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0/T 228-2024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DB3710/T 228-2024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the Health of Coastal Marine Ecosyste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52
DB3710
威海市地方标准
DB3710/T228—2024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Standardfortheassessmentofcoastalaquaticecologicalhealth
2024-07-18发布2024-08-18实施
威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10/T228—2024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体系...........................................................................2
5评价指标及赋分.....................................................................5
5.1水资源指标.....................................................................5
5.2水生境指标.....................................................................7
5.3水生物指标....................................................................10
5.4水服务指标....................................................................12
6评价方法..........................................................................15
6.1评价单元......................................................................15
6.2评价数据要求..................................................................16
6.3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16
7水生态健康等级....................................................................17
附录A(规范性)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表................................18
附录B(规范性)滨海水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1
附录C(规范性)河湖(库)“四乱”问题认定及严重程度分类表..........................22
附录D(规范性)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表..................................24
I
DB3710/T22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威海市水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和评估。
本文件起草单位:威海市水文中心、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大学、
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杰、李玮、李沛沛、白莹、张明芳、姜会杰、谭浪、徐艳会、刘素、许伟颖、
姜丹丹、吕晓峰。
II
DB3710/T228—2024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健康等级、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赋分和评价方
法。
本文件适用于滨海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生态健康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本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50201防洪标准
SL196水文调查规范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395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indexofaquaticecosystemhealth
综合水生生物和水环境特征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指数。
3.2
评价指标体系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资源、水生境、水生态与水服务状况及其受外界干扰程度等组成的
多项指标体系。
3.3
水资源指标waterresourcesindicators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文特性、水资源总量、调蓄能力、连通性等服务于生态系统正常运
行的一系列水文水资源指标。
1
DB3710/T228—2024
3.4
水生境指标aquatichabitatindicators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的岸线、水质、营养状态、内源负荷及咸淡水交互等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的一系列指标。
3.5
水生物指标aquaticbiologicalindicators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包括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生物量等在内的生物学特性和参数的一系列
指标。
3.6
水服务指标waterserviceindicators
用以表征河流、湖泊、水库水生态系统支撑防洪、供水等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系列指标。
4评价体系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河流、湖泊、水库三类。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
层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表1。滨海河流、湖泊、水库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见附录A。
2
DB3710/T228—2024
表1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层
目标层准则层
(C)
(A)(B)
河流湖泊水库
生态流量(水量)满足程度水面面积萎缩比例水库蓄水比*
水资源指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B1)
河道连通性湖水交换能力库水交换能力*
岸线自然状况岸线自然状况岸线自然状况
水生境指标水质优劣程度水质优劣程度水质优劣程度
水生态健
(B2)底泥污染指数*底泥污染指数*底泥污染指数*
康综合指
盐度等级年度变化*水体营养状态水体营养状态
数
鱼类物种数/鱼类保有指数鱼类物种数/鱼类保有指数鱼类物种数/鱼类保有指数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水生物指标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综合指数*
(B3)
浮游植物密度浮游植物密度
生物入侵状况生物入侵状况生物入侵状况
3
DB3710/T228—2024
表1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续)
指标层
目标层准则层
(C)
(A)(B)
河流湖泊水库
防洪达标率*防洪达标率*防洪达标率
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
水生态健水服务指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康综合指(B4)湿地保护面积比*
数河湖(库)管护能力河湖(库)管护能力河湖(库)管护能力
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
合计(项)171416
注:带*指标应根据评价水体实际情况选取,若该项不参评,则其权重应平均分给该指标所在准则层的其他指标。
4
DB3710/T228—2024
5评价指标及赋分
5.1水资源指标
5.1.1生态流量(水量)满足程度
对于已批复生态流量(水量)指标的河流,直接采用批复值;对于未批复的,针对当地水资源禀赋
特点,可按照评价河段现状工程条件下来水量占天然径流量的百分比来进行确定,赋分标准见表2。
表2生态水量满足程度赋分表
水量占比(%)≥1050
赋分100600
对于未批复的,也可以根据径流长度或水面面积保有率进行赋分。径流长度保有率指河流评价年枯
水期径流长度占参考年枯水期最大径流长度的百分比,按照公式(1)计算。
L
LRRd1100..................................(1)
Ld2
式中:
LRR——径流长度保有率,%;
Ld1——评价年枯水期径流长度,km;
Ld2——参考年枯水期最大径流长度,km。
评价年枯水期径流长度指河流有水河段长度的评价年枯水期内最大值,参考年宜选择20世纪80
年代以来与评价年水文频率相近年份。径流长度可采用洪水调查数据、遥感解译或相关部门公布数据进
行评价,洪水调查方法参照SL196。采用遥感解译时,也可计算河流水面面积保有率,即河流评价年
枯水期水面面积最大值占参考年枯水期水面面积最大值的百分比,按照公式(2)计算。
A
ARRd1100...............................(2)
Ad2
式中:
ARR——水面面积保有率,%;
2
Ad1——评价年枯水期水面面积,km;
2
Ad2——参考年枯水期最大水面面积,km。
赋分标准见表3。
表3径流长度或水面面积保有率赋分表
径流长度或水面面积保有率(%)≥90807060≤50
赋分1007550250
5.1.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5
DB3710/T228—2024
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评价河流地表水供水量占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按照公式(3)计
算。
WS
WURL100................................................................(3)
WR
式中:
WURL——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WS——流域地表水资源实际供水量,万m3;
WR——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万m3。
赋分标准见表4。
表4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赋分表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40506775≥90
赋分1008050200
5.1.3河道连通性
根据单位河长内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建筑物或设施数量评价。有生态流量或生态水量保障,有过鱼设
施且能正常运行的河流以及用以壅水增渗的低堰(堰高2m以下)及橡胶坝不在统计范围内。赋分标准
见表5。
表5河流纵向连通指数赋分表
河道连通性(个/100km)00.250.51≥1.2
赋分1006040200
5.1.4水面面积萎缩比例
采用水面面积萎缩比例表征湖泊自然蓄水状态,以评价年湖泊水面萎缩面积与历史参考年湖泊水面
面积的比例表示,按照公式(4)计算。历史参考年宜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评价年水文频率相近
年份。赋分标准见表6。
AC
AS(1-)100........................................................................(4)
iAR
式中:
ASi——湖泊萎缩比例,%;
AC——评价年湖泊水面面积,km2;
AR——历史参考年湖泊水面面积,km2。
表6水面面积萎缩比例赋分表
水面面积萎缩比例(%)≤5102030≥40
赋分1006030100
5.1.5湖(库)水交换能力
6
DB3710/T228—2024
湖(库)水交换能力可反映湖(库)水体交换的快慢情况,也可定性表征湖(库)连通性情况,具
体指评价年入湖(库)水量与多年平均入湖(库)水量的百分比。湖(库)水交换能力按照公式(5)
计算,赋分标准见表7。
R
E1100...............................................................................(5)
R2
式中:
E——湖(库)水交换能力,%;
R1——评价年入湖(库)水量,万m³;
R2——多年平均入湖(库)水量,万m³。
表7湖(库)水交换能力指标赋分表
湖(库)水交换能力(%)≥10075500
赋分10080600
5.1.6水库蓄水比
采用水库蓄水比表征水库蓄水状况,以水库评价年平均蓄水量占多年平均蓄水量对应库容的比例计
算,按照公式(6)计算。
RS
RSR1100...........................................................................(6)
RS2
式中:
RSR——水库蓄水比,%;
RS1——评价年平均蓄水量,万m³;
RS2——多年平均蓄水量,万m³。
赋分标准见表8。
表8水库蓄水比赋分表
水库蓄水比(%)≥806040200
赋分1008060400
5.2水生境指标
5.2.1岸线自然状况
采用岸线自然指数评价岸线自然状况,包括河湖(库)岸稳定性和岸线植被覆盖度两个方面。
5.2.1.1河湖(库)岸稳定性
5.2.1.1.1河湖(库)岸稳定性按照公式(7)计算。
SASCSHSMST
BSrrrrr.........................................................(7)
r5
式中:
7
DB3710/T228—2024
BSr——河湖(库)岸稳定性赋分;
SAr——岸坡倾角分值;
SCr——岸坡植被覆盖度分值;
SHr——岸坡高度分值;
SMr——河岸基质分值;
STr——坡脚冲刷强度分值。
5.2.1.1.2河湖(库)岸稳定性各指标赋分标准见表9。
表9河湖(库)岸稳定性指标赋分表
项目指标
岸坡倾角(°)≤15≤30≤45≤60
岸坡植被覆盖度(%)≥75≥50≥250
岸坡高度(m)≤1≤2≤3≤5
河岸基质(类别)基岩岩土黏土非黏土
坡脚冲刷状况无冲刷迹象轻度冲刷中度冲刷重度冲刷
赋分10075250
稳定基本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
岸坡结构有松动发育迹岸坡松动裂痕发育趋势
近期内岸坡不会发岸坡水土流失严重,随
总体特征描述象,有水土流失迹象,明显,一定条件下可导
生变形破坏,无水土时可能发生大的变形和
但近期不会发生变形和致河岸变形和破坏,中
流失现象。破坏,或已经发生破坏。
破坏。度水土流失。
5.2.1.2岸线植被覆盖度
5.2.1.2.1按公式(8)计算。
nLA
vcici....................................................................(8)
PCr100
i1LAai
式中:
PCr——岸线植被覆盖度赋分;
Lvci——岸段i的长度,km;
L——评价岸段的总长度,km;
2
Aci——岸段i的植被覆盖面积,km;
2
Aai——岸段i的岸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157.7-2002 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 配合饲料 2002-07-30
- DB46/ 26-2002 农产品包装纸箱标识 2002-07-22
- DB41/T 290-2002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分类编号规范 2002-07-22
- DB32/T 535-2002 无公害芦蒿 2002-07-29
- DB41/T 286-2002 钢制资料柜 2002-06-17
- DB41/T 285-2002 无公害小杂粮产地环境条件及安全要求 2002-05-15
- DB41/T 287-2002 无公害食用菌质量安全要求 2002-07-19
- DB41/T 288-2002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 2002-07-22
- DB41/T 289-2002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档案案卷质量标准 2002-07-22
- DB41/T 284-2002 鲤鱼配合饲料 200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