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565-2017 蛔虫病诊断

WS/T 565-2017 Worms disease diagnosis (WS/T 565-2017)

行业标准-卫生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565-2017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8-01
实施日期
2018-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卫生计生委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565—2017

蛔虫病诊断

Diagnosisofascariasis

2017-08-01发布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WS/T56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颖丹、周长海、许隆祺、田洪春、姚立农、杨益超、蔡黎、周晓农、郑彬、

臧炜、朱慧慧。

I

WS/T565—2017

蛔虫病诊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蛔虫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蛔虫病的诊断。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蛔虫Ascarid

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又称人蛔虫,简称蛔虫,隶属蛔目(Ascaridida)蛔科

(Ascarididae)(参见附录A)。

2.2

蛔虫感染Ascarislumbricoidesinfection

蛔虫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或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2.3

蛔虫病Ascariasis

由蛔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或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3诊断依据

3.1流行病学史

患者有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或饮用生水史(参见附录B)。

3.2临床表现

3.2.1幼虫期

3.2.1.1幼虫移行所致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咳嗽、胸闷、喉痒、干咳、哮喘或荨麻疹,

偶可伴有发热、痰中带血或过敏性皮炎(参见附录C的C.1.1)。

3.2.1.2幼虫可侵入甲状腺、淋巴结、胸腺、脾脏、脑和脊髓等处,形成异位寄生(参见附录C的C.1.2)。

3.2.2成虫期

1

WS/T565—2017

3.2.2.1成虫寄生肠道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常伴食欲减退、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

痛。儿童患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可出现异嗜症,重度感染者可出现生长发育

障碍(参见附录C的C.2.1)。

3.2.2.2胆道蛔虫症出现剑突下突发疼痛,并向右肩、背部或下腹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疼痛持

续一段时间缓解后可再发生,剑突下有局限性压痛点,无腹肌紧张(参见附录C的C.2.2)。

3.2.2.3蛔虫性肠梗阻表现为脐部或右下腹部突发局部疼痛,持续数分钟,间歇时间短,可再出现,

多可触及到软的、无痛的可移动团块(参见附录C的C.2.3)。

3.2.2.4蛔虫性阑尾炎早期疼痛等体征较轻,但病程发展快,且穿孔发生较早继发腹膜炎(参见附录

C的C.2.4)。

3.2.2.5蛔虫性肠穿孔表现为亚急性腹膜炎,发热不明显,腹胀逐渐明显,腹部触诊有柔韧感(参见

附录C的C.2.5)。

3.3实验室检查

3.3.1病原学检查

3.3.1.1粪便检查中检出蛔虫虫卵或幼虫或成虫(见附录D)。

3.3.1.2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呕吐物中查到蛔虫虫体。

3.3.2影像学检查

3.3.2.1X线检查:胸片见肺门扩大、肺野有点状、絮状或片状阴影;腹部平片上除小肠充气或有液

平面以外,可以看到肠腔内成团的虫体阴影或呈现平行的线状阴影。

3.3.2.2超声检查:表现为胆囊或胆总管内具有两条平行的光带。

4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

5诊断

5.1蛔虫感染

同时符合3.1和3.3.1.1。

5.2蛔虫病

5.2.1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3.1和3.2中任一条。

5.2.2临床诊断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和3.3.2中任何一条。

2

WS/T565—2017

5.2.3确诊病例

符合疑似病例和3.3.1中任何一条或符合临床诊断病例和3.3.1中任何一条。

6鉴别诊断(参见附录E)

6.1蛔虫病所致的呼吸系统损害应与钩虫病所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支气管哮喘和肺炎等相鉴别。

6.2蛔虫病所致的消化系统损害应与钩虫病所致的消化系统损害、消化性溃疡和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

6.3蛔虫病常见并发症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

症相鉴别。

3

WS/T565—2017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病原学

A.1病原种类

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简称人蛔虫或蛔虫(Ascarid),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A.2形态

A.2.1虫卵

自人体排出的蛔虫卵,有受精卵(fertilizedegg)和未受精卵(unfertilizedegg)之分。受精蛔虫卵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