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9/T 053-2023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DB4109/T 053-2023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useums of cultural relics building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9/T 053-2023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01
实施日期
202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濮阳市博物馆
起草人:
赵红、田志明、刘闯、张艳鹏、段玉琬、武赛丽、许玲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1

DB4109

濮阳市地方标准

DB4109/T053—2023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2023-10-01发布2023-11-01实施

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9/T053—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濮阳市博物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红、田志明、刘闯、张艳鹏、段玉琬、武赛丽、许玲。

DB4109/T053—2023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能、安全服务

保障、文物建筑及文物安全、游览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安全。

本文件适用于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1384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LB/T013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LB/T068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

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GA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DB41/T692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文物建筑类

指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

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保管、陈列各类文物的博物

馆、纪念馆等重要建筑。

3.2

建筑类博物馆

利用建筑类博物馆进行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

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4总则

1

DB4109/T053—2023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

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坚持专业工作

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逐级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任。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配备必要的、有效的安全设施设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

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

有依法保护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的义务。

5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能

5.1安全管理组织

5.1.1成立小组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建立以法定代表人为主任(组长)、以及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

为安全工作委员会或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

确机构成员及其职责、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和培训。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

全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其他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部门贯

彻落实有关安全运营的各项规定。

5.1.2设置专门机构

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设置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配备的安全保卫人员与博物馆

的规模相适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其安全保卫人员,可以依法配备防卫器械。

5.1.3设立应急管理机构

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按规定设置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履行值守应急、

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并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5.1.4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文物建筑规模和实际需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

职救援队伍签订救援服务协议。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专家,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

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2安全管理职能

5.2.1健全制度

应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保卫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确

定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人,开展全员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安全管理

部门与本单位(部门)签订安全管理责任(承诺)书。依法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各类安全组织工作条例和例会制度;

b)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c)安全防范制度;

d)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e)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f)治安保卫制度;

g)值班、值勤制度;

2

DB4109/T053—2023

h)安全奖惩制度;

i)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j)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k)安全运营检查制度;

l)事故报告制度;

m)动火、明火审批报告制度;

n)重点防护部位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o)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p)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5.2.2排查隐患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查岀的安全隐患应通知有关部门限期整改,事关全局的重大隐患,应提岀有

效措施、方案报请领导批准实施。

5.2.3制定预案

制定博物馆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防范各类不法活动,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

证文物建筑类博物馆游览秩序和治安秩序良好。

5.2.4档案管理

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档案,按规定进行存档,归档文件材料应当真实、准

确、系统,文件材料组件齐全、内容完整。

5.2.5责任措施

博物馆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查明原因、确定责任,提岀处理意见和改进措

施。

5.3安全责任制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安全监控系统;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分级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应制定年度安全生

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博物馆主要负

责人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统筹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定期对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其他负责人对职责

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每年检查、考核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

6安全服务保障

6.1资金保障

6.1.1经费来源

博物馆经费来源主要来自政府全额财政拨款资金,有偿业务活动获得的资金,社会人士、团体、单

位捐赠及赞助的资金,主管部门拨发的用于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

6.1.2经费申请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