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12-2018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212-2018 Guidance for implementing a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hidden safety hazards in the operation of urban public bus and electric vehicle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7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0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212—2018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2018-05-17发布2018-06-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21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琼辉、姜良、郝勇、张兆强、张耀镇、姜迪、苗子伦。
I
DB37/T3212—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通则》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公路水路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要求,结合交通
运输部《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城市公共汽电车
客运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
措施有效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II
DB37/T3212—2018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
求、隐患分级和分类、工作流程及要求、隐患排查的效果、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T18344—2016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JT/T1018—2016城市公共汽电车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公路水路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交安监发【2017】60号)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3-2016、《公路水路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标准。
4基本要求
4.1任务目标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应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范,编制隐患排
查清单,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和治理,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4.2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逐级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推进落实各
项工作职责、任务目标。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
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4.2.1领导小组至少包括以下人员:
1
DB37/T3212—2018
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分管负责人
成员:各相关职能部室、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
4.2.2工作小组包括以下人员:
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
成员:相关职能部室一岗双责人员、基层单位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运调度
人员、班组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等。
4.3职责
4.3.1主要负责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包括:
全面负责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制定和运行,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有效;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与责任;
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
负责本实施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
4.3.2分管安全负责人职责
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整改、控制措
施和持续改进的组织管理,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并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过程
进行监督检查。其他分管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整改、监督落实
的组织实施。
4.3.3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牵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统筹协调工作;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编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汇总、评估,监督各基层单位落实
隐患整改措施,定期向企业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汇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进展情况;并对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考核等工作。
4.3.4各职能部门职责
各职能部门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具体负责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
整改落实、控制措施的审核、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4.3.5各基层单位职责
4.3.5.1负责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有效;
明确本单位班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班组、岗位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掌握本单位涉及的风险分
布情况、可能后果、典型控制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向相关从业人员通报;负责组织一般事故隐
患的评估、整改和验证等工作。
4.3.5.2组织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负责对本单位排查出的隐患
整改落实。
2
DB37/T3212—2018
4.3.6各班组、岗位职责
4.3.6.1各班组、岗位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活动的实施、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各区域、场
所、岗位、作业活动风险得到全面控制。
4.3.6.2各岗位人员对作业过程进行隐患排查,及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
4.4全员培训
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
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的要求、隐患治理、隐患治理验收等工作方法及流程,并
保留培训记录。
4.5奖惩考核
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或在企业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中涵盖相关内
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隐患分级
5.1.1基本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
故隐患。
5.1.2一般事故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3重大事故隐患
5.1.3.1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
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1.3.2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整改难度大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存在超范围、超能力、超期限作业情况,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查的隐患;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依法认定的;
——其他有明确规定的。
5.1.3.3以下情形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特种设备未进行定期检验的;
——按照GB50156的要求,违反加油(气)站的汽油设备与站外建筑物安全间距的;
——其他情形。
5.2隐患分类
3
DB37/T3212—2018
5.2.1基本要求
事故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和基础管理类隐患。
5.2.2生产现场类隐患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营运生产、车
辆检修、加油(气)、保安人员等各工种的作业行为;公交车辆、公交车辆检修设备、加油(气)设备、
供配电设施等设备设施;公交停车场、车辆检修区、办公区等场所环境;公交营运车辆通行环境;消防
及应急设施;现场其他方面。
5.2.3基础管理类隐患
城市公共汽车客运企业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
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特种设备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等方面。
6工作流程及要求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
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1.2编制依据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行业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其他情形。
6.1.3评审修订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排查项目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有下列情形时,
应对排查项目进行修订:
——颁布实施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重新修订的;
——使用的设备、设施或现场作业环境等发生改变的;
——周边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情况。
6.1.4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应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范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
少应包括: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名称;排查内容包括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中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各类管控措施;排查方法和周期由各组织级
别根据排查类型和排查周期确定。(附录A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4
DB37/T3212—2018
6.1.5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类隐患名称;排查内容
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
检查、应急管理;排查方法和周期由各组织级别根据排查类型和排查周期确定。(附录B基础管理类隐
患排查治理清单)
6.2制定排查计划
企业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
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
6.3组织实施
6.3.1排查类型
企业应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范要求为隐患排查的主要项目、内容
和标准,分类组织排查,排查的主要类型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
(节假日)或季节性隐患排查等。
6.3.1.1日常隐患排查
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员工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岗位员工按
照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检查。
a)以营运作业活动为例,生产现场类排查清单包括:
——对公交驾驶员操作行为进行检查;
——对公交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
——对公交线路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其他相关情形。
b)以营运作业活动为例,基础管理类排查清单包括:
——调度作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公交车辆是否按计划进行了定期维护保养;
——是否对公交驾驶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工作;
——其他相关情形。
6.3.1.2综合性隐患排查
综合性隐患排查由安全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车队(间)、班组组织本单位人员实施。
公司级由企业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实施,其他相关职能部室配合。
6.3.1.3专业性隐患排查
专业性隐患排查,由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本专业人员实施。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查;
——营运组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运行秩序等方面的检查;
——公交停车场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对公交停车场安全方面的检查。
6.3.1.4专项或季节性排查
——春季针对公交驾驶员行车中易发生春困的情况、个人情绪把控情况排查;雨天安全驾驶技能培
5
DB37/T3212—2018
训情况等进行排查;
——冬季排查雾天、降雪结冰天气及极端自然灾害天气应对措施的制定情况;公交线路途经易积雪
结冰路段、团雾浓雾路段的排查情况;车辆维修保养情况;排查公交驾驶员冬季应对恶劣天气
等安全生产技能掌握情况等。
——节假日可以针对途经火车站、汽车站、景区等客流密集区的线路进行检查;做好公交驾驶员防
酒驾、防疲劳驾驶的排查等。
——上述内容仅仅是举例说明,隐患排查还应包括其他内容。
6.3.2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
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隐患排查工作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6.3.3组织级别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集团)级、
分公司级、车队(间)级、班组级。
6.3.4确定排查项目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
排查项目,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清单,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
6.3.5排查周期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合理确定公司(集团)级、分公司级、车队(间)级、班组级开展综合、
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如:
——确定排查公交驾驶员违法驾驶的时间和频次;
——确定排查公交车辆技术状况的时间和频次;
——其他情形。
6.3.5.1当获知同类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及险情等时,应举一反三,及时开展针对性专项检查。
6.3.5.2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及时组织进行隐患排查:
——颁布实施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重新修订的;
——使用的设备、设施或现场作业环境等发生重大改变的;
——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周边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危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危害因素;
——气象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大的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
——其他情况。
6.3.6排查结果记录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排查项目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并保留记录。
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要求
6
DB37/T3212—2018
6.4.1.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基层单位治理、
公司(集团)治理等。
6.4.1.2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整改的
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
为事故。
6.4.2隐患治理流程
6.4.2.1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
收等环节。
6.4.2.2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
求等信息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单位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
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
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单位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6.4.3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
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不能立即现场整改的隐患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4.4重大隐患治理
6.4.4.1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向属
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报告。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
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4.4.2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治理
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6.4.5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验
收通过的,企业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申请销号。
7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7
DB37/T3212—2018
8文件管理
8.1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
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清单;
——其他文件成果。
8.2细则增加内容,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9持续改进
9.1评审
9.1.1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企业应基于以下因素的存在来考虑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评审频次,但每年应不少于一次。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的;
——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的;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的;
——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的;
——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的。
9.1.2评审的实施可结合企业安委会或安全领导机构会议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或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也可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评
审一起进行。
9.1.3评审结束后应当编制评审报告,企业应当根据评审报告要求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
完善和优化,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8
DB37/T3212—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综合性检查
作业步骤名称名称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风险
编责任单(检查项目)危险源或潜在安全设驾驶员培安全设驾驶员培安全设驾驶员
类型名称点等管控措施
号位事件(标准)施检查/训教育/施检查/训教育/施检查/培训教
级序号名称
每周每周每月每月每年育/每年
工程技
术措施
培训教班组情绪疏导;进行心理
//√√√√
育措施调节方式方法培训
营运
班组、驾驶员情绪不管理措落实企业“三级”教育培
驾驶四级1行车作业前√√√√//
个人稳定施训制度
作业
个人安
全措施
作业应急处
1停止营运驾驶工作√√///√
活动置措施
工程技
术措施
新调入、新定
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营运车、跨线驾驶人培训教
安全行车知识、安全操作//√√//
驾驶三级车队级2行车作业前员对线路运行育措施
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作业情况、车辆技术
状况不熟悉
管理措落实企业运营安全管理
√√////
施规定
1
DB37/T3212—2018
(续)
风险点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综合性检查
作业步骤
名称名称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风险(检查项目)
编责任单危险源或潜在
类型名称点等管控措施安全设驾驶员培安全设驾驶员培安全设驾驶员
号位事件(标准)
级序号名称施检查/训教育/施检查/训教育/施检查/培训教
每周每周每月每月每年育/每年
新调入、新定个人安
营运车、跨线驾驶人全措施
驾驶三级车队级2行车作业前员对线路运行未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不
应急处
作业情况、车辆技术熟悉车辆、线路情况不得√√////
置措施
状况不熟悉上岗运行
工程技
术措施
安全培训及叮嘱,帮助驾
培训教
驶员认清酒后驾驶的法//√√//
育措施
律风险
营运
班组、隔夜酒及酒后
驾驶四级3行车作业前管理措落实出车前酒精检测;制
个人驾驶√√////
作业作业施定和完善相关考核办法
1
活动个人安
严禁酒后驾驶车辆√√////
全措施
应急处酒精检测不合格,严禁接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L/T 619-202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2021-08-06
- YD/T 3950-2021 物联网卡安全监测与管理平台协同处置接口规范 2021-12-02
- YD/T 3947-2021 物联网基础安全 物联网卡安全分类 管理规范 2021-12-02
- YD/T 2407-2021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 要求 2021-12-02
- YD/T 3948-2021 演进分组系统(EPS)网络设备安全保障要求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2021-12-02
- YD/T 3952-2021 信息通信行业视频监控系统安全检测工具技术规范 2021-12-02
- SL/T 808-202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2021-08-06
- YD/T 3949-2021 物联网卡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2021-12-02
- SL/T 809-2021 水利对象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 2021-08-06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