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DB15/T 1061-2016 Anti-drought afforest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0月
-
2025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
备案号:51715-2017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RegulationsforDroughtResistantAfforestationTechnologySystem
2016-10-15发布2017-01-1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
DB15/T1061—2016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乌志颜、白玉茹、程瑞春、赵鸥、李晓宇。
1
DB15/T1061—2016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抗旱造林技术的立地条件、树种选择、集水整地、苗木保湿、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等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人工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5/T374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5/T389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技术规程
DB15/T967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旱造林droughtresistantafforestation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树种,通过苗木保湿、蓄水保墒等综合措施促进苗木生根生长、提
高成活率的造林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主要由抗旱树种选择、集水整地、苗木保湿、苗木水分调控、保
墒造林等技术组成。
3.2
培抗旱堆droughtresistantpile
在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栽植完苗木后,随即以苗干为中心自苗木根颈处向上培一个近圆台形的湿
土堆,可减少土壤失水,减轻苗木水分蒸腾,降低苗木晃动幅度,避免苗木根系透风,确保苗木成活的
保湿、保墒措施。
4立地条件
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区,沙区。
2
DB15/T1061—2016
5树种选择
根据立地条件,选择耐旱、耐风沙、抗逆性强的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树种选择参见附录A。
6集水整地
6.1反坡梯田整地
适于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1。
图1反坡梯田整地设计图
6.1.1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黄土丘陵区。
6.1.2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1.3规格要求
沿等高线开挖反坡梯田,台面宽1.5m~2.5m,里切外垫,梯田向内倾斜成5°~10°的反坡,上下台
阶中心距保持在2.5m~3.0m之间,台面深翻25cm,碎土,拣除草根、石块等杂质,反坡外沿拍实并保持
平整光滑。
6.2鱼鳞坑整地
适于坡度较陡的土石山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2。
图2鱼鳞坑整地设计图
3
DB15/T1061—2016
6.2.1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上土石山区。
6.2.2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2.3规格要求
开挖鱼鳞坑时,把挖出的表土堆在坑上沿外侧,再用里切外垫的方法,将生土培在下面围成半圆形
的土埂,然后在坑内深翻25cm,把表土填入坑内,坑长1.0m,宽0.6m,深0.6m,并且分布均匀,“品”
字型排列,外沿要踩实拍光。
6.3大穴整地
适于较平缓的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3。
图3大穴整地设计图
6.3.1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黄土丘陵区。
6.3.2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6.3.3规格要求
坑长1.5m~2.0m,宽0.8m,深1.0m,形状为长方形,“品”字型排列。
6.4机械开沟整地
适于平缓沙地、平地、丘陵地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4。
4
DB15/T1061—2016
图4机械开沟整地设计图
6.4.1立地条件
黄土丘陵区及适合机械整地的其它类型区。
6.4.2整地时间
丘陵区为造林前一年的雨季;沙区为造林时。
6.4.3规格要求
用拖拉机牵引开沟犁,按预定行距开沟整地,沟深40cm~60cm。
6.5水平阶整地
适于黄土丘陵区整地,具体设计图见图5。
图5水平阶整地设计图
6.5.1立地条件
坡度25°以下的黄土丘陵区。
6.5.2整地时间
造林前一年的雨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DAS 420-2022 ‘妙香7号’草莓高质量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 2022-06-29
- T/JAASS 103-2023 奶牛智慧养殖环境、生理、生产数字化 感知指标体系 2023-11-08
- T/SHZSAQS 00197.4-2023 乳肉兼用牛生产技术规范 第4部分泌乳牛饲养管理 2023-11-27
- T/YCXH 04-2018 豌豆 西豌 1 号 2018-05-31
- T/BYGC 0003-2023 北苑贡茶 乌龙茶栽培技术规程 2023-03-22
- T/GXAS 359-2022 富硒淮山栽培技术规程 2022-08-12
- T/GDNB 128.16-2022 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生猪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2022-10-20
- T/CACM 1374.159-2021 槟榔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10-15
- T/HNSGJXH 0008-2022 湘南脐橙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2-12-15
- T/SDPPA 2-2019 滕州大白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