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99-2018 花生品种(系)抗茎腐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DB37/T 3399-2018 Peanut variety (line) resistance to stem rot field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399-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8-17
实施日期
2018-09-17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99—2018

花生品种(系)抗茎腐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RuleforFieldResistanceEvaluationofPeanutVarieties(Lines)againstStemRot

2018-08-17发布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39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长松、齐军山、祁凯、张博、张悦丽、马立国。

I

DB37/T3399—2018

花生品种(系)抗茎腐病田间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花生品种(系)茎腐病抗性鉴定接种体的制备、田间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花生品种(系)抗茎腐病的田间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接种体

通过人工制备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相应病害的病原体。

2.2

抗性评价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虫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

3物接种体的制备

500g破碎的花生壳加水润湿,拌入50g玉米粉,分装入直径20cm的培养皿内,每皿大约占容积1/3~

1/2,121℃高压灭菌2h。将供试花生茎腐病(病害症状和病菌形态特征见附录A)菌株接种到花生壳

培养基上,28℃培养5d,用于接种。

4田间抗性鉴定

4.1鉴定圃

鉴定圃应设置在人工营造的病圃或病害常发区,具备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病圃内每个品种(系)

每小区播种100粒。鉴定品种随机排列,起垄覆膜种植,垄距84cm,垄上种两行花生,垄上小行距32cm,

垄间大行距52cm。每穴2粒,大花生穴距16cm,小花生穴距14cm,每12个鉴定品种设1个高感对照品

种。若鉴定品种低于12个,设1个高感对照品种。每品种重复3次。

4.2播种时间

鉴定圃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

4.3接种方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