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 582-2017 X、r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

WS 582-2017 X-ray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system quality

行业标准-卫生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 582-2017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0-27
实施日期
2018-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卫生计生委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80

C57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582—2017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sfortestingofqualitycontrolinXandγ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

system

2017-10-27发布201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WS582—2017

前言

本标准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GBZ168-2005《X、γ射线头部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中的质量控制部分

转化而来。与GBZ168-2005中的质量控制部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范围扩大至体部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质量控制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技术要求;

——修改了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检测项目中“照射野尺寸与标称值最大偏差”的项目名称

及检测、评判方法;

——术语“(γ-刀定位)机械中心”修改为“定位参考点”;

——增加了体部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模体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广

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峰、谢向东、邓大平、黄伟旭、宋钢、陈英民、许家昂、毕明卫。

I

WS582—2017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的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以下简称“治疗系统”)及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系统(以下简称“X-刀”)的质量控制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机械臂放射治疗装置的质量控制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26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Xandγraystereotacticradiotherapysystem

利用立体定向装置、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以下简称“CT”)等影像设备及放射治疗计划系

统(以下简称“TPS”),确定病变组织和邻近重要器官的准确位置及范围,使用X射线或γ射线聚焦在

靶点进行放射治疗的装置。

3.2

焦点focus

治疗系统中,所有射线束轴线的交点。

3.3

定位参考点referencelocalizationpoint

治疗系统中,当系统处于预定照射位置时,治疗床及立体定位装置的标定点,用于指示治疗系统的

定位中心。

3.4

照射野中心centerofradiationfield

1

WS582—2017

治疗系统中,过焦点垂直于和平行于多射束对称轴线或旋转中心轴线的平面内,由50%等剂量曲线

所限定区域的中心点。

4要求

4.1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质量控制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见附录A。对于附录A中使用模

体完成的检测项目,开展头部治疗的应使用头模完成;开展体部治疗的应使用体模完成;同时开展头部、

体部治疗的应使用头模、体模分别完成。

4.2验收检测、状态检测的检测项目选择应按附录A规定的进行。选择的项目不能满足附录A的相应

要求时,应在检测报告中进行说明。

4.3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被检单位基本信息、被检设备基本信息、检测项目、

检测条件、检测结果及检测结论。

4.4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的结果等于或优于附录A中的相应要求时为合格。

4.5稳定性检测的项目至少应包括附录A中提示的项目,检测频度应不低于附录A中提示的周期。使

用单位应对稳定性检测的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相应信息进行记录并存档。

5检测仪器和模体

5.1剂量探测器

5.1.1电离室探测器适用于测量X、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的吸收剂量。

5.1.2电离室探测器有效收集体积的外形尺寸应满足测量要求。

5.2胶片和扫描仪

5.2.1胶片扫描仪应满足扫描胶片的各项技术要求。使用前,应对扫描仪进行尺寸校准。扫描时,应

按要求选择扫描光通道和扫描方向。

5.2.2胶片应具备低能量依赖性、与人体组织密度相近和足够的空间分辨力(至少10lp/mm)。

5.2.3定期进行胶片和扫描仪的维护。更换不同型号、批次的胶片时,应重新建立剂量-灰度曲线。同

一批次的胶片使用较长时间时,应定期更新剂量-灰度曲线(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

5.3模体

5.3.1模体应使用均质且与人体组织密度相近的材料制成,推荐使用固体水材料。模体内带有插槽,

用于插入胶片插板或探测器插板。

5.3.2头模应使用球体模体,体模应使用横断面为椭圆形的柱状模体。推荐使用的模体外形和尺寸见

附录B。

5.3.3模体的插板与插槽之间、插板与胶片之间、探测器与插孔之间的缝隙应尽可能小,使测量时不

易发生位移。

5.3.4胶片插板上应带有定位孔。定位孔的横断面直径不宜超过1.0mm。推荐使用的定位孔分布见附

录B。

5.3.5模体在环境温度为15℃~35℃,大气压强为80kPa~110kPa,相对湿度为30%~75%条件下,

均不应发生尺寸改变。

6γ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检测方法

2

WS582—2017

6.1定位参考点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6.1.1把专用测量工具放在定位支架的定位销上,按生产厂商说明调定位置。

6.1.2将胶片装入专用测量工具内,使胶片处于水平位置,按压专用工具上的压针,在胶片上扎一个

孔,随治疗床把专用工具送入预定照射位置,选用最小准直器进行照射。

6.1.3更换专用测量工具内的胶片,使胶片处于垂直位置,重复6.1.2的扎孔和照射操作。

6.1.4扫描胶片后,使用胶片分析软件给出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剂量分布,分别计算出三个

方向上定位参考点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按照式()计算定位参考点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

1dv1

222

dv1dxdydz.................................................................(1)

式中:

定位参考点与照射野中心的距离,单位为毫米();

dv1——mm

dX——照射野中心在X轴上与定位参考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Y——照射野中心在Y轴上与定位参考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Z——照射野中心在Z轴上与定位参考点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2焦点剂量率

6.2.1将电离室探测器插板插入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固定后,使用CT扫描定位。

6.2.2将定位图像导入TPS,配准,建立坐标系。在模体中心断层上,将电离室测量参考点所在的位

置作为治疗计划的靶区中心(即焦点位置),作最大准直器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按照约为300s的

照射时间预置照射剂量。

6.2.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执行放射治疗计划。

6.2.4照射开始后,使用剂量仪测量60s照射时间的水吸收剂量。在照射结束前,完成3次相同的测

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6.2.5当模体为固体水材料时,测量结果即为焦点剂量率。当模体为非固体水材料时,应对测量结果

进行修正,以水介质中相同深度处的水吸收剂量作为焦点剂量率。

6.3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

6.3.1按6.2.1进行测量。

6.3.2将定位图像导入TPS,配准,建立坐标系。在电离室测量参考点断层上,将电离室测量参考点

所在的位置作为治疗计划的靶区中心,作某一准直器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50%剂量曲线预置5Gy

后,使用TPS中的体积元剂量工具读出测量参考点位置处的计划剂量。

6.3.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执行放射治疗计划。使用剂量仪测量实际输出剂量。

6.3.4按照式(2)计算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Dv:

DaDp

Dv100%.....................................................................(2)

Dp

3

WS582—2017

式中:

Dv——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

Da——吸收剂量实际测量值,单位为戈瑞(Gy);

Dp——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值,单位为戈瑞(Gy)。

6.3.5不适合电离室探测器测量的准直器照射野,该准直器的焦点计划剂量与实测剂量的相对偏差可

使用半导体探测器测量出准直器照射野输出因子后间接得出。

6.4照射野尺寸偏差

6.4.1将1张胶片装入胶片插板,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胶片插板插入模体,按临床方法对模体固

定后,使用CT扫描定位。

6.4.2将定位图像导入TPS,配准,建立坐标系。在胶片插板的中心定位孔断层上,将中心定位孔处

的胶片位置作为治疗计划的靶区中心,作某一准直器的单靶点放射治疗计划。50%剂量曲线的预置剂量

能够使胶片受照剂量保持在剂量-灰度曲线的最佳线性区域内。

6.4.3将模体转移至治疗床上,胶片插板内更换新胶片,执行放射治疗计划。照射完成后,从模体内

取出胶片插板,在四周定位孔处扎孔定位。

6.4.4取出胶片,标记照射野方向。使用胶片扫描仪扫描胶片,保存图像。

6.4.5使用胶片分析软件导入图像,根据四周定位孔与中心定位孔的几何位置关系确定治疗计划靶区

中心在胶片上的位置。根据胶片上靶区中心位置的剂量值及TPS中对应该点的剂量曲线值对胶片剂量

进行归一。

6.4.6在胶片分析软件上,找出通过治疗计划靶区中心的3条轴线(X轴、Y轴、Z轴)与50%等剂

量曲线的交点。测量同一轴线上两交点间的距离,将其与TPS中给出的相应距离进行比较,按照式(3)

计算该轴线上的照射野尺寸偏差Sv:

SvSaSp...............................................................................(3)

式中:

Sv——某轴线上的照射野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mm);

Sa——胶片分析软件上测量出的,某轴线与50%等剂量曲线两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p——TPS中给出的,某轴线与50%等剂量曲线两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6.5照射野半影宽度

按6.4.1~6.4.5操作后,在胶片分析软件上,找出通过治疗计划靶区中心的3条轴线(X轴、Y轴、

Z轴)与80%等剂量曲线、20%等剂量曲线的交点。分别测量同一轴线上位于靶区中心同侧的两交点间

的距离,取最大者作为该轴线上照射野半影宽度。

7X射线立体定向放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