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336-2006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技术

DB44/T 336-2006 Reef Green Crab Culture and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iques Manual

广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4/T 336-2006
标准类型
广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6-06-30
实施日期
2006-09-30
发布单位/组织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al)(俗称青蟹)人工繁殖技术的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人工繁殖、幼体培育、仔蟹中间培育和包装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锯缘青蟹的培育、人工繁殖。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湛江海洋大学、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
起草人:
吴琴瑟、黄吉生、郑端义、赖向生、辛春娟、许奕端、张楚妃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1

备案号:19151-2006DB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336—2006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udCrabculture

Artificalreproductiontechniques

2006-07-19发布2006-08-10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T336—2006

前言

本标准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质量与标准化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琴瑟、黄吉生、郑端义、赖向生、辛春娟、许奕端、张楚妃。

I

DB44/T336—2006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Forskal)(俗称青蟹)人工繁殖技术的亲本选择、亲本培

育、人工繁殖、幼体培育、仔蟹中间培育和包装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锯缘青蟹的培育、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3097海水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抱卵蟹BerriedCrab

雌蟹产卵后,卵粘附在腹部附肢刚毛上的雌蟹。

3.2

溞状幼体Zoea(缩写为Z)

指刚孵出的锯缘青蟹溞状幼体,幼体发育分五期(即Z1→Z5)。刚孵出的幼体为溞状幼体一期。青

蟹溞状幼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腹部较细长。头胸部略呈三角形,具额棘,背棘各一根和侧刺一对。腹

部各节具有刺。溞状幼体每蜕皮一次,变态一次,为一期。各期形态的主要区别是:根据第一、二颚足

外肢末端的羽状刚毛数来鉴定,Z1至Z4为4,6,8~9,12~13,Z5为12~13及14~15。Z3腹肢原基呈小乳

头状突起,Z4腹肢呈小棒状,Z5第一至四对腹肢双肢型、且长。

3.3

大眼幼体Megalopa(缩写为M)

Z5蜕皮后变为大眼幼体,不分期。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背、腹较扁,略似蟹形。背棘和侧棘退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