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24-2018 种公驴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7/T 3224-2018 Rules for Management and Breeding of Male Donkey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224-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5-17
实施日期
2018-06-17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224—2018

种公驴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nFeedingandManagementofJack

2018-05-17发布2018-06-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22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青岛农业大学、聊城

大学、聊城市畜牧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嵇传良、于杰、曲洪磊、尹桂军、仲跻峰、王长法、王秀革、孙玉江、刘桂芹、

姜永红、王俊海、刘万成、张瑞涛、李海静、李敏、孙倩倩。

I

DB37/T3224—2018

种公驴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种公驴的饲料、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种公驴的日常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公驴jack

指符合品种标准,并选留用于种用的公驴。

3.2

后裔测定progenytest

根据后裔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等特征来评估种畜种用价值的遗传评估方法。

3.3

初乳colostrum

指母驴分娩后7d内所产的乳。

3.4

种公驴的饲养标准feedingstandardofjack

根据种公驴的不同品种、年龄、体重、生产水平,科学的规定每头种公驴每天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

的水平。

3.5

系谱pedigree

1

DB37/T3224—2018

指种公驴的父母及其祖先的系统记录文件。系谱上记载有种公驴祖代的名字、编号、出生年月、体

尺体重、体型外貌性状特征、育种情况等信息。

3.6

体况评分bodyconditionscore

是根据头颈、躯干、四肢、腰尻、体尺体重等部位进行直观评分。

4种公驴饲料

卫生指标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4.1粗饲料

4.1.1天然水分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以风干物质为形式饲喂的饲料,

如干草类,牧草、农作物秸秆类等。

4.1.2牧草呈绿色并具该草特有的气味,牧草中不应含有杂物,杂草率不高于10%,含水量14%以下。

4.2精饲料

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的一类饲料,主要是能量(如

禾谷类籽实及加工副产品)和蛋白饲料(如动物性饲料、豆科籽实及其粮油加工副产品)。

4.3饲料添加剂

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在饲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显著。主要是

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抗氧化剂等。

4.4青绿饲料

指天然水分含量高于60%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天然牧草、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类、水生植物、嫩

树叶类。

5种公驴的饲养管理

5.1饲养要求

5.1.1哺乳期驴驹的饲养(0月龄~6月龄)

驴驹出生后及时吃上初乳,如遇到母驴死亡或无乳、少乳,需找代哺母驴寄养。出生10d~15d

可随母驴采食一些饲料。1月~3月龄以母乳为主,补饲为辅。3月~6月龄加强驴驹补饲。精料由70%

逐月降低,草料则由不足30%逐月上升。在断奶前草料和精料定额要达到各占一半的比例。日粮组成参

见附录A。

5.1.2生长期驴驹的饲养(6月龄~12月龄)

饲养要求及日粮组成参见附录A。

5.1.3后备种公驴的饲养

饲养要求及日粮组成参见附录A。

2

DB37/T3224—2018

5.1.4成年种公驴的饲养

5.1.4.1配种前3个月

更换配种期饲料,精料添加量占体重的1.0%~1.5%,粗饲料添加量占体重的2.0%~2.5%,日饲喂

鸡蛋2个/头,新鲜胡萝卜1.0kg/头。

饲养要求及日粮组成参见附录A。

5.1.4.2非配种期

日精料添加量占体重的1.0%,粗饲料添加量占体重的2.0%~2.5%。

饲养要求及日粮组成参见附录A。

5.2管理要求

5.2.1饲喂

5.2.1.1出生驹

确保在2h内吃上初乳,全天自由哺乳。如人工哺乳,确保出生前3天饲喂初乳,需每次间隔2h~3

h哺乳一次,如牛奶、羊奶按照1:1稀释,奶粉按照1:10稀释,每次饲喂量在0.5kg~0.75kg,奶温

以37℃~39℃为宜。奶瓶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

5.2.1.2成年驴

采用自由采食,做到定时、定量、定人,采取“先粗后精”的饲喂方式,饲喂次数不少于4次/日,

采食时间≥1h/次。

饲喂新鲜多汁饲料,如胡萝卜建议切成3cm~5cm块状。更换饲料至少需要1周的过渡期,并保证

日粮组成的相对稳定,每日清扫槽内剩余饲草。

种公驴采精、运动后1h内不宜饲喂饲料,记录每头种公驴的日采食量。

5.2.2饮水

采用水桶或自动饮水器保证充足的饮水,若采用自动饮水器,需每日检测饮水器是否正常工作。冬

季水温8℃~12℃为宜。饮水标准符合NY/T5027标准。

5.2.3运动

种公驴在采食完1h后,采取拉车、自动遛驴机等方式进行强制运动,每天运动时间为1.0h~1.5h。

5.2.4刷拭、洗浴

5.2.4.1种公驴刷拭每天或隔日1次,刷拭按从前向后,由上而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5.2.4.2洗浴采用淋浴、水洗等方式,水温15℃~25℃。一般选择晴天,上午十点后,下午五点前洗

浴,洗后待自然晾干后牵回圈舍。

5.2.5护蹄

种公驴每月修蹄1次。如出现肢蹄病,及时清除蹄匣内污垢,并安装蹄铁。

5.2.6圈舍建设及管理

3

DB37/T3224—2018

5.2.6.1种公驴圈舍以单间为好,单间面积在8㎡~10㎡。饲槽高度1.0m~1.2m,宽度0.4m~0.6

m,长度0.8m~1.0m。

5.2.6.2运动场面积≥25㎡/头,运动场表面平整,以沙土或三合土为宜,便于排水。

5.2.6.3成年驴运动场围栏≤2.0m,栏杆间距0.25m~0.35m,柱间间距2.5m,材质坚固,保证人

畜安全。

5.2.6.4保持圈舍内干燥,湿度为50%~70%为宜,圈舍内最适温度为20℃,冬季最低温度以不低于3℃

为宜。

5.2.6.5圈舍内通风、采光良好。门高≥2.1m,宽度≥1.2m。窗口与地面面积之比为1:5~1:8。每

日清扫1次,保持圈舍洁净。

5.2.7训练调教

5.2.7.1种公驴应定人管理,成年公驴应由经验的饲养员管理。

5.2.7.2保持工作人员和驴的亲和度。重视驴的福利,不应粗暴对待公驴,避免非工作人员接触公驴。

5.2.8精液品质检测

5.2.8.1采精季节来临前1个月,对所有待采精的种公驴进行精液品质检测,精液质量达到活力>70%、

畸形率<20%。

5.2.8.2精液品质检测发现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饲养管理调整、治疗、护理或淘汰。

5.2.8.3日常采精过程中,连续3次精液质量不合格,需停止采精,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5.2.8.4配种期每头种公驴每日采精1次,每周休息1d~2d。

5.2.9种公驴标识管理

种公驴出生后7d应佩戴耳标及电子标签,内容包含品种编号、出生年月等信息。

5.2.10性能指标测定

种公驴自出生之日起到60月龄前,每月测量体尺、体重及睾丸发育情况并详细记录。每季度对每头

种公驴进行体质外貌鉴定。鉴定标准参见附录B.1、B.2。

6卫生防疫

6.1种公驴每季度驱虫1次。

6.2每月全群进行带畜圈舍消毒1次。

6.3其他卫生防疫参见标准NY/T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7技术资料的登记和管理

技术资料应由专人负责登记和管理。

种公驴管理技术资料,参见附录B:

a)种公驴体质外貌鉴定表;

b)种公驴体尺记录表;

c)种公驴登记表;

d)种公驴采精记录表;

e)疫病防治记录表;

4

DB37/T3224—2018

f)饲养管理记录表;

g)疫病登记记录表;

h)后裔测定记录表。

5

DB37/T3224—2018

AA

附录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