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87-2020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
DB53/T 987-2020 DB53/T 987-2020 Three-cornered Barley Rust Diseas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87—2020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
2020-08-17发布2020-11-17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98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军文、崔秀明、杨玲、赵久霞、张金燕、寸竹、刘源、朱琳、杨生超、张广
辉、范伟、龙光强、赵艳。
I
DB53/T987—2020
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七立枯病诊断及防控技术有关的术语和定义、诊断、防控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三七立枯病的诊断及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478植物检疫术语
DB53/T055.2三七种子质量标准
DB53/T055.3三七种苗质量标准
DB53/T055.8三七农药使用准则
DB53/T055.10三七栽培技术规范
DB53/T055.11三七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七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
3.2
三七立枯病
三七立枯病俗称干脚病,是由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侵染引发的三七土传病
害。
3.3
科赫氏法则
又称柯赫氏假设,是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和法则。
4诊断
4.1田间诊断
4.1.1发病条件
发病条件如下:
a)高温少雨的月份易发;
1
DB53/T987—2020
b)发病部位在距表土3cm~5cm的干湿土交界处。
4.1.2病状特征
病原以侵染种苗假茎基部与土壤接触的部位为主,有如下特征:
a)主要危害三七种芽及幼苗;
b)感病种芽变黑褐色;
c)感病三七幼苗,在假茎(叶柄)基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条斑;
d)随病情发展变暗褐色,最后病部缢缩,幼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401-2009 细鳞斜颌鲴成鱼养殖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96-2009 克氏原螯虾产品 2009-07-16
- DB32/T 1405-2009 葛根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59-2009 梨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62-2009 茶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1402-2009 紫苏叶 2009-07-16
- DB32/T 595-2009 青虾产品 2009-07-16
- DB32/T 576-2009 鳊、鲫产品 2009-07-16
- DB32/T 1404-2009 猪场粪污设施发酵处理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450.5-2009 出口芦笋 第5部分: 保鲜技术规程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