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773-2016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GB/T 32773-2016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raw material forest for high-yielding 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 paclitaxel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773-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6-14
实施日期
2017-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5)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丰产原料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丰产指标、栽培环境、苗木培育、栽培、有害生物防治、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生长适宜区紫杉醇原料林的丰产栽培。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工作办公室、福建省明溪县林业局、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三明市林木种苗站、福建省明溪县林业总公司、福建省明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林业工作站
起草人:
李文建、王金盾、邓玉均、刘丰、康永武、罗家基、陈伟民、林志鹏、傅瑞树、吴庆锥、余明、陈思力、王生华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2773—2016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丰产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rawmaterialforestforhigh-yieldingTaxuswallichiana

var.maireipaclitaxel

2016-06-14发布2017-01-01实施

GB/T32773—2016

目次

刖B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丰产指标1

5栽培环境2

6苗木培育2

7栽培6

8有害生物防治7

9采收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南方红豆杉常见有害生物及其防治方法9

GB/T32773—2016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明市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工作办公室、福

建省明溪县林业局、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三明市林木种苗站、福建省明溪县林业总公司、福建省明溪县

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沙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林业丁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建、王金盾、邓玉均、刘丰、康永武、罗家基、陈伟民、林志鹏、傅瑞树、吴庆锥、

余明、陈思力、王生华。

T

GB/T32773—2016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丰产栽培

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丰产原料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丰产指标、栽培环境、苗木培育、栽

培、有害生物防治、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生长适宜区紫杉醇原料林的丰产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地栽培farmlandcultivation

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种植在农业用地上的栽培方式。

3.2

林下栽培undergrowthcultivation

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种植在有上层林冠覆盖的林业用地上的栽培方式。

3.3

林地栽培woodlandcultivation

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原料林种植在无上层林冠覆盖的林业用地上的栽培方式。

3.4

全株采收wholeplantharvest

全株挖采且除净根部泥土的采收方法。

3.5

修剪采收pruningharvest

修剪植株获取地上部分枝叶生物量的采收方法。

4丰产指标

各年龄平均鲜重产量指标见表lo

1

GB/T32773—2016

表1各年龄平均鲜重产量指标

农地种植/(t/hm2)林地种植/(t/hm2)林下种植/(t/hm2)

年龄/a

全株采收修剪采收

2—$2.50>2.00

3>30.00——

4>45.00$7.00>5.00

$5—$9.00>6.00

注:年龄不含苗龄。

5栽培环境

5.1环境要求

大气达到GB3095中的II级以上;土壤达到GB15618中的II级以上;水质达到GB5084中的IT级

以上。

5.2适生条件

海拔300m〜2000m;年均温度16°C〜21°C,全年无霜期$225d;年降水量000mm年均相

对湿度$70%。

6苗木培育

6.1大田苗

6.1.1种子

6.1.1.1采收

假种皮呈红色、种子呈黄褐色时及时采收。

6.1.1.2处理

将浆果堆腐2d~3d后用清水搓洗3次〜4次,洗净去除假种皮,加入等量细沙,反复搓洗,揉去蜡

质层,用0.3%的高猛酸钾浸种消毒30min沥干后及时沙藏。

6.1.1.3催芽

将处理好的种子与湿沙按1:3的体积比充分拌匀,贮藏于清洁、通风良好的室内,厚度20cm-

30cm覆盖草帘,贮藏中及时补充水分保湿,每隔7d〜15d翻动1次。

6.1.2圃地

6.1.2.1选择

按GB/T6001的规定执行,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

2

GB/T32773—2016

6.1.2.2作床

秋冬翻土作床,床高25cm〜30cm床面宽100cm〜120cm床面铺3cm厚不带杂草种子的

土壤。

6.1.3播种

6.1.3.1时间

种子经贮藏催芽至有30%露白时,筛除沙子,去除霉变、瘪粒种子,用0.2%的高猛酸钾溶液消毒10s

再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即可播种。

6.1.3.2方法

按株距5cm、行距8cm〜10cm进行点播,或按行距8cm〜10cm进行条播;播种量为225kg/hm2〜

300kg/hm2o播后覆盖心土,厚度0.5cm,并均匀覆盖一层稻草,以不见苗床表土为宜。

6.1.4苗期管理

6.1.4.1遮荫处理

播种后及时搭架遮荫,遮荫度控制在70%〜80%,种子出苗率达60%时分批揭草。

6.1.4.2肥水管理

苗木长出第一束真叶时,及时合理追肥,施0.5%复合肥水溶液,做到薄肥勤施,每15d浇施1次,

9月以后停止施肥。土壤应保持湿润,干旱及时浇水,防止圃地积水。

6.1.5中耕除草

苗木出土揭草后可开始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浅,勿伤苗根。

6.2扌千插苗

6.2.1采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