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52-2020 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DB4107/T 452-2020 Winter wheat water-saving and high-yiel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7/T 452-2020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2
实施日期
2020-08-17
发布单位/组织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起草人:
杨丽娟、李晓航、王士坤、盛坤、蒋志凯、张东升。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52—2020

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52—2020

前言

按照GB/T1.1要求,根据新乡市小麦生产实际而制定,作为新乡市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冬小麦产量500kg/667m2~600kg/667m2、水分利用效率≥17kg/hm2·mm。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丽娟、李晓航、王士坤、盛坤、蒋志凯、张东升。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I

DB4107/T452—2020

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础条件、品种选择、主要生育期群个体指

标和节水指标、关键技术、常规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节水高产生产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术语与定义

3.1

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简写为WUE)

也称水分生产率,指单位体积水所产生的产量,是表示作物水分吸收利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4基础条件

4.1气象条件

4.1.1温度

小麦生育期间0℃以上积温2000℃~2200℃,冬前积温≥450℃,极端最低温度≥-15℃。

4.1.2日照

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1100h。

4.2土壤条件

符合GB15618要求。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沃,土体结构好,无明显障碍因子。0cm~20cm土壤

有机质含量≥12g/kg,全氮(N)≥0.8g/kg,速效磷(P2O5)≥10mg/kg,速效钾(K2O)≥100mg/kg。

4.3灌溉条件

灌溉用水符合GB5084的要求。

1

DB4107/T452—2020

5品种选择

选择株型紧凑,叶片较小,种子根多,成穗数多,结实性好的品种。目前适宜品种有新麦36、郑麦

379、西农979和新麦26等。

6主要生育期群个体指标和节水指标

6.1群个体指标

6.1.1基本苗

16万株/667m2~21万株/667m2。

6.1.2越冬期

总茎数70万/667m2~80万/667m2,主茎叶龄5叶~6叶,单株分蘖3个~4个,单株次生根8条~

10条。

6.1.3返青期

主茎叶龄5叶1心或6叶1心,单株分蘖4个~5个,次生根10条以上。总茎数80万/667m2~

90万/667m2。

6.1.4拔节期

主茎叶龄8叶~9叶,总茎数每667m2不超过90万。

6.1.5成熟期

成穗数44万/667m2~48万/667m2,穗粒数32粒~35粒,千粒重44g~46g。

6.2节水指标

每667m2节水45m3~90m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5%以上。

7关键技术

7.1播期

适播期为10月8日~10月18日。

7.2播量

10月8日~13日播种,每667m2播量8kg~9kg;10月14日~18日播种,每667m2播量9kg~

11kg;10月18日以后播种的,一般每晚播3d每667m2播量增加0.5kg。整地质量较差的地块适当加

大播量。

7.3播种期土壤墒情指标

2

DB4107/T452—2020

适宜的底墒指标为0cm~100cm土体土壤含水量占田间土壤持水量的85%以上;或9月份~10月

份的降水量达到180mm以上。若小麦播种时低于这两个指标,则为底墒不足,应在播前10d~15d施肥、

耕翻后进行灌水造墒,一般每667m2浇水量以60m³~80m³为宜。

7.4整地

秸秆还田地块,秸秆粉碎长度小于8cm,必须深耕,耕深25cm以上。旋耕麦田,耕深不小于15cm,

并要耙实。耕作粗放、坷垃较多的麦田,在播种前进行镇压。为便于灌溉,畦长一般控制在30m~50m,

畦宽2.4m~2.6m。

7.5底肥

2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整地前每667m撒施纯N8kg~10k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