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4666-2025 分析化学术语
GB/T 14666-2025 Terms for analytical chemistry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分析化学标准、技术文件、书刊的编写与应用。
发布历史
-
1993年08月
-
2003年10月
-
2025年0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中检科健(天津)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化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宁波中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方路、孙海、郝媛、冯宇杰、庞雯斐、郭永欣、田烨玮、张娟、陈会明、孙卫萍、方文杰、王高升、于峰、杨一、全灿、李琳、周丽丽、孙文丹、王鑫、叶佳楣、王龙鑫
- 出版信息:
- 页数:128页 | 字数:22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104001
CCSG.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666—2025
代替GB/T14666—2003
分析化学术语
Termsforanalyticalchemistry
2025-01-24发布2025-08-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4666—2025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基础化学
3…………………1
抽样与预处理
4……………6
化学分析
5…………………11
电化学分析
6………………18
光谱分析
7…………………32
色谱分析
8…………………44
质谱分析
9…………………54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0……………………63
热分析
11…………………69
数据处理
12………………76
参考文献
……………………81
索引
…………………………82
Ⅰ
GB/T1466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代替分析化学术语与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GB/T14666—2003《》,GB/T14666—2003,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范围的描述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a)(1,20031);
增加了基础化学一章见第章将年版化学分析一章中部分术语调整至该章
b)“”(3),2003“”
中同时增加了基体见有证标准物质见基准试剂见电化学分
,“”(3.3)、“”(3.6.3)、“”(3.6.4)、“
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热分析结构分析见
”、“”、“”、“”、“”、“”、“”(
术语和定义更改了化学试剂见年版的常量分析见
3.27~3.32、3.37);“”(3.4,20032.3.1)、“”(
年版的术语定义
3.34.1,20032.2.5);
增加了抽样与预处理一章见第章将年版化学分析一章中部分术语调整至该章
c)“”(4),2003“”
中同时增加了抽样方案抽样计划抽样系统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多阶段
,“”、“”、“”、“”、“”、“
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位产品批批量样本样本量缩分缩分
”、“”、“”、“”、“”、“”、“”、“”、“”、“
样见计数检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复验复检复查样品预处
”(4.2~4.16)、“”、“”、“”、“”、“”、“”、“
理溶解稀释消解湿法消解干法消解微波消解见离
”、“”、“”、“”、“”、“”、“”(4.18~4.27.3)、“
心微孔过滤沥出衍生化法富集萃取预浓缩萃取中萃取蒸馏索氏
”、“”、“”、“”、“”、“”、“()”、“”、“
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加压液体萃
[]”、“[]”、“[]”、“[]”、“
取法逆流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膜萃取法吹扫捕集
[]”、“[]”、“[]”、“[]”、“[]”、“
法见术语和定义更改了采样见年版的术语定义
[]”(4.33~4.50);“”(4.1,20032.1.1);
第章化学分析中增加了游离酸见游离碱见溴指数见
d)5“”(5.1.17)、“”(5.1.19)、“”(5.1.24)、
羟值见加热减量见灼烧减量见砷斑法见蒸
“”(5.1.26)、“”(5.1.27)、“”(5.1.28)、“”(5.2.8)、“
馏试验见标准滴定溶液见显色剂见萃取剂见通
”(5.2.10)、“”(5.3.1)、“”(5.3.7)、“”(5.3.8)、“
用指示剂见烧瓶见试管见比色管见移液器见
”(5.3.9.5)、“”(5.4.7)、“”(5.4.8)、“”(5.4.9)、“”(
漏斗见分液漏斗见古氏坩埚见滤膜见
5.4.12)、“”(5.4.13)、“”(5.4.13.1)、“”(5.4.16)、“”(
术语和定义
5.4.20);
第章化学分析中更改了熔融见年版的酯值见年版
e)5“”(5.1.11,20032.1.18)、“”(5.1.22,2003
的重铬酸钾滴定法见年版的非水滴定法见
2.1.46)、“[]”(5.2.3.2,20032.2.20.2)、“[]”(
年版的储备溶液见年版的分析天平见
5.2.5,20032.2.22)、“”(5.3.2,20032.3.5)、“”(5.4.1,
年版的砝码见年版的术语定义
20032.4.1)、“”(5.4.2,20032.4.2);
第章化学分析中删除了化学计量点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痕量分
f)5“”、“”、“”、“”“
析超痕量分析干法湿法气体分析吹管试验见年版的
”、“”、“”、“”、“”、“”(20032.1.24、2.2.6~
术语和定义
2.2.12、2.2.18、2.2.28);
第章电化学分析中增加了电解质见电活性物质见界面见
g)6“”(6.1.2)、“”(6.1.4)、“”(6.1.5)、
双电层扩散电迁移电渗析见电流电位曲线见安
“”、“”、“”、“”(6.1.10~6.1.13)、“-”(6.1.15)、“
培法见计时安培法见恒电位安培滴定法见电位法见
”(6.2.1)、“”(6.2.1.2)、“”(6.2.1.3)、“”(
计时电位法见电导法见计时库仑法见电解法
6.2.2)、“”(6.2.2.2)、“”(6.2.3)、“”(6.2.4.3)、“”
见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见吸附溶出伏安法见电
(6.2.5)、“”、“”(6.2.8.1、6.2.8.2)、“”(6.2.8.5)、“
化学阻抗谱见电化学池见原电池见三电极电池见
”(6.2.12)、“”(6.3.1)、“”(6.3.2)、“”(6.3.4)、
Ⅲ
GB/T14666—2025
阳极见阴极见工作电极见辅助电极见金属电
“”(6.3.7)、“”(6.3.8)、“”(6.3.12)、“”(6.3.13)、“
极见碳电极玻碳电极碳纤维电极复合电极组复合电极微电
”(6.3.18)、“”、“”、“”、“”、“()”“
极纳米电极酶电极化学修饰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见
”、“”、“”、“”、“”(6.3.19、6.3.19.1、
电量见电子转移数表观电子转移数见
6.3.19.3、6.3.20~6.3.26)、“”(6.4.1)、“”、“”(6.4.4、
极限扩散电流见双层充电电流瞬时电流方波电流电极电位
6.4.5)、“”(6.4.16)、“”、“”、“”、“”、
标准电极电位外加电位见平衡电极电势见电极表面
“”、“”(6.4.18~6.4.23)、“[]”(6.4.25)、“
积滴下时间扫描速率见术语和定义
”、“”、“”(6.4.34~6.4.36);
第章电化学分析中更改了支持电解质见年版的底液见
h)6“”(6.1.3,20033.4.3)、“”(6.1.6,
年版的离子迁移率见年版的安培滴定法见
20033.4.2)、“”(6.1.14,20033.1.13)、“[]”(
年版的电流滴定法库仑法见年版的库仑滴
6.2.1.1,20033.2.1“[]”)、“”(6.2.4,20033.2.5)、“
定法见年版的控制电位库仑法见年版的阳
”(6.2.4.1,20033.2.5.1)、“”(6.2.4.2,20033.2.5.1.1)、“
极溶出伏安法见年版的阴极溶出伏安法见年版的
”(6.2.8.3,20033.2.10.1)、“”(6.2.8.4,2003
永停滴定法见年版的永停终点法电解池见
3.2.10.2)、“[]”(6.2.9,20033.2.3“[]”)、“”(
年版的电导池见年版的可极化电极见
6.3.3,20033.3.5)、“”(6.3.5,20033.3.6)、“”(6.3.9,
年版的极化电极不可极化电极见年版的去极化电
20033.3.7.1“”)、“”(6.3.10,20033.3.7.2“
极指示电极见年版的参比电极见年版的
”)、“”(6.3.11,20033.3.9)、“”(6.3.14,20033.3.8)、
标准氢电极见年版的玻璃电极见年版的
“”(6.3.15,20033.3.9.1.1)、“”(6.3.17.1,2003
高定向热解石墨电极见年版的热解石墨电极电导
3.3.9.2.1)、“”(6.3.19.2,20033.3.9.8“”)、“
率仪见年版的电导仪极谱仪见年版的阴极
”(6.3.27,20033.3.2“”)、“”(6.3.30,20033.3.4)、“
电流见年版的阳极电流见年版的动力电流
”(6.4.8,20033.4.9)、“”(6.4.9,20033.4.10)、“”
见年版的峰电流见年版的极限电流见
(6.4.11,20033.4.12)、“”(6.4.13,20033.4.14)、“”(
年版的扩散电流见年版的残余电流见
6.4.14,20033.4.15)、“”(6.4.15,20033.4.16)、“”(
年版的过电位见年版的过电压分解电位见
6.4.17,20033.4.17)、“”(6.4.24,20033.1.6“”)、“”(
年版的分解电压峰电位见年版的不可逆极
6.4.26,20033.1.7“”)、“”(6.4.30,20033.4.20)、“
谱波见年版的不可逆波可逆极谱波见年版的
”(6.4.32.1,20033.4.18.1“”)、“”(6.4.32.2,2003
可逆波极谱催化波见年版的催化波等电点见
3.4.18.2“”)、“”(6.4.32.3,20033.4.18.3“”)、“”(
年版的扩散电流常数见年版的术语定义
6.4.33,20033.4.22)、“”(6.4.37,20033.4.24);
第章电化学分析中删除了去极化剂超微电极能斯特方程式半波电位尤考
i)6“”、“[]”、“”、“”、“
维奇方程式见年版的术语和定义
”(20033.4.4、3.3.9.9、3.4.7、3.4.19、3.4.23);
第章光谱分析中增加了激发态见电子跃迁见等离子体氢化物发
j)7“”(7.1.5)、“”(7.1.7)、“”、“
生荧光淬灭见吸收光谱法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见
”、“”(7.1.22~7.1.24)、“”(7.2.5)、“-”(
原子荧光光谱仪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干
7.2.5.2)、“”(7.3.8)、“”、“”、“
涉仪见高压氙灯空心阴极灯能斯特灯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
”(7.3.12~7.3.14)、“”、“”、“”“”、“
原子化器雾化器单色器电荷耦合器件电感耦合等离子炬管射频发生器见
”、“”、“”、“”、“”、“”(
光电倍增管见固态检测器见术语和定义
7.3.16~7.3.25)、“”(7.3.29)、“”(7.3.30);
第章光谱分析中更改了电磁辐射见年版的基态见
k)7“[]”(7.1.1,20034.1.1)、“”(7.1.4,2003
年版的能级见年版的共振能见年版的
4.1.4)、“”(7.1.6,20034.1.5)、“”(7.1.8,20034.1.6)、
激发能见年版的电离能见年版的谱线激发电
“”(7.1.9,20034.1.7)、“”(7.1.10,20034.1.8)、“
位见年版的谱线轮廓见年版的特征线见
”(7.1.12,20034.1.10)、“”(7.1.13,20034.1.11)、“”(
年版的离子线见年版的原子发射光谱见
7.1.14,20034.1.12)、“”(7.1.17,20034.1.15)、“”(
年版的原子吸收光谱见年版的分子谱带见
7.1.18,20034.1.16)、“”(7.1.19,20034.1.17)、[](
年版的通带见年版的带通波长定位的重复
7.1.21,20034.1.20)、“”(7.1.25,20034.1.19“”)、“
性见年版的波长定位的准确度见年版的光
”(7.1.27,20034.1.22)、“”(7.1.28,20034.1.23)、“
Ⅳ
GB/T14666—2025
谱最后线见年版的等吸收点见年版的分辨
”(7.1.29,20034.1.24)、“”(7.1.32,20034.1.27)、“
率见年版的色散力见年版的线色散率见
”(7.1.35,20034.1.30)、“”(7.1.37,20034.1.32)、“”(
年版的杂散辐射见年版的杂散辐射率见
7.1.38,20034.1.33)、“”(7.1.39,20034.1.34)、“”(
年版的自蚀见年版的比浊法见
7.1.39.1,20034.1.34.1)、“”(7.1.41,20034.1.36)、“”(7.2.2,
年版的浊度法见年版的射线荧光光谱法见
20034.2.2)、“”(7.2.3,20034.2.3)、“X-”(
年版的荧光光谱法见年版的荧光分析磷光
7.2.4.3,20034.2.12)、“”(7.2.4.5,20034.2.8“”)、“
光谱法见年版的磷光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见年版
”(7.2.4.6,20034.2.7“”)、“”(7.2.5.1,2003
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见年版的射线
4.2.5“”)、“”(7.2.5.3,20034.2.10)、“X-
吸收光谱法见年版的拉曼光谱法见年版的
”(7.2.5.4,20034.2.13)、“”(7.2.6,20034.2.11)、
射线衍射法见年版的原子吸收光谱仪见年版的
“X-”(7.2.7,20034.2.14)、“”(7.3.3,200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见年版的傅里叶变换红外
4.3.3“”)、“”(7.3.4,20034.3.4)、“
光谱仪见年版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计荧光分光光度计见
”(7.3.5,20034.3.5“”)、“”(
年版的分光荧光计射线荧光光谱仪见年版的
7.3.7,20034.3.6.1“”)、“X-”(7.3.9,20034.3.7
射线荧光光谱计火焰光度计见年版的辐射源见
“X-”)、“”(7.3.11,20034.3.9)、“”(7.3.15,
年版的吸收滤光片见年版的吸收池见
20034.3.10)、“”(7.3.26.1.1,20034.3.11.1.1)、“”(
年版的吸光度见年版的术语定义
7.3.27,20034.3.12)、“”(7.4.7,20034.4.7);
第章色谱分析中增加了基线色谱基线漂移基线噪声老化柱流失见
l)8“()”、“”、“”、“”、“”(
顶空气相色谱法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见正相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WCGT 002-2023 文成贡茶 2023-02-01
- T/YNRZ 028-2022 西瓜种苗育苗技术规程 2022-12-12
- T/LYFIA 056-2023 设施番茄基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3-11-20
- T/HZAS 24-2021 家庭农场建设与管理规范 2021-12-15
- T/SIACN 02-2019 淀粉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2019-03-01
- T/LRSX 001-2023 轻糖林下山参加工技术规程 2023-11-20
- T/AHLB 003-2022 杞柳栽培技术规程 2022-10-28
- T/CDNX 003-2020 番茄富硒栽培技术规程 2020-05-05
- T/XYNC 002-2022 万峰春茶 第2部分:种植技术规范 2022-04-25
- T/ZNZ 010-2019 安吉白茶生态种植技术规范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