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125-2018 种猪核心育种场育种技术规范
DB37/T 3125-2018 Sperm Core Breeding Farm Breeding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125—2018
种猪核心育种场育种技术规范
Breeding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ignucleusbreedingfarm
2018-02-02发布2018-03-0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125—2018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畜牧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开锋、曾勇庆、牛月波、李秀、王燕男、王海霞、杨玲、韩丽娟、张旭、陈
飞。
I
DB37/T3125—2018
种猪核心育种场育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育种方案制定、团队组成、育种核心群、良种登记、性能测定、数据管理、遗传评
估、后备猪选留和遗传交流。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区域联合育种的种猪场育种生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83长白猪种猪
GB/T22284大约克夏猪种猪
GB/T22285杜洛克猪种猪
NY/T820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821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
NY/T822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
NY/T825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
DB37/T2228种猪场档案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种值breedingvalue
又称种用价值,是种用个体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加性效应的
总和。
3.2
BLUP法bestlinearunbiasedprediction
也称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是以线性混合模型为基础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3.3
选择指数selectionindex
把几个选择性状育种值根据其经济加权值综合成一个便于比较并据此进行选种的数值。
1
DB37/T3125—2018
4育种方案制定
4.1查明种群品种、血统、种群结构,以及繁殖、生长发育、胴体及肉质等性能指标,符合育种要求。
4.2育种企业应具有中长期育种规划。
4.3母系群体宜选择总产仔数、达100kg体重日龄和活体背膘厚等性状,父系群体宜选择达100kg
体重日龄和活体背膘厚等性状。
4.4编制符合本场实际的育种方案,按附录A1.1的要求执行。
5团队组成
5.1有专门育种部门,职责清晰。
5.2育种人员配备到位,有至少2名以上专职育种测定人员,具有畜牧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5.3有专门育种指导专家。
6育种核心群
6.1长白猪、大白猪200头以上,杜洛克、皮特兰及其他品种猪100头以上,种群血统不低于6个。
6.2种猪个体符合GB22283、GB22284、GB22285等标准规定的品种特征。
6.3对已有的繁殖及生长性能等测定数据进行分析,将符合要求的种猪个体选入育种核心群。
7良种登记
按照NY/T820规定执行。
8性能测定
8.1繁殖性能测定按NY/T820执行,必测性状为总产仔数,建议测定性状包括产活仔数、个体出生
重、21日龄窝重、产仔间隔、初产日龄等。
8.2生长性能测定按NY/T822执行,必测性状为达100kg日龄、100kg活体背膘厚,建议测定性
状包括30kg~100kg日增重、100kg肌内脂肪含量、100kg活体眼肌面积、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
等;保育结束后平均每窝至少1公2母进入生长性能测定舍进行测定,核心群年测定600头以上。
8.3胴体性状测定按NY/T825执行。
8.4肉质性状测定按NY/T821执行。
9数据管理
9.1有完整准确的现场记录,记录表参见附录B。
9.2育种场须配备专用计算机和育种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现场采集数据应及时录入系统。
9.3数据归档按DB37/T2228执行。
9.4数据上传将良种登记的个体基本信息、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和繁殖信息等数据定期上传国家或省种
猪遗传评估中心。
2
DB37/T3125—2018
10遗传评估
10.1定期利用育种数据管理软件系统,采用BLUP法计算猪只个体各性状的估计育种值。
10.2根据国家遗传评估中心统一的综合选择指数或育种场特定的选择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出综合选
择指数。
10.3采用表格或折线图等表示出在不同年度出生的个体某性状平均EBV或某选择指数的变化,分析
群体该性状或某选择指数的遗传进展和遗传差异。
11后备猪选留
11.1以遗传评估结果结合体型外貌为依据选留后备猪,母系指数宜选择100以上,父系指数宜选择
105以上。
11.2种公猪留种率5%以内,种母猪留种率20%以内。
12遗传交流
12.1遗传交流方式包括将他场优秀种猪或精液引入本场育种核心群,或将本场优秀种猪或精液提供
给其他核心育种场。
12.2参与遗传交流的种猪必须经过生长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为优秀的健康合格种猪。
3
DB37/T3125—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育种方案参考提纲
A.1前言
阐述公司基本概况,在育种调查基础上阐明公司育种工作开展情况,包括种群规模、血统,基本
性能指标等;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
A.2选育方向与目标
A.2.1选育方向
综合考虑育种基础、市场需求等因素,结合自身育种水平,确定适合本场的品种选育方向。
A.2.2选育目标
以选育方向为指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确定育种目标性状;确定个体的综合育种值和个性状
的经济加权,以及确定综合选择指数;最终确定一定时间段要达到的目标。
A.2.3育种规划
阐述企业育种5年、10年等育种规划下相关综合选择指数的选育进展计划,并将工作目标细化到
工作年度。
A.3育种团队建设
阐述育种岗位设置和各岗位职责,同时要阐述为本场育种提供科学方法的对接专家。
A.4种猪选育方法
阐明核心群选育方法,选择闭锁核心群选育呢,还是开放核心群选育,或者二者相结合选育?在
常规育种基础上,是否还采用分子育种等技术?
A.5核心群管理
A.5.1组建核心群
阐明核心群组建方法。
A.5.2选种制度
根据种猪选留程序,结合现场外貌评分和饲养管理规范,制定和阐明本场的选种制度。
A.5.3核心群选配
制定本场配种管理制度,根据遗传评估结果和发情猪只情况制定选配计划,保证选配计划的实施。
需要阐明选配制度,配种计划制定原则,实施保障措施。
A.5.4世代间隔与更替
阐明各品种猪种公猪、种母猪年更新率与时代间隔,确定后备猪选留留种率和留种计划。
A.6种猪性能测定
a)种猪繁殖性能测定;
b)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c)肉猪肥育及肉用性能测定。
A.7种猪遗传评估
a)遗传评估系统;
b)遗传评定;
c)估计世代选育的遗传进展。
A.8遗传交流计划
阐述本场种猪、精液等遗传交流计划与标准要求。
A.9育种总结与方案修订
定期进行育种工作总结,对照前期育种目标进行育种工作再分析、再评估,确定下一步育种工作
4
DB37/T3125—2018
目标,细化育种工作措施,修订完善育种方案,提交公司讨论通过,形成正式指导性工作文件后执行。
A.10其他相关材料
附带提供育种相关技术资料、标准等。
5
DB37/T3125—2018
AA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山东省种猪核心育种场现场数据采集表
表B.1配种妊娠舍日记录表
场:舍:日期:年月日No:
妊娠生
母猪编号公猪编号
配种配种情况流产死淘
序号栏返情
耳品方式员(+/_产治亡汰
耳号耳牌品种耳牌
号种)疗
1第
一
2联
3
4
5
6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051.5-1995 蒸煮设备节能监测标准 1995-07-17
- DB50/T 008.2-1995 柑桔嫁接苗 1995-06-30
- DB51/ 243-1995 灌注水猪肉判定规则 1995-06-08
- DB50/T 008.3-1995 建园 1995-06-30
- DB50/T 008.5-1995 柑桔果实采收、包装、运输、贮藏 1995-06-30
- DB50/T 008.4-1995 柑桔园田间管理 1995-06-30
- DB12/T 051.2-1995 电站汽轮机节能监测标准 1995-07-17
- DB12/T 051.1-1995 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标准 1995-07-17
- DB12/T 051.4-1995 民用-水暖煤炉节能监测标准 1995-07-17
- DB12/T 051-1995 节能监测标准 199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