿,并由专人负责维持物资发放秩序、监督物资发放。
8.4.2.5确保优先为需要帮助的特殊人员提供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供应。
配套服务
8.5.1医疗救助与卫生防疫
8.5.1.1设置临时医疗点及医疗急救组,并优先为特殊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8.5.1.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做好场所内民众与动物的实时疫情监控。
8.5.1.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设置满足应急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
8.5.1.4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暴露在外的饮用水源及生活污水定时进行消毒净化。
8.5.2通信服务
8.5.2.1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架设临时通信设施,保障通信畅通。
8.5.2.2避难场所管理单位设立临时通信服务点,为受灾民众提供通信服务。
8.5.3治安管理
8.5.3.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场内治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分散密集人群,化解矛盾纠纷。
8.5.3.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场内重点目标,如指挥场所、物资储备点、供电设施等地点进行安全防
范。
8.5.3.3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开展场内夜间治安巡逻,防范夜间治安案件的发生。
8.5.3.4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对场所用火、用电情况等进行火灾隐患排查。
8.5.4环境卫生管理
8.5.4.1运维单位定时清理垃圾点,垃圾做到集中处理、存放。
8.5.4.2运维单位对医疗废弃物集中收集、存放,不与生活垃圾混放、混装。
8.5.5失散人员登记查询
8.5.5.1避难场所运维单位设立失散人员登记查询工作点,设置人员查询登记簿,登记被查询人员的
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和查询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
8.5.5.2避难场所运维单位通过设立寻亲热线电话、与其他场所建立联系等方式,共享人员查询信息。
8.5.6车辆安置
8.5.6.1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民众个人的车辆及交通工具不得进入避难场所。
8.5.6.2为提供应急保障的专用车辆或其他应急抢险救援车辆设立停放专区。
8.5.7宠物安置
8.5.7.1宠物不得带入室内应急避难场所。
8.5.7.2有条件的避难场所可在室外为宠物设立单独饲养区域,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0557.3-1993 工艺系统专业工程设计质量 保证程序 1994-08-03
- YD/T 1221.1-2002 800MHz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短消息中心设备技术要求第一分册 点对点短消息业务部分 2002-07-22
- DL/T 1103-2009 核电站管道振动测试与评估 2009-07-22
- MT/T 737-200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2007-10-22
- HB 6186-1989 机载雷达罩通用规范 1989-05-13
- SY/T 7504-2008 原油中正辛烷及以前烃组分分析 气相色谱法 2008-06-16
- JB/T 6366-2007 滚动轴承 中碳耐冲击轴承钢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2007-03-06
- HB 5828-1983 航空空气涡轮冷却器通用技术条件 1983-08-03
- EJ/T 1027.12-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评定 1996-10-24
- HB/Z 223.7-2003 飞机装配工艺 第7部分:环槽铆钉铆接 200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