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792-2011 植物源营养液制作及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DB11/T 792-2011 Plant-based nutrient solutio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n fruit tre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80
B13
备案号:30568-2011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792—2011
植物源营养液制作及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Productionandapplicationofnutritivesolutionfromplantsontree
fruit
2011-04-28发布2011-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79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平谷区果品办公室。
本标准起草人:姚允聪、姬谦龙、孔云、张杰、崔楠楠、付占芳、方建辉、张瑞、周士龙、李松涛、
成钰厚。
I
DB11/T792—2011
植物源营养液制作及在果树上的应用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物源营养液的成分要求、制作技术、使用方法和营养液成分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源营养液的制作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9.124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8572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蒸馏后滴定法
GB/T8573复混肥料中有效磷含量测定
GB/T8574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四苯硼酸钾重量法
GB/T9738化学试剂水不溶物测定通用方法
GB/T14540—2003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GB/T17419—1998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NY1110水溶肥料汞、砷、铅、镉、铬的限量及其含量测定
3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植物源营养液nutritivesolutionfromplant
利用植物材料进行人工提取和发酵制成的液体制剂。
4成分要求
植物源营养液中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指标要求见表1。
表1植物源营养液中营养成分及有害元素指标要求
项目指标
a
总养分(N+P2O5+K2O),%≥15.0
微量元素b(Fe,Mn,Cu,Zn,Mo,B)总量(以元素累计),%≥2.0
氨基酸总含量,%≥1.0
水不溶物,%≤5.0
1
DB11/T792—2011
表1(续)
项目指标
pH值3.5~8.0
砷(As)(以元素计),%≤0.002
有害
镉(Cd)(以元素计),%≤0.002
元素
铅(Pb)(以元素计),%≤0.01
a组成产品的总养分中的单一养分含量不得低于2.O%,且单一养分测定值与标准值负偏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1.0%。
b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钼、硼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之和,含量小于0.2%的元素不计。
5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植物源营养液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6营养成分的测定
(1)总氮含量测定
按GB/T8572规定进行。
(2)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按GB/T8573规定进行。
(3)钾含量的测定
按GB/T8574规定进行。
(4)铁含量的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5规定进行。
(5)锰含量的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6规定进行。
(6)铜含量的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4规定进行。
(7)锌含量的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7规定进行。
(8)钼含量的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9规定进行。
(9)硼含量测定
按GB/T14540—2003中的3.8规定进行。
(10)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按GB/T5009.124的规定进行。
(11)水不溶物含量测定
按GB/T9738的规定进行。
(12)pH值的测定
按GB/T17419—1998中的4.9规定进行。
(13)有害元素的测定
砷、镉、铅的测定按NY1110的规定进行。
2
DB11/T792—2011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种类植物源营养液的制作及使用技术
A.1鲜花营养液
A.1.1原材料及配比
以果树的疏花或其它植物鲜花(鲜花应放入凉水中保存)、红糖、微生物菌剂、麦麸子和豆浆为原
材料,按照落花:10kg、红糖:5kg、微生物菌剂:200g、1%熟豆浆:10kg、麦麸子:1.5kg的配比进
行制作。
A.1.2设施与工具
容积100L的容器(水缸或塑料桶)1个、纱布、橡皮筋、竹棍、草帘。
A.1.3制作方法
制作方法如下:
a)先将容器进行清洗、然后倒入沸水消毒3min~5min;
b)将豆浆倒入容器中;
c)再将红糖倒入容器中,使红糖充分溶解在豆浆中;
d)加入微生物菌剂,用竹棍搅匀;
e)加入麦麸子并进行搅拌;
f)最后将疏下来的鲜花倒入容器中,并与容器中的原料充分混合;
g)用纱布封住容器口,用橡皮筋绑紧,并用草帘盖住;
h)在20℃~25℃下发酵20d;
i)发酵结束后表面产生白霉,pH为3.5~5.0,气味为酸甜味,液体颜色为鲜红色;
j)将杂质过滤后的上清液放入容器中保存于阴凉处即可使用。
A.1.4使用方法
a)在生长季节每10d~15d喷一次300~500倍液,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进行叶面喷施,宜
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进行,避免在强烈光照下喷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4/T 140-2005 苹果斑点落叶病测报调查规范 2006-05-01
- DB14/T 146-2005 蔗扁蛾检疫与防控技术规范 2006-05-01
- DB42/T 331-2005 利川黄连生产操作规程 2005-12-22
- DB42/T 339-2005 来凤银环蛇驯养繁殖技术规程 2005-12-31
- DB14/T 142-2005 金纹细蛾测报调查规范 2006-05-01
- DB42/T 330-2005 竹节参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2005-12-22
- DB42/T 329-2005 竹节参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05-12-22
- DB14/T 141-2005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 2006-05-01
- DB42/T 337-2005 七叶一枝花生产技术规程 2005-12-31
- DB42/T 327-2005 白术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200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