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2
5101
四川省成都市地方标准
DB5101/T185—2024
成都市地栽花卉栽植技术规程
2024-07-05发布2024-08-05实施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01/T185—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栽植前准备.........................................................................1
5栽植...............................................................................3
6养护管理...........................................................................5
附录A(资料性)成都市常用一、二年生花卉.............................................8
附录B(资料性)成都市常用宿根花卉..................................................10
附录C(资料性)成都市常用球根花卉..................................................11
附录D(资料性)成都市常用观赏草....................................................13
附录E(资料性)成都市常用花灌木和花乔..............................................14
I
DB5101/T18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成都市植物园(成都
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灵、李智彪、张彤、何强、伍先成、潘清华、朱章顺、罗增春、万圣杰、
汪莹、黄靖琪、石小庆、廖怡、陈旭、黄良伟。
III
DB5101/T185—2024
成都市地栽花卉栽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栽花卉的术语和定义、栽植前准备、栽植、养护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园林绿化的地栽花卉的栽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CJJ/T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CJJ/T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栽花卉groundplantflower
园林绿化中用于露地栽植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
花卉、球根花卉、观赏草及花灌木和花乔。
3.2
土壤安息角angleofreposeofsoil
堆积土壤的坡面与水平地面间所形成的最大稳定角度。
4栽植前准备
4.1植物选择
4.1.1选择原则
地栽花卉选择宜因地制宜、适地适花适品种。
4.1.2一、二年生花卉
宜选用抗性较强、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容器苗栽植时,应选择生长健壮、冠型完整、色泽正常、
根系完好、冠幅与株高的比例适当的植株;花卉种子直播时,应选择颗粒饱满,外体无虫洞、破裂等
伤痕的种子。常用植物参见附录A。
4.1.3宿根花卉
1
DB5101/T185—2024
宜选用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色泽正常、无病虫害的植株。常用植物见附录B。
4.1.4球根花卉
宜选用无伤口、无病菌、个头饱满及完成预处理的种球;生长健壮,造型端正的植株。常用植物
见附录C。
4.1.5观赏草
宜选用抗性较强、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应选择生长健壮、色泽正常、根系完好的植株。常用植物
参见附录D。
4.1.6花灌木和花乔
宜选用抗性强、耐修剪、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皮无开
裂和机械损伤未愈合的苗木。所选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常用植物见
附录E。
4.2植物配置
4.2.1根据场地属性、尺度大小合理选择花卉的种类以及确定栽植数量。
4.2.2根据设计方向、观赏需求、功能需求等,合理选择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观赏
草、花灌木及花乔进行搭配成景。
4.3场地整理
4.3.1整地要求
4.3.1.1应清除场地内土壤中的建筑垃圾、石块、杂草、植物根系等残留物。
4.3.1.2栽植草本花卉整地深度不宜低于25cm,栽植木本花卉整地深度应根据苗木土球大小、苗木
规格等确定。
4.3.1.3栽植土表层与道路(挡土墙或侧石)接壤处,栽植土表层应低于侧石5cm~10cm,栽植土与
边口线基本平直。
4.3.2整地
宜采用深翻、耙地等方式整地。栽植地为粘土、板结土,宜适当深翻;栽植地为沙土、沙壤土可
适当浅耕。
4.4场地造型
4.4.1场地造型应满足景观设计、花卉植物生长的需要和排水需求。
4.4.2场地造型设计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因地制宜,宜设置微地形。
4.4.3土壤安息角≥30°的场地应逐层设置挡土墙,挡土墙设置间距视坡度情况而定。
4.5土壤改良
4.5.1土壤板结严重可在土壤中撒入适当比例有机质,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4.5.2土壤含有较多建筑垃圾,宜用客土更换种植土,种植土要求应符合CJ/T340相关规定。
4.5.3土壤宜消毒后使用,不应见菌丝、虫卵。
4.5.4土壤pH值宜在5.0~7.0,EC值宜在0.2mS/cm~0.8mS/cm,土壤孔隙度宜≥10%。
2
DB5101/T185—2024
4.6放线划区
应按照设计图定点放线划区,在地面准确画出轮廓线,花卉栽植面积较大时,可用方格网法按比
例放大到地面,可采用草石隔离带等材料固定线条,确保图案稳定,必要时应用标牌标出栽植品种、
规格、颜色等信息。
5栽植
5.1一、二年生花卉栽植
5.1.1栽植时间
5.1.1.1花卉种子直播宜在春季2~5月或秋季9~11月进行。
5.1.1.2容器苗全年均可栽植。
5.1.2栽植方式
5.1.2.1种播
根据种子大小可采用撒播、条播和点播。播后覆土,覆土厚度宜为种子直径的2倍。
5.1.2.2容器苗栽植
容器苗栽植前一天应浇透一次水,栽植时去除容器,宜采用品字型种植方式。宜先中间后周边、
先高后矮、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栽植。
5.1.3栽植密度
应根据植物种类、规格和生长习性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密,不宜过疏。栽后,5m远距离
平视不见裸土;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圆滑。
5.1.4栽植深度
5.1.4.1栽植深度应保持植株原土球高度,栽植穴底部应与土球底部充分契合。
5.1.4.2同一栽植区内同品种植株栽植深度应基本一致,不应栽植过深、过浅。
5.1.4.3栽后填土应充分压实,使穴面略低于种植面。
5.1.5浇定根水
宜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浇水,应及时浇透水。
5.2宿根、球根花卉栽植
5.2.1种球处理
种球栽植前宜用杀菌剂浸泡处理,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再进行种植;大面积种植,可在土壤中混
入少量杀菌剂,减少种球霉变。
5.2.2栽植时间
根据花卉品种、景观需求等确定栽植时间。
5.2.3栽植方法
3
DB5101/T185—2024
挖掘小穴,将宿根、种球放入穴内,苗根应舒展,再回填土压实。坡度栽植宜由下往上栽。
5.2.4栽植密度
应根据种球大小、生物学特性等确定种植密度。
5.2.5栽植深度
球根栽植的深度因土质和种类不同而异。粘重土壤应略浅,疏松土壤可略深,球根体积越小,种
植深度越浅,通常深度宜为球高的2~3倍;其他情况下根据植物特性、实际需要确定,如:百合类中
多数种类种球栽植深度宜大于等于4倍球高,朱顶红应将球根的1/4~1/3露于土面之上。
5.2.6浇定根水
栽植后,应及时浇一次透水;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湿度适当补充浇水。浇水后出现土壤沉陷,应
及时培土。
5.2.7覆盖物
种植后,表土有裸露情况时,宜选用陶砾、树皮、椰糠等材料进行覆盖。
5.3花灌木和花乔栽植
5.3.1栽植时间
花灌木和花乔栽植应在适宜季节进行。反季节栽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5.3.2栽植穴准备
5.3.2.1土球苗树穴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加大40cm~60cm,穴深度宜比土球厚度≥20cm;容器苗的
栽植穴直径应大于容器直径40cm~60cm,穴深度比容器高度深10cm~15cm。
5.3.2.2挖穴时,应垂直向下挖掘,边挖边修直穴壁直至穴底,栽植穴上下口径应保持一致。
5.3.2.3栽植穴下层存在不透水层时,若不透水层较薄,则应深翻打破此层;若不透水层过厚不易打
破,则根据实际有效种植土层厚度和土壤质地合理选用花灌木和花乔种类。
5.3.2.4穴内挖出的种植土及废土分别堆置于穴外,种植土用于回填,废土等杂物应集中运出处理。
5.3.3栽植方法
5.3.3.1栽植时,宜先在穴底回填腐熟的肥料,再回填栽植土10cm~15cm,除去土球外的包装物,
再将苗木放置栽植穴中央,扶正树干回填种植土。
5.3.3.2回填种植土宜从栽植穴边缘向土球四周回填,分层压实。苗木栽植后根颈部位与原栽植根颈
部位相同。
5.3.4花乔支撑
5.3.4.1栽植花乔应根据实际需要设支撑物固定。
5.3.4.2支撑可根据苗木类型采用扁担形、三角形、井字架支撑。
5.3.4.3支撑下埋深度,宜根据树种规格和土质确定,不应打穿土球或损伤根系。
5.3.4.4支撑应牢固,支撑高度宜为植株高度1/2以上;树木绑扎处应夹垫软质材料,避免磨损树干,
绑扎后树干应保持直立。
5.3.5浇定根水
4
DB5101/T185—2024
5.3.5.1定植当天应及时浇一次透水,可用钢钎或竹棍插入土壤中检查土球是否灌透水;水份充分渗
透后,若土壤沉降过深则需及时覆土。
5.3.5.2缓苗期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土壤墒情适当补水。
6养护管理
6.1一般要求
6.1.1养护管理阶段,应配备必要的管养人员及设备,建立养护巡查巡视机制。
6.1.2栽植当年应加强养护管理,保证植物成活,正常生长。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选择相应的
养护措施,可参考GB/T38360相关规定。
6.1.3根据现场条件、植物种类、养护面积和养护等级,应合理设置喷灌、滴灌等灌溉系统。
6.2水份管理
应根据地栽花卉的种类、生长情况、天气及所处环境条件确定浇水量,做到合理浇、排水。应符
合以下要求:
a)一、二年生花卉栽植完毕后,日常养护视种类、季节和天气状况确定浇水频率;
b)宿根、球根类花卉在春季萌芽展叶时和干旱季节可适当多浇水;
c)花灌木和花乔应根据苗木生长状态和气候情况进行浇水和喷雾;
d)夏季应适当多浇水,宜早上10点前,下午5点后浇水,不宜中午暴晒时浇水;冬季应适当控
制浇水量,宜上午10点后,下午3点前浇水;
e)气温高、空气湿度低时,宜早晚进行喷雾;
f)浇水水压不宜过大,浇水时应防止泥土冲溅到植株上,严禁强水压直射;
g)暴雨季节应注意检查,保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可采用开沟等方式排水;
h)花卉受涝后,根据受涝情况宜采取中耕松土、控肥等方式进行补救。
6.3施肥管理
6.3.1施肥原则
6.3.1.1根据花卉种类、生长情况、土壤及天气条件综合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式及施肥
量。
6.3.1.2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应施浓肥或过量施肥,宜施腐熟后的有机肥。
6.3.1.3宜在阴天或小雨后施肥;高温高湿天气不宜施肥;冬季低温光照弱,植株生长缓慢宜少施肥;
植株叶色黄绿暗淡缺肥时要及时补施。
6.3.1.4发芽前、生长期或花后应适当追肥;盛花期不宜施氮肥;花灌木地被修剪后宜追施复合有机
肥。
6.3.1.5施肥应按照NY/T496的规定执行。
6.3.2一、二年生花卉养分管理
6.3.2.1初次栽植草本花卉时,应适施适量有机肥。
6.3.2.2宜在新芽抽出时追肥,花前和花后各追肥1次。可在植株四周施以腐熟的有机肥。
6.3.2.3幼苗生长期、枝叶发育期多施氮肥;孕蕾期、开花期,多施磷、钾肥;不宜在中午前后或有
风时施追肥,以免无机肥附着植株从而伤害花卉植株。
5
DB5101/T185—2024
6.3.3宿根、球根花卉养分管理
6.3.3.1宿根花卉以施长效基肥为主,宜每年或隔年施一次基肥,宜于深秋至早春花木休眠期进行。
6.3.3.2球根花卉根据生长势和需要确定基肥。
6.3.3.3宜在早春花木刚生长和旺盛生长期视植株长势强弱适当追肥。生长季节可追肥3次~5次。
6.3.4花灌木和花乔养分管理
6.3.4.1花灌木和花乔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追肥。
6.3.4.2可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追肥。叶面喷施追施应根据叶面肥配比稀释后喷施,根部追肥宜采用
环状和穴状施肥。施肥时间宜在早晚进行。
6.3.4.3扩大树势,主施氮肥;促进开花结果,主施磷、钾肥。
6.4松土除草
6.4.1松土
6.4.1.1植物生长期应进行松土,使表层种植土壤保持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
6.4.1.2应选择晴天且土壤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松土。松土频率根据土壤板结及植株生长情况确定。
6.4.1.3中耕松土时不得伤及植株根系,保证土壤的通风透气性。
6.4.2除草
除杂草宜结合松土进行,生长季节宜持续中耕除草,杂草应除小、除早。
6.5修剪、整形与补植
6.5.1修剪
6.5.1.1根据植株生长状况,一、二年生花卉应及时修剪残花,摘除二次残花。
6.5.1.2宿根、球根花卉应根据季节或控花需要,适时进行修剪或摘心;部分休眠的多年生植物,在
休眠期应及时修剪地上部分,并及时予以覆盖。
6.5.1.3花灌木和花乔宜适度修剪,宜整形修剪,调整树形,促进生长。
6.5.2整形
6.5.2.1抹芽
花卉生长期,在嫩芽木质化之前及时把花卉基部或干上生长出的多余的长势较弱的不定芽抹掉。
抹芽常用于木本类花卉的修剪,如月季、杜鹃、扶桑等。抹芽宜在植株大量发芽时进行,观察各芽点
的发育情况,抹除长势较弱和发育迟缓的不定芽,以及过密芽。
6.5.2.2摘心
摘除新梢的顶端,抑制向高生长,促使萌发侧枝、加粗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或调整邻近新梢的长
势等。草本花卉可通过摘心调整株形,保持株高与冠幅的比例。
6.5.2.3疏枝
应在休眠期进行,通过剪除枯枝、病虫枝、纤细枝、过强枝、密生枝、无用枝等,以调整植株姿
态,使枝条疏密有致,利于通风透光。
6
DB5101/T185—2024
6.5.2.4疏花、疏果
花卉生长期将多余的花蕾和过多的果实摘掉。疏花疏果后及时清理。
6.5.3补植
6.5.3.1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宿根、球根花卉栽植后出现凋谢、死亡时,应及时去除,并进行补植。
6.5.3.2花灌木和花乔栽植后出现死亡,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补植时间。
6.5.3.3补植的品种、规格、高度应与周边植株一致。
6.6病虫害防治
6.6.1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病虫害监测、巡查,严格控制突发性病虫害发生。
6.6.2建立常见病虫害识别机制,针对性制定病虫害防控方法。宜采用生物防控手段,保护和利用天
敌;推广生物农药。
6.6.3应及时有效地采取物理防治手段,主要包括诱杀、热处理、截止上树、人工捕捉、刷除虫或卵、
刺杀蛀干害虫、刮除病斑等措施,并及时清理落叶、杂草及残花等。
6.6.4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宜及时喷施药物。药物应使用无公害药剂或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毒、无污
染的农药;药剂的施用浓度、用量应遵循使用说明书。
6.6.5农药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7特殊养护措施
6.7.1应根据地栽花的种类及生长习性,对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花卉种类,制定应急养护预案。
6.7.2高温、高湿、干旱或低温等灾害天气,应加大巡查频次。根据灾害天气情况和植物受害情况,
制定针对性补救养护措施。
7
DB5101/T185—2024
附录A
(资料性)
成都市常用一、二年生花卉
成都市常用一、二年生花卉名录见表A.1。
表A.1成都市常用一、二年生花卉
序号花卉学名拉丁文别名备注
1蜀葵Alcearosea斗蓬花、棋盘花、一丈红/
2三月花葵Malvatrimestris裂叶花葵/
3香彩雀Angeloniaangustifolia//
4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
5毛地黄Digitalispurpurea自由钟、洋地黄/
6紫罗兰Matthiolaincana//
7香雪球Lobulariamaritima//
8彩叶草Coleushybridus//
9一串红Salviasplendens爆仗红、象牙红/
10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火球花、百日红/
11鸡冠花Celosiacristata//
12醉蝶花Tarenayahassleriana蝴蝶梅、醉蝴蝶/
13牵牛Ipomoeanil喇叭花、牵牛花/
14大花马齿苋Portulacagrandiflora太阳花、半支莲/
15旱金莲Tropaeolummajus旱莲花、荷叶七/
16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丈菊/
17雏菊Bellispe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C/T 682-201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座垫 2013-10-17
- JB/T 4210.6-2014 六角螺母冷镦模 第6部分:镦球推杆 2014-07-14
- AQ/T 1059-2008 煤矿安全检查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2008-11-19
- QC/T 943-2013 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 2013-10-17
- JB/T 9917.2-2014 多用磨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4-07-14
- QC/T 935-2013 餐厨垃圾车 2013-10-17
- JC/T 1033-200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用钢筒螺旋卷焊机 2007-05-29
- JB/T 7274.6-2014 T形把手 2014-07-14
- JC/T 1047-2007 陶瓷色料用电熔氧化锆 2007-05-29
- JB/T 12079-201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钢筋弯箍机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