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081-2012 航天器模态计算方法
GB/T 29081-2012 Modal analysis for spacecraft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器的模态计算和航天器界面广义刚度矩阵和广义质量矩阵的计算。舱段、组件的模态计算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 起草人:
- 柴洪友、钱志英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23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9.020
V70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29081—2012
航天器模态计算方法
Modalanalysisforspacecraft
2012-12-31发布2013-07-01实施
GB/T29081—2012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柴洪友、钱志英。
T
GB/T29081—2012
引言
本标准属于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中国航天国家标准体系适用于航天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
管理,覆盖航天管理、航天技术、航天应用与服务三大领域,是指导航天器和运载火箭项目管理、工程研
制、航天发射服务、卫星在轨应用等活动的依据。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长寿命、高可靠性、功能复杂的航天器不断涌现c在航天器结构设
计和验证过程中,对航天器模态的要求(固有频率的要求)是大多数航天器结构设计的重要要求。航天
器结构模态分析是航天器结构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航天器结构研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标准为获取合理、准确、可靠的航天器模态计算结果提供依据和指导,对航天器模态分析的模型
建立、模型检查以及模态特性分析等方面进行统一的规范,目的是保证丁程研制过程中航天器模态分析
的准确性。航天器模态计算在航天器研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对避免频率耦合引起的共振、航天器
构型方案选择、结构故障诊断、仪器设备的动力学环境预示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国内外航天事业
迅猛发展,各类型号的航天器都在紧密的研制开发过程中,因而有必要将航天器模态计算的过程进行统
一规定,确保计算、分析过程的规范化和结果的有效性。
n
GB/T29081—2012
航天器模态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的模态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器的模态计算和航天器界面广义刚度矩阵和广义质量矩阵的计算。舱段、组件
的模态计算可参照使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静定界面staticallydeterminateinterface
在结构运动时可视为刚体的界面。
注:结构通过界面与其他结构相连,对丁•静定界面只需通过某个参考点的自由度就能表示出所有界面自由度的运动。
2.2
结构理想化structuralidealization
把实际结构转化成一种能够表现结构的几何特征和连接关系、并能有效反映结构的力学特性和进
行力学分析的形式的过程。
注:如将具有一定几何特征的构件抽象为点、线、面或体,进而简化为结构力学中的质点、弹簧、杆、梁、板、壳、体等。
3航天器模态计算步骤
航天器模态计算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图1航天器模态计算步骤
1
GB/T29081—2012
4航天器模态计算相关参数获取
航天器模态计算结果主要取决于以下物理参数:
a)航天器系统的质量和惯量分布;
b)航天器结构的刚度特性;
c)航天器结构的边界条件。
其中,刚度特性和边界条件的确定除考虑设计参数外,还应参考试验结果不断修正。
5航天器有限元模型的建模
5.1结构理想化
5.1.1概述
由于航天器系统的质量分布相对于结构刚度更容易准确地反映在模型中,因此在建模时,应当充分
关注结构刚度的模拟。对于影响结构刚度较大的因素,不应过分简化。
5.1.2有限单元类型的确定
单元类型根据结构的几何特征、受力情况及分析软件确定,主要应用的单元类型包括质点单元、弹
簧元、杆单元、梁单元、板壳单元、体单元等。在选择单元时,以下内容将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a)桁架结构采用杆单元,构架结构采用梁单元,板和壳结构采用板壳元;
b)当连接结构刚度很大而无必要细化时,采用刚性单元模拟;
c)接头和特殊连接处用弹簧兀或多点约束模拟;
d)包带连接解锁机构用弹簧元模拟;
e)胶接、钏接和焊接一般理想化为刚性连接;
f)连接形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理想化为刚性连接(限制6个自由度),有时理想化为限制
5个自由度的连接或限制3个平移自由度的较接;
g)较大的设备用质点单元模拟,并用多点约束或刚性单元连接到结构板的安装位置上,有较多固
定点的设备作为均布的非结构质量定义于适当区域的结构板单元上;
h)某些仪器参与结构承力时应适当模拟仪器结构刚度;
i)液体质量可用等效质量模拟;
1)单元之间的位移应当协调,包括平动和转动;
k)对于不易进行简化或者进行了简化但难以确定参数的局部结构,可进行局部试验,根据试验数
据进行建模。
5.1.3位移边界条件的确定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固支边界条件、简支边界条件或弹性边界条件。
为了解简化程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边界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后最终确定合适
的边界条件。
5.2坐标系选择
坐标系选择应遵从以下原则:
a)航天器有限元模型的整体坐标系一般应采用航天器总体定义的机械总体坐标系;
2
GB/T29081—2012
b)根据航天器具体的结构形式建立局部坐标系以方便计算。
5.3单位制选择
采用千克、米、秒作为基本单位。
5.4单元网格划分
按照结构理想化选定的单元,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的集合体。单元网格划分应考虑以下因素:
a)单元划分的疏密应能够有效描述所关心频率对应的结构振型;
b)单元的几何形状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划分三角形单元时,三条边应尽量相等,一般不应出现
钝角三角形;在划分四边形单元时,应尽量接近于正方形,通常情况下,四边形的内角不小于
45°、不大于135°;
c)对于几何特性(如尺寸和截面等)或物理特性(如弹性系数等)有突变之处,在划分单元时应作
为单元的边线,必要时还应对这些部位的单元进行细化处理;
d)单元形状比例应符合软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5.5单元特性确定
5.5.1物理特性确定
定义材料的密度、弹性性能(或刚度性能),非结构质量等物理特性参数。
5.5.2几何特性确定
根据所选单元定义截面几何特性参数。
在应用杆单元时,需要定义截面面积(对于抗扭杆还应定义抗扭截面系数)。
在应用梁单元时,需要定义梁截面的参考坐标系和截面形状、大小,也可直接输入截面面积、抗弯和
抗扭截面系数、剪切修正系数等。
在应用板单元时,普通金属薄板只需定义厚度;对于夹层板或层合复合材料板可按铺层进行定义,
也可以利用试验或分析结果直接定义整个夹层板或层合复合材料板的刚度系数。
当板单元或梁单元的节点与自身中性面不重合时,需要定义中性面的偏置。
当采用梁单元来模拟加强筋时,需要定义加强筋中性面的偏置位置。
6航天器有限元模型检查
6.1几何检查
利用建模软件的前处理功能检查有限元模型:
a)几何形状检查;
b)单元雅克比(Jacobi)行列式检查;
c)自由边检查和单元重叠检查。
6.2质量特性检查
计算有限元模型的质量、质心位置和转动惯量,检查模型的质量特性(主要是质量、质心)是否符合
设计值或测试值。一般情况下,模型的质量误差应小于0.3%。当航天器结构本体尺寸不大于1m时,
质心位置误差应小于3mm;当航天器结构本体尺寸大于1m时,质心位置误差应小于0.3%。
为了掌握更准确的质量分布,通常要对模型各结构部件、大型天线、太阳翼、相机、舱段等分别进行
3
GB/T29081—2012
质量特性检查。
6.3协调性检查
下列情况可能造成计算中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G/T 5057.2-1995 建筑机械与设备 高强度六角头螺栓 全螺纹 1995-02-07
- JB/T 8039-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切向夹紧套 1999-08-06
- QJ 1136-1987 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冲击试验方法 1987-03-11
- YD/T 663-1994 2X34Mbit/s 中频调制解调机质量分等标准 1994-05-21
- CY/T 5-1999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1999-05-07
- JC/T 556-2005 磨碎玻璃纤维 2005-02-14
- JB/T 8020.1-1999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 薄挡块 1999-08-06
- HB 4547-1992 MJ内螺纹第Ⅱ系列工艺底孔用非全形单头带柄光滑塞规 MJ82~MJ120 1992-10-04
- QJ 3079.9A-2011 全金属自锁螺母 第9部分:角形托板螺母 2011-07-19
- HG/T 3232-1989 软边力车胎成型机 198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