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01-2020 产品标准评价规范
DB53/T 1001-2020 Product standard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120
A00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01—2020
产品标准评价规范
2020-08-17发布2020-11-17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0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荣、邱晓燕、李宝珠、李建春、杨立昊、康燕妮、王培涌、李宁、吴长江。
I
DB53/T1001—2020
产品标准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标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对象、评价原则、评价机构和人员要求、评价类别、
评价内容、评价流程、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产品标准的评价,团体产品标准评价也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102(所有部分)量和单位
GB/T14559变化量的符号和单位
GB/T1583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20001.10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20000.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本文件重复列出了
GB/T20000.1-201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产品标准
规定产品需要满足的要求以保证其适用性的标准。
注1:产品标准除了包括适用性的要求外,也可以直接包括或以引用的方式包括诸如术语、取样、检测、包装和标
签等方面的要求,有时还可包括工艺要求。
注2:产品标准根据其规定的是全部的还是部分的必要要求,可区分为完整的标准和非完整的标准。由此,产品标
准又可分为不同类别的标准,例如尺寸类、材料类和交货技术通则类产品标准。
注3:若标准仅包括分类、试验方法、标志和标签等内容中的一项,则该标准分别属于分类标准、试验标准和标志
标准,而不属于产品标准。
[GB/T20000.1-2014,定义7.9]
3.2
产品标准评价
由评价机构制定并遵循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方法体系,对产品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
1
DB53/T1001—2020
4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主要包括企业或团体向社会公开的产品标准。
注:评价对象不包含企业公示的产品注明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5评价原则
5.1科学性原则
评价工作所用数据资料可靠,论证充分,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结果严谨、可追溯。
5.2独立性原则
评价机构和人员应始终坚持第三方立场,确保评价工作不受有关利益方的干扰和影响。
5.3公正性原则
评价机构及人员在评价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评价要求,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地确定评
价结果。
5.4保密性原则
评价机构和人员在评价过程中所接触的有关企业信息资料、评价数据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向外泄
露。
6评价机构和人员要求
6.1评价机构
评估机构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标准化技术机构、科研机构、行业
协会、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
6.2评价人员
6.2.1评价人员宜包含标准化专家及行业专家,总人数为奇数且不低于3人。
6.2.2标准化专家应具有标准化中级或以上职称或具备三年以上标准化工作经验、熟悉标准化相关法
律法规。
6.2.3行业专家应具有中级或以上职称且具有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
7评价类别
7.1产品标准评价类别主要包括基础评价和先进评价:
a)基础评价包含但不限于:
1)合规性评价;
2)科学性评价;
3)规范性评价。
b)先进评价包含但不限于:
1)标准水平评价;
2
DB53/T1001—2020
2)创新性评价。
7.2可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择不同的评价类别或类别组合,但先进评价应在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开
展。
8评价内容
8.1基础评价
8.1.1合规性评价
8.1.1.1对产品标准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等要求进行判断,
评价项目和要求见表A.1。
8.1.1.2合规性评价应采用定性评价,单个项目评价结果为:符合、不符合。
8.1.1.3合规性评价判定原则:
a)如果评价项目包含多个评价要求,当所有评价要求均满足时,该评价项目评价结论为“符合”;
b)当且仅当合规性各项评价项目评价结论均为“符合”时,合规性评价结论为“符合”;其中任
何一项不符合,合规性评价结论为“不符合”。
8.1.2科学性评价
8.1.2.1对产品标准技术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等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和要求见表A.1。
8.1.2.2科学性评价可采用定性或定量方式。定量评价可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
价法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指标权重的设定可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
8.1.2.3评价项目可按照GB/T20001.10的相应要求分为必选项评价项目和可选项评价项目,其中,
必选项包括标准名称、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功能指标、性能指标及必要的理化指标)、试验方法、标志、
包装、储运等要求;可选项包括:产品分类、标记、编码等。
8.1.2.4科学性评价判定原则:
a)如果评价项目包含多个评价要求,当所有评价要求均满足时,该评价项目评价结论为“符合”;
b)当且仅当各项必选项评价项目评价结论均为“符合”时,科学性评价结论为“符合”,其中有
一项不符合,科学性评价结论为“不符合”。
c)若采用定量评价,同一个评价项目的所有评价要求均满足时,该评价项目可判为满分,有一条
不符合不得分;
8.1.3规范性评价
8.1.3.1对产品标准内容的格式和版式是否符合GB/T1.1等相关要求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和要求见表
A.1。
8.1.3.2规范性评价方法同8.1.2.2。规范性评价判定同8.1.2.4。
8.2先进评价
8.2.1标准水平评价
8.2.1.1根据产品特点选取能代表产品功能、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单一指标或多指标的对比评
价。多指标比对时,应考虑综合评价结果的权重分配。
8.2.1.2关键技术指标选取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a)对应国际、国外先进、国家、行业等上级标准中包含的技术指标;
3
DB53/T1001—2020
b)日常检测时企业的送检要求,生产/经销商关注的技术指标;
c)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和市场调研中消费者关注的技术指标;
d)产品监督抽查中不合格率高的、品质升级急需提升的技术指标;
e)其他。
8.2.1.3评价宜采用定量方式,可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指标进行
量化,指标权重的设定可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
8.2.2标准创新性评价
对产品标准根据行业和市场需要所提出的消费升级、质量提升亟需或相关方关注的,当前相关上级
标准中未提及且能反映产品性能和功能的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同8.2.1.3。
9评价流程
9.1确定评价类别和内容
根据评价的需求、目的确定评价类别和内容,开展评价活动。
9.2数据资料收集
开展评价活动前,应收集整理以下数据资料:
a)产品标准文本;
b)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产业政策;
c)相关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d)其他资料。
9.3分析评价
评价机构和人员根据确定的评价类别和内容,在收集整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
9.4出具评价报告
9.4.1评价报告宜包括以下内容:
a)封面:报告编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委托方、评价机构、评价日期等;
b)标准基本信息: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分类号、主要起草单位、所属行业领域等;
c)标准评价情况:评价类别、评价项目、评价依据、评价结论及建议等。
9.4.2评价报告语言文字应简练、易懂,不产生歧义,并加盖评价机构公章。
9.4.3评价机构对评价结果负责。
10评价结果应用
10.1评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3335-2018 棉花收获机 安全操作规程 2018-12-19
- NY/T 3329-2018 咖啡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8-12-19
- NY/T 3330-2018 辣木鲜叶储藏保鲜技术规程 2018-12-19
- NY/T 3328-2018 辣木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18-12-19
- NY/T 3336-2018 饲料粉碎机安全操作规程 2018-12-19
- NY/T 3337-2018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站建设标准 2018-12-19
- NY/T 3333-2018 芒果采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2018-12-19
- NY/T 3332-2018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荔枝霜疫霉病 2018-12-19
- NY/T 3338-2018 杏干产品等级规格 2018-12-19
- NY/T 3331-2018 热带作物品种资源抗病虫鉴定技术规程 咖啡锈病 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