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B37/T 1847-2011 DB37/T 1847-2011 Standard for Pollution-free High-yield Wheat Production Techniques in Dryland of Shandong Province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847-2011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1-04-08
实施日期
2011-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10.67

B2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1-03-16发布2011-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847—2011

目次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旱地............................................................................1

3.2高产田..........................................................................1

4基本要求..........................................................................1

4.1产地............................................................................1

4.2品种选择........................................................................2

4.3肥料使用准则....................................................................2

4.4农药使用准则....................................................................2

5栽培技术..........................................................................2

5.1播前准备........................................................................2

5.2播种............................................................................3

5.3田间管理........................................................................3

6病虫草害控制......................................................................4

6.1主要病害防治....................................................................4

6.2主要虫害防治....................................................................4

6.3杂草防治........................................................................4

7收获和贮藏........................................................................6

7.1收获............................................................................6

7.2晾晒............................................................................6

7.3贮藏............................................................................6

8运输和加工........................................................................6

9副产品处理........................................................................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无公害小麦宜使用的肥料..........................................8

附录C(资料性附录)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的限量指标....................................9

附录D(资料性附录)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常用农药及合理使用准则.................11

I

DB37/T184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岩、马洪义、刘相阳、任广喜、孙良泉。

II

DB37/T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高产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地及整地、播种、施肥、病

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副产品处理的全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地区产量不低于5000kg/hm2的旱地高产田无公害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95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6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8粘虫测报调查规范

NY227微生物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农作物的耕地。

3.2高产田

是指那些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得力、农作物全部生活因素的配合相对协调、单位

面积产量相对较高的耕地。

4基本要求

4.1产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

4.1.1环境质量

1

DB37/T1847—201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32的规定。

4.1.2土壤肥力

土壤耕层20㎝以内有机质含量≥1.0%,全氮(N)含量≥0.095%,速效氮(N)≥80mg/㎏,速效磷

(P2O5)含量≥20mg/㎏,速效钾(K2O)含量≥95mg/㎏。

4.2品种选择

4.2.1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家、山东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且抗旱性、耐肥性、抗倒伏性、抗病

性强、株型较紧凑、丰产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4.2.2种衣剂包衣。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

4.3肥料使用准则

4.3.1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3.2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

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A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4.3.3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

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B

4.3.4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附录C规定。微生

物肥料应符合NY/T227的要求。禁止直接使用城镇生活垃圾;禁止使用工业垃圾、废水

4.4农药使用准则

4.4.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附录D规定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

禁用农药品种;附录E列出了无公害小麦生产中的常用农药品种及常用剂型、用量、安全间隔期等。

4.4.2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

产生和发展

5栽培技术

5.1播前准备

5.1.1底墒

应做到足墒播种,即耕层土壤适宜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最佳。墒情不足时应灌水造墒。

5.1.2底肥

5.1.2.1秸秆还田

在玉米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耕翻入土,秸秆切碎长度≤5㎝。

5.1.2.2施肥

应做到以下要求: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原则是提倡使用配方肥料,增施有机肥,协调氮、磷、钾投入

比例,以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养分、水分供给能力,是旱田高产田小麦增产的重要措

施。

222

——在肥料投入上,一般施有机肥45000kg/hm以上,纯氮150kg/hm~180kg/hm,P2O5

2

DB37/T1847—2011

2222

90kg/hm~120kg/hm,K2O90kg/hm~120kg/hm。

5.1.3整地

精细整地,达到底平,面平,土块细碎,是提高播种质量、消灭“三籽“(露、深、丛籽),争“五

苗“(早、足、齐、匀、壮)的关键措施。土壤墒情较好又多年没深耕的地块有明显的犁底层,应进行

深耕,打破犁底层,耕深在20cm~25cm左右,耕后要及时耙耱,不漏耙、不拖耙,以防跑墒。耙后地

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达到上虚下实,表土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

5.2播种

5.2.1播期

抗寒性强的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8℃~16℃时播种,抗寒性一般的半冬性品种在16℃-14℃时播

种。冬性品种先播,半冬性品种在适期内后播。若播期推迟,应采取种子催芽、适当加大播种量

等措施予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