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PEF 067-2020 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评定标准

T/CCPEF 067-2020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CPEF 067-2020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2-04
实施日期
2020-12-20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国林业与环境促进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山生态修复评定标准的指导原则、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途径及各类型职能优秀单位的评定方法与计分说明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矿山生态修复的工程建设及管理质量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5主要内容5.1边坡治理边坡的不稳定性,是造成山体滑坡、坍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这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首先要考虑的治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包括:对矿区道路尽量保持平整性和充分利用;对悬崖进行修整工作,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把边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隐患;对已经处理的边坡进行复绿,在边坡的面积范围内种植绿色植物,使其在进一步保持稳定的同时,美化环境。5.2 尾矿等固体废弃物治理废弃矿山堆存的尾矿、废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不仅压占土地,还是破坏和污染环境、导致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必须予以治理。其主要工作包括:尽可能做好尾矿资源中有用成分的综合回收利用,采用先进技术和合理工艺对尾矿进行再选,最大限度地回收尾矿中的有用组分;尽可能使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使其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来制作水泥、砖瓦、加气混凝土、铸石、耐火材料、玻璃、泡沫等建筑材料;也可用于井下或凹陷地充填、辅路等,从而达到废物再次利用的最终目的。5.3  剩余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除尾矿等二次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外,废弃矿山都还不同程序地存在剩余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砂石资源。在生态修复治理中,在依法协商、政府主管部门签字认可的情况下,应对剩余矿产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其经济收益必须用于生态修复资金的补充。5.4 土地复垦与土壤治理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对废弃山进行土地复垦,并把能复垦成耕地作为首选,特别是在缺少耕地的山区。土地复垦可以在不破坏异地土壤的前提下异地取土,取适量土壤,移至矿山受损严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 、根滤 、降解 、稳定等作用对受损土壤进行填补修复;也可就地平整、对废弃地进行改造,即进行表土改造之前,设法灌注泥浆,使其包裹废渣,然后再铺一层粘土压实,造成一个人工隔水层,减少地面水下渗,防止废渣中剧毒元素的释放;对土地增肥,即添加有效物质,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良,从而缩短植被演替和生物多样性过程,加快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重建。5.5 地表水的治理与利用在废弃矿坑和低洼地存有地表水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物理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铭鸿森景矿矿山研究院、中煤地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巨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有限公司、北京嘉宇圣铭矿山研究院
起草人:
乔繁盛、于政斌、张洋、吴良春、李建生、李炯、李明、刘泽民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