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41-2020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4107/T 441-2020 Soil testing and fertil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ummer cor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7/T 441-2020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2
实施日期
2020-08-17
发布单位/组织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夏玉米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新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起草人:
武志斌、田芳、黄卫、李琰滨、焦爽、李豫惠、唐玮。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3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41—2020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4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根据新乡市夏玉

米需肥特点、玉米丰缺指标以及新乡市土壤肥力状况而制定,作为新乡市夏玉米生产的技术规程。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志斌、田芳、黄卫、李琰滨、焦爽、李豫惠、唐玮。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I

DB4107/T441—2020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夏玉米施肥的术语和定义、夏玉米需肥规律、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夏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NY/T30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夏玉米

也称夏播玉米,生育期100d左右,小麦收获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的玉米称为夏玉米,

简称夏玉米。

3.2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

法。

4夏玉米需肥规律

4.1玉米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

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大约需要施入纯氮3.1kg,五氧化二磷1.4kg,氧化钾2.8kg。

1

DB4107/T441—2020

4.2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玉米在整个生育期中都吸收氮肥,对氮的吸收是比较平稳的,吸收高峰在抽雄吐丝期,灌浆成熟阶

段吸收速度减缓。玉米对磷的吸收在抽雄开花期达到高峰,后期吸磷下降;但玉米苗期对磷特别敏感,

如果苗期缺磷,即使以后补施,也挽回不了影响。玉米对钾的吸收,以拔节至孕穗期最多,开花期达到

最高峰,以后停止对钾的吸收,靠植物体内的钾素再分配。

5施肥量

5.1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100kg~150kg,农家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3m3~4m3。

5.2无机肥

根据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按照以地定产、以产定氮,以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确定磷钾用量。

5.2.1高产中产低产区划分(见表1)。

表1高、中、低产分区表

分区涵盖范围与特点

该区土壤表层质地为重壤、中壤及粘土地区。以辉县、卫辉、凤泉太行山前冲击平原和获嘉、新乡郇封岭、

高产区古黄河高滩地及原阳、封丘现黄河高滩地较为集中,肥力水平高,有机质平均17g/kg以上,速效钾130

mg/kg以上。保肥保水能力强,产量水平在650kg以上。耕地等级为一等地、二等地,实际产量较高。

该区土壤表层质地为轻壤、沙壤及沙土地区。以原延封黄河冲积平原较为集中,有机质10-15g/kg,速效

中产区

钾50-100mg/kg。保肥保水能力较差,产量水平在500kg-650kg。耕地等级为三等地,产量中等水平。

分布在北部丘陵山区,南村盆地较集中分布。有雨养和灌区两大类。土壤肥力差异大,有机质、钾含量较

低产区高。依靠自然降水,灌溉条件差是限制肥效发挥的主要因素。产量在400kg左右。主要为四等、五等地,

产量较低。

5.2.2氮肥(N)(折纯)用量(见表2)。

表2氮肥(N)分区用量表

单位:kg/m2

氮肥用量目标产量

<350

350-550>550

有效磷含量

高产区12~15151717~18

中产区11~13131515~17

低产区10~12121414~16

5.2.3测土化验地块磷肥(P2O5)(折纯)用量(见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