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LY/T 1058-2013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plantation for larix kaempferi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058-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3-15
实施日期
2013-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划分了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 Carr.]速生丰产林适生区域,规定了各适生区的培育指标,提出了造林、抚育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及经营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河北省塞罕坝林业机械林场、湖北省宜昌大老岭国有林场、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唐小平、程小玲、谭学仁、张向忠、徐慎东、马建伟、殷明放、陈晓非、翁国庆、王倩、陈孟涤、卞菲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5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10582013

代替/—1991

LYT1058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Fast-rowinandhih-ieldlantationforlarixkaemferi

gggypp

ㅤㅤㅤㅤ

2013-03-15发布2013-07-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10582013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适生区划分与培育指标…………………1

5造林技术…………………2

6森林抚育…………………3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日本落叶松适生区划分…………5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日本落叶松各林龄阶段生长量指标……………7

附()

录C规范性附录日本落叶松主伐年龄与出材量指标……………8

()

附录D资料性附录日本落叶松立地分类与质量评价………………9

()

附录E规范性附录日本落叶松人工造林初植密度…………………17

()

附录F规范性附录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抚育指标………………19

ㅤㅤㅤㅤ

/—

LYT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

1范围

[()],

本标准划分了日本落叶松LarixkaemferiLamb.Carr.速生丰产林适生区域规定了各适生区

p

,、。

的培育指标提出了造林抚育等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及经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81

3术语和定义

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木分化differentiationtree

、、,、

在树种年龄立地条件相同的林分内林木在高矮粗细和生活力方面随着生长发育而表现出来的

差异现象。

3.2

自然稀疏selfthinning

,,、。

在一定密度的林分内随着林龄的增长出现了林木自然濒死枯死的现象

4适生区划分与培育指标

4.1适生区划分

、,,

根据日本落叶松在我国不同引种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生态条件和生长差异兼顾行政边界走向

、。,

将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适宜发展区划分为个培育区个培育亚区各适生区概况见附录区

39A

划示意图见附录B。

4.2培育指标

4.2.1成活率保存率

、。

当年造林成活率第年保存率

≥95%3≥85%

1

/—

LYT10582013

4.2.2生长指标

第年平均树高年生长量。

4.2.2.14≥0.4m

4.2.2.2不同林龄时低限生长指标见附录B。

4.2.3培育目标与轮伐期

,、,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以培育中径材为主中径材与大小径材相结合不同培育目标的主伐龄见

附录中表。

CC.1

4.2.4质量指标

,,。

根据国家木材标准确定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出材量指标见表C.2

5造林技术

5.1林地选择

适宜的自然条件见附录中表。

5.1.1DD.1

,。

5.1.2有林地采用地位指数表选择地块参见表D.2

,。

5.1.3宜林地采用地位指数数量化得分表选择地块参见表D.3

5.2种苗

、,、

5.2.1选用种子园母树林或优良种源区的种子培育良种苗或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的穗条培育嫁接

ㅤㅤㅤㅤ

、,。

苗扦插苗优先使用容器苗

,。

种子质量执行的规定苗木规格执行中规定的级苗木标准

5.2.2GB7908GB6000Ⅰ

5.3整地

5.3.1整地时间

一般在雨季前完成。

5.3.2清理方式

;。

平缓地带全面割灌草其他地带带状割灌草

,。

清理林地时注意保留珍贵树种

5.3.3整地方式

:()(),

5.3.3.1穴状整地规格为40cm~60cm×40cm~60cm×30cm平坡或缓坡采用明穴整地方

。,,、,,,

式整地挖穴时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清除穴内石头残根将草皮打碎翻入穴内然后表土回穴在陡

,。

坡或有水土流失的地方采用暗穴整地方式整地植穴下部应筑土埂蓄水拦泥

:,。

水平阶整地宽深

5.3.3.280cm~150cm40cm

:,;,。

带状整地带宽深或带垦筑台深

5.3.3.3150cm~200cm20cm~25cm30cm~40cm

鱼鳞坑整地:。

5.3.3.450cm×50cm×40cm

5.4栽植

5.4.1栽植季节

,,,。

在苗木落叶休眠至次年萌动前均可以春季为主在林地土壤解冻达20cm苗木尚未萌动前进行

2

/—

LYT10582013

,。

如秋季造林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5.4.2栽植密度

、,。,

根据培育区立地条件和材种培育目标综合确定见附录中表栽植可采用混交配置见

EE.1

表。

E.2

5.4.3栽植方法

,,,,。

裸根苗栽植时施基肥基肥可以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有机肥5k~10k复合肥200~400

gggg

。,,,,,,,

施于植穴底部栽植时将苗木放到穴中心扶正舒根填入潮土埋没根系轻提苗干后填余土踩实

再填土埋到苗木根际以上,,、,。

2cm~3cm再行踩实最后埋虚土或薄膜石头以利保墒栽植时须因地

、、,。

制宜地采取苗根沾水保水剂浸根挂泥桨等保湿措施以防苗木根系失水

,,,

容器苗栽植时对有底的容器袋装袋移植时应先将袋打开然后把苗木提起使之悬空放进袋中央

,。,

并同时使根系舒展开来然后从苗木四周填土至苗木根茎以上2cm的位置时压实对无底的容器袋

,,

装袋移植时应先将少量营养土湿润至手握成团不易松散状态然后打开容器袋将袋底部捏在一起装入

,,。

少许湿土上下用力挤压使成一圆饼状展开袋上部放入苗木后填土

5.5未成林地抚育

、、、,。

造林后年年间进行割草割灌除藤松土除草等项作业以保证幼树正常生长

1~4

)第年:,,

a1月下旬至月上旬全面割除灌草一次如苗木根茎外露应培土至苗茎以上

562cm~

;,,,。

月中旬至月中旬带状或全面割灌一次带宽茬高≤5cm

3cm78100cm

)第年:,、;,。

b2~3月下旬至月上旬割草割灌一次月中旬至月中旬带状割灌草一次

5678

)ㅤㅤㅤㅤ,

如灌木和草本植被生长茂盛影响幼树生长时应在每年月下旬至月中旬全面割除灌木和

c67

草本植物一次。

6森林抚育

6.1抚育间伐

6.1.1起始期与间隔期

:,,。

6.1.1.1起始期林分郁闭度在0.7以上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时进行首次间伐

:。

间隔期年年

6.1.1.25~8

6.1.2间伐方法

()

6.1.2.1隔株行间伐

,,()()

一般在森林密度均匀单株立木生长发育状态基本一致的林分中进行每隔行株行株伐

1~2

()。

除行株立木

1

6.1.2.2下层抚育法

,,,

对立木按下列条件进行分级首先伐除有害树和部分辅助树以及个别发育不良的目标树达到适

用间伐密度为止。

)目标树

a

,、、

能够满足日本落叶松培育终极目标对林分的稳定性和生产性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好价

,。

值高的日本落叶松及其他林木一般保留到森林主伐利用时采伐

3

/—

LYT10582013

)辅助树

b

,,

有利于促进目标树天然整枝和形成良好干形的对土壤有保护和改良作用的以及伐除后可能出现

林窗或林中空地的林木。

)有害树

c

,,,、、、

枯立木濒死木罹病木被压木以及妨碍目标树与辅助树生长树冠过分庞大树干尖削多枝多节

的林木。

6.1.3技术要求

,,,。

6.1.3.1作业应做到留优去劣留大砍小密间稀留控制强度

(),(),

抚育间伐采伐后单位面积株数不低于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详见附录中表

6.1.3.2FF.1

不同培育目标抚育间伐进程参见表F.2。

();,,,

6.1.3.3抚育间伐采伐的蓄积强度≤25%由于抚育欠账林分密度过大可采取机械抚育法蓄积

强度≤50%。

6.1.3.4伐后郁闭度≥0.6。

6.1.3.5伐后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

()/。

6.1.3.6抚育间伐采伐施工作业执行GBT15781相关要求

6.2人工整枝

6.2.1整枝对象

对培育大径材的林分应结合抚育,。

间伐作业对保留木进行人工整枝作业

ㅤㅤㅤㅤ

6.2.2整枝强度

,;,。

幼龄林整枝后冠高比≥1∶2中龄林整枝后冠高比≥1∶3

6.2.3技术要求

6.2.3.1整枝应在树液停止流动的季节进行。

,,,。

6.2.3.2作业时切口应平滑枝桩高≤0.5cm严禁劈裂和损伤树皮

6.3林地管理

、。

6.3.1宜将幼林抚育作业割除的杂草灌木以及间伐作业的采伐剩余物平铺林地

,,

6.3.2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抚育间伐进行清理林地作业翻土10cm~15cm使枯枝落叶与土壤混合埋

;、,、。

压或用环状沟撒布等方法施入适量的氮磷复合肥

2

,,

6.3.3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区域林地土壤开发利用面积控制为≤5hm对于采取耕作或起床作业

,,,

的耕作面或床长上下耕作面或床之间保留的原有植被隔离带每隔床顺山保留

≤15m≥2m10

。()、。

≥5m宽的隔离带沟谷溪流山脊与垦植区之间保留≥20m的原有植被区

地力维护执行/相关要求。

6.3.4GBT15781

6.4森林管护

2

,。

6.4.1每块新植林及其毗邻的已有针叶林合计面积超过≥30hm时宜设置阔叶树林带或防火带

、,、,。

6.4.2建立有害生物火灾预测预报系统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防成灾

;,。、、、

6.4.3保护林地环境卫生招引益鸟兽保护和人工繁殖害虫天敌重点防治松毛虫枯稍病卷叶蛾

鞘蛾及鼠害。

4

/—

LYT10582013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日本落叶松适生区划分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区概况见表A.1。

表A.1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区概况

适生区适生亚区植被类型地理位置自然概况

海拔高200m~700m

温带南部针阔混交林亚年平均降水量500mm~

Ⅰ1温带南部和暖温带北部

,,,

地带长白山地红松云1000mm

长白山区,

的山地丘陵区域包括小

()

杉冷杉针阔混交林区年平均蒸发量1100mm~

兴安岭南部长白山和辽

Ⅰ1700mm

东低山区。

东北区年平均气温2.6℃~7.8℃

范围:

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年平均积温()

≥10℃

北纬:

Ⅰ238°90′~45°68′

,、

地带辽东丘陵赤松蒙2600℃~3500℃

辽东低山区东经:

126°41′~130°23′

:、、

、土类棕壤暗棕壤暗棕壤

古栎麻栎区

性白浆土草甸土等

暖温带北部阔叶栎林亚

Ⅱ1

,、

地带冀辽山地丘陵油

燕山区海拔高()

500150m~

、、

松辽东栎槲栎林区

ㅤㅤㅤㅤ

2000m

暖温带北部阔叶栎林亚

年平均降水量460mm~

,

Ⅱ2地带晋陕黄土高原培育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800mm

,、、

太行山区植被油松辽东栎槲栎、、

包括燕山太行山沂蒙

Ⅱ年平均蒸发量1150mm~

林区和胶东丘陵四个亚区。

华北、2100mm

暖温带南部阔叶栎林亚范围:

华东区Ⅱ3年平均气温-1.2℃~

,北纬:

地带胶东丘陵培育植35°06′~42°68′

胶东丘陵区12.8℃

,、东经:

被赤松麻栎培育区111°15′~125°45′

年平均积温()

≥10℃

暖温带南部阔叶栎林亚1650℃~4700℃

,、

Ⅱ4地带鲁中南山地丘陵

:、

土类棕壤褐土等

,、、

沂蒙山区培育植被油松麻栎栓

皮栎林区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

,

Ⅲ1混交林地带秦岭山地丘海拔高500m~2500m

,、、

秦岭山区陵栎类林巴山松华山年平均降水量600mm~

松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1500mm

、、

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包括秦岭巴山岷山三年平均蒸发量840mm~

,个亚区。

ⅢⅢ2混交林地带巴山山地丘1900mm

、:

华中川西区,、、范围年平均气温

巴山区陵栎类林巴山松华山4.5℃~16.3℃

北纬:年平均积温()

松林区30°27′~34°45′≥10℃

东经: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105°75′~111°00′3200℃~4800℃

:、、

土类黄棕壤黄褐土山地

,

Ⅲ3林北部高山地带四川盆

棕壤等

、、

岷山区地培育植被楠青岗

林区

5

/—

LYT10582013

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区区划示意图见图A.1。

图A.1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培育区区划示意图

ㅤㅤㅤㅤ

6

L

Y

/

T

1

0

5

8

72

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