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64-2021 保山市万寿菊生产技术规程

DB5305/T 64-2021 PaoShan City Sunflower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64-2021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1
实施日期
2021-09-10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万寿菊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保山市植保植检站、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腾冲市种子管理站、腾冲市界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起草人:
柳树国、沈云峰、杨祚斌、杨兆春、冯怀斯、吴绍柱、赵玉虎、马艳清、赵映宗、赵国安、谢显彪、周绍鹏、杨晓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38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64—2021

保山市万寿菊生产技术规程

2021-09-01发布2021-09-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64—2021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由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保山市植保植检站、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腾冲市

种子管理站、腾冲市界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起草人:柳树国、沈云峰、杨祚斌、杨兆春、冯怀斯、吴绍柱、赵玉虎、马艳清、赵映宗、

赵国安、谢显彪、周绍鹏、杨晓。

I

DB5305/T64—2021

保山市万寿菊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万寿菊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区域、品种选择、育苗、大田移栽、中耕管理、

采收、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万寿菊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万寿菊

万寿菊(TageteserectaL)为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

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头状花序单生,花冠黄色。本文件中特指采收鲜花加工提取叶黄素的一种菊花。

3.2苗床育苗

是指直接在选好的苗床地上进行育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3.3穴盘育苗

是指采用分隔成小穴的泡沫塑料盘,底部开口,装填营养土或基质进行育苗的一种育苗方式。

4种植区域

4.1适宜区域

1

DB5305/T64—2021

海拔1300m~1900m,年均温13℃~17℃,年降雨量900mm~1200㎜,无霜期≥300d,土

壤类型为砂壤土或壤土,pH5.5~7.5。

4.2产地环境

4.2.1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2.2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2.3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5品种选择

选择花大、花色桔黄色、叶黄素含量高、抗病性好、分枝力强的F1代杂交种。种子纯度90%以上,

种子净度98%以上和发芽率85%以上,颗粒饱满、无霉变和无异味。

6育苗

6.1育苗方式

分为苗床育苗与穴盘育苗两种。

6.2播种时间

冬闲田地种植:播种时间为3月中下旬;小春田种植: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

6.3播种量

每667m2苗床地播种1kg。

6.4育苗前准备

6.4.1苗床育苗

6.4.1.1苗床地选择

选择大田种植面积相对集中,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方便,利于育苗管理和运苗移

栽的场地育苗;宜选用壤土、沙壤土冬闲田,菜园地(选择上一年栽培非菊科类作物,如玉米、大豆、

马铃薯等前茬作物的田块)作苗床,忌用前茬为油菜田、麦田作为苗床。

6.4.1.2苗床整理

播种前选择晴天深翻晒垡,撒施腐熟有机肥1500kg/667m2,耙平整细开墒,墒宽120cm,沟宽

40cm,沟深20cm。墒开好后,墒面撒施复合肥(15-15-15)20kg~25kg/667m2,苗床地要求墒平、

沟直、垡细,表层疏松。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NY/T496规定。

6.4.2穴盘育苗

2

DB5305/T64—2021

6.4.2.1育苗场整理

清除地上作物、杂草或杂物,铲平地面,做成长550cm~1100cm,宽120cm的高埂低墒苗场。

6.4.2.2营养土配制

备用表土加腐熟有机肥按2:1配制。

6.4.2.3装盘

选用每盘105孔~128孔育苗盘。把配制好的营养土倒入盘上,把营养土赶平入穴,露出盘面。每

墒3盘纵向平铺排列。

6.5土壤消毒

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水渗透至地下15cm。浇透水后,采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或70%敌克松

800~1000倍液浇淋进行土壤消毒。

6.6防治地下害虫

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浇淋苗床或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4kg/667m2防治地

下害虫。

6.7种子处理

播种前一天,晒种4h~6h,然后用25℃~30℃清水浸种3h~4h,取出种子过滤0.5h,用25%

氰烯菌酯悬浮剂拌种,药种比1:100;或用25%咪鲜胺乳油2500倍液浸种4h~6h,捞出晾干。

6.8播种

6.8.1苗床育苗:将种子与过筛的细土混拌,均匀撒于墒面,然后覆土1cm,以不露种为宜。

6.8.2穴盘育苗:播种时靠盘边的两行每孔播种2粒,中间行每孔播种1粒,播后用营养土覆盖种子

1cm,以看不到盘孔、种不外露为宜,同时沿苗盘四周用土围严实。

6.9建拱棚

6.9.1搭拱架:竹片长200cm,宽2cm,竹弓间距70cm,拱高50cm~60cm;

6.9.2盖薄膜:膜与拱架保持紧贴,绷紧后四周用泥土将膜边压实;

6.9.3覆遮阴网:盖膜后1d~2d,拱膜上覆盖遮光率40%的遮阴网,拱棚两头距苗床10cm向内45

度角各钉木桩(长60cm)一根,将遮阴网两头固定在木桩上。

6.10苗期管理

6.10.1苗床管理

——出苗至2片真叶期,有漏膜、破膜处及时修补,棚内温度保持25℃~30℃,若中午棚内温

度超过30℃需通风降温。

——2片真叶至4片真叶期,通风降温、开遮阳网炼苗,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徒长,视墒情适时

补水。

——5叶期至成苗期,完全揭膜炼苗,弱苗、小苗,每667m2用复合肥(15-15-15)150g~300g

兑水45kg喷施提苗促长;长势过旺的苗要控水控肥。

3

DB5305/T64—2021

6.10.2病虫草害防治

按本文件附录A执行。

6.11壮苗标准

播种后30d左右,苗高达20cm左右,茎杆直径达3mm~4mm,叶片3对~4对时移栽为佳。

7大田移栽

7.1大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好的地块种植。

7.2种植密度

水田每667m2种植1800株~2000株;旱地每667m2种植2000株~2200株。

7.3整地起墒

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前茬秸秆及杂草等,每667m2撒施腐熟农家肥1500kg,深翻耕地,耙平整

细,做好四周排灌沟渠,沟深30cm~40cm。整地后起墒,墒高20cm~25cm。墒面宽80cm,水田墑

距80cm;旱地墒距70cm。

7.4打塘

采用双行条栽,错位打塘,小行距50cm,株距40cm~45cm。

7.5施底肥

起墒打塘后,每667m2在塘中施入复合肥(12-8-10)25kg,与塘土搅拌均匀,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NY/T496标准。

7.6移栽

4月中旬至5月中旬移栽,移栽深度于子叶部位与墒面持平为宜,栽后浇足定根水。移栽后要进行田

间检查,发现死苗或缺苗及时进行补栽,确保全苗。

7.7防虫

按本文件附录A执行。

8中耕管理

8.1追肥

8.1.1提苗肥

移栽后15d,视墒情,每667m2用复合肥(15-15-15)8kg兑水1000kg~1500kg浇施。

8.1.2培土追肥

4

DB5305/T64—2021

移栽后25d~30d,选择晴天,每667m2施复合肥(12-8-10)30kg,施肥后进行培土,高度为10

cm~15cm,于培至第一分枝基部为宜。第二次采花后,每667m2补施复合肥(12-8-10)10kg。肥料

使用应符合NY/T394、NY/T496标准。

8.2病虫草害防治

8.2.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预警预报。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

的标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的农药(见附录B)。

8.2.2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按本文件附录A执行。

9采摘

9.1采摘原则

采摘遵循“四不采”原则,即:雨天不采、带露水不采、不成熟不采、腐烂花不采。

9.2采摘标准

当舌状花瓣展开85%以上,形成一个花球时开始采摘,花梗长度不超过1cm。

9.3采摘时间

选择晴天上午9点以后,花朵无露水时开始采摘。每隔7d~10d采一次。

10包装运输

采摘后的鲜花宜用清洁箩筐或清洁包装袋包装,运输车辆清洁无污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尘、防雨

淋、防晒。

5

DB5305/T64—202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万寿菊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症状识别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备注

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

一般在苗床前期发病,发病初期用

菌侵染,致使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每7d喷1次,连喷2

72.7%霜霉威盐酸盐400倍液,58%

猝倒病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次~3次。以上药剂交替

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甲霜铜

苗即倒伏地面。湿度大时,在病苗及其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