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551-2019 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DB32/T 3551-2019 Bus Transpor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551-2019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2-28
实施日期
2019-03-30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人员管理、车辆及车辆基地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本标准适用于有轨电车交通的运营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
起草人:
胡启洲、朱周、陈新、吕宜生、刘英舜、曾爱然、仲晓晨、陈先伟、赵东、朱岸平、肖玉刚、王鹏、林娟娟、周浩、岳民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6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5.020

S01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551-2019

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managementoftram

2019-2-28发布2019-3-3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3551-2019

目次

前  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3

5行车组织.............................................................................................................................................................4

6客运组织...........................................................................................................................................................10

7人员管理...........................................................................................................................................................12

8车辆及车辆基地管理.......................................................................................................................................13

9.设施设备管理.................................................................................................................................................15

10安全管理.........................................................................................................................................................22

11应急管理.........................................................................................................................................................24

12环境卫生管理.................................................................................................................................................24

I

DB32/T355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启洲、朱周、陈新、吕宜生、刘英舜、曾爱然、仲晓晨、陈先伟、赵东、朱

岸平、肖玉刚、王鹏、林娟娟、周浩、岳民。

II

DB32/T3551-2019

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轨电车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人员管

理、车辆及车辆基地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有轨电车交通的运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00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GB/T30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G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CJJ/T114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CJJ/T119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

JT/T1091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轨电车tram

采用电力驱动,以地面专用轨道为主要敷设方式,可在地面道路上与其它交通方式共享路权的中低

运量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3.2

行车组织trainoperation

利用有轨电车交通设施设备,根据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的活动。

3.3

客运组织passengerorganization

合理布置和利用有轨电车交通设施设备,采用分流、引导等措施组织乘客安全、有序乘降等所进行

1

DB32/T3551-2019

的服务活动。

3.4

线路出清clearingthetrack

线路巡视员巡查完毕或施工完毕时,施工负责人检查所有人员已携带工具及物料撤离某段行车线

路,使该段线路满足正常行车条件。

3.5

推行carryforward

在列车尾部驾驶室操纵列车运行,或救援列车在被救援客车尾部推进运行。

3.6

退行regression

在特殊情况下,列车进入区间或交通路口后,退回后方特定位置,可以推进或牵引运行,原车次不

变。

3.7

反方向运行runtheoppositedirection

列车运行分为上、下行方向运行,如违反常规运行方向的称为反方向运行。

3.8

跳停trainacrossthestation

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的过程。

3.9

独立路权线路linewithindependentrightofway

采用全封闭专用车道的有轨电车交通线路。

3.10

半独立路权线路linewithsemi-independentrightofway

采用半封闭专用车道的有轨电车交通线路(在道路交叉路口采用优先通行信号或正常通行信号方式

通过)。

3.11

混合路权线路linewithmixedrightofway

2

DB32/T3551-2019

采用混合车道的有轨电车交通线路(在特定路段上,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或者行人共享路权)。

3.12

有轨电车交通专用车道speciallanefortram

敷设有固定轨道,使用路缘石、隔离栏或者标志标线等将电车与其它车辆、行人隔离,只准许电车

通行的车道。

3.13

有轨电车交通非专用车道non-exclusivelaneformoderntram

敷设有固定轨道,供电车通行,其它车辆也可行驶的车道。

3.14

公铁两用车railroader

指既能在轨道上运行,又能在一般道路,甚至野外运行的特殊车辆。

4总体要求

4.1有轨电车交通运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

4.2有轨电车交通车辆和运营设备、土建设施应经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或授权代理机构验收,验收合格后

方可提交运营单位投入试运营,试运营期满后投入使用。

4.3运营单位应建立健全组织机制,设置行车、客运、运营组织、设施设备维护和安全监督管理等运营

保障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运营管理组织程序。

4.4运营单位应配置具有相应岗位资格能力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人员,并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

4.5运营单位应积极推行节能新技术,制定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合理承担并完成节能指标,确保节能计

划的落实。

4.6运营单位应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规定,保证运营期间对周边

环境影响均能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标准要求。

4.7运营单位应在运营期间对以下主要运营指标进行统计:

a)年客运量:百万人次/年;

b)日客运量:万人次/日;

c)年运营里程:万列公里/年;

d)日运营里程:列公里/日;

e)年开行列车:万列次/车;

f)日开行列车:列次/日;

g)年运营收入:百万元/年;

h)年票务收入:百万元/年;

i)年运营总成本:百万元/年;

j)年耗电量:万千瓦时/年。

4.8运营单位应积极与其它交通方式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安全、高效运转,提高乘客

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3

DB32/T3551-2019

5行车组织

5.1一般要求

5.1.1运营单位应实行集中管理、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5.1.2运营单位应制定正常情况、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方案。

5.1.3运营单位应根据线路沿线乘客出行规律及变化,结合设备技术条件科学合理设置运营线路,及时

优化和调整列车运行计划。

5.1.4运营单位应综合考虑线网各线路的功能定位、客流需求、换乘方式等因素,结合当地居民的作息

规律,合理设置各线路的首末班车时间。

5.1.5行车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从零时起计算,实行24h制,行车日期划分以零时为界,零时以前办

妥的行车手续,零时以后仍视为有效。

5.2正常情况行车组织

5.2.1列车运行计划,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根据线路设计运能和客流需求,结合设施设备的技术条件,编制运行计划,并定期做好客流

数据统计,做好运行计划调整工作;

b)运行计划应明确线路运营里程、开行列车对数、运营时间、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停站时分和列

车折返时分等技术参数,以及列车运行限速等技术要求;

c)各职能部门,应根据运行计划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制;

d)应建立运行计划执行确认制度,保障运行计划的严格执行。

5.2.2交叉口行车组织,应满足下列要求:

a)运营单位应根据交通法规、线路及设备条件,制定相应的交叉路口行车组织方法,并纳入行车

组织规则;

b)列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根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警察的指挥或有轨电车

交通专用路口信号通过;

c)列车通过交叉路口的速度应≤30km/h。

5.2.3网络化情况下的行车组织,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在规划和建设有轨电车交通线路时,应同步考虑未来线网形成时的运营服务需求,明确车站规

模、换乘安排和系统设备选型,以满足网络化运营的需要;

b)共线和跨线运营线路所采用的信号系统应具有兼容性;

c)共线运营线路应对不同运行方向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广播指引,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应能满足多趟

列车同时到站的信息要求;

d)正常运营时间内不宜组织载客列车过线运行;

e)运营单位应在准确把握网络客流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协调优化网络列车运行计划,包括各线路

运输能力的匹配、首末班车和换乘的衔接匹配等。

5.2.4车辆段及停车场行车组织,应满足以下要求:

a)车辆段及停车场行车由车场调度人员统一指挥,车场调度人员负责车辆段及停车场日常运营和

设备维修组织等工作。段场内其他人员应服从车场调度人员的指挥,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b)车场调度人员应按照车辆段及停车场运作管理制度和调车作业流程开展段场内相关工作;

c)运用列车应状态良好,符合列车上线标准;

d)段场内作业应优先接发列车。

5.2.5列车折返作业规定:

a)运营单位应当制定折返作业规定及标准;

4

DB32/T3551-2019

b)采用非标准折返进路折返时,行车调度员应提前通知司机,并做好折返作业联控。

5.2.6调车作业

5.2.6.1调车作业领导与指挥:

a)车辆基地调车,车场调度员为调车作业领导人,调车员为调车指挥人;

b)凭自身动力转线调车时,由司机担当调车员;

c)利用公铁两用车连挂有轨电车调车时,应至少有2名司机,一名驾驶公铁两用车,一名担任调车

员。

5.2.6.2调车作业计划的传达和变更

a)调车作业通知单由车场调度员编制,以书面形式下达;

b)在作业中变更计划时,应停止作业,由调车领导人将变更后的计划口头向调车司机传达清楚,

确认无误后开始调车作业。

5.2.6.3调车作业规定

a)调车作业方法仅限牵引调车、推进调车,禁止溜放调车和手推调车;

b)调车作业须按照调车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进行,没有信号不准动车,信号不清立即停车;

c)车辆连挂规定:

1)连挂车辆在被连挂车辆5m前要停车,确认车钩位置正确后再连挂,连挂后的车辆要试拉,

确认连挂妥当后方可起动;

2)车辆基地道岔区段及其它曲线半径线路不宜进行电车连挂作业;特殊情况下需进行连挂作

业时,须确认钩位。

d)调车进路确认:

1)牵引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司机负责;

2)推进运行时,前方进路的确认由调车员负责。

e)遇下列情况禁止调车作业:

1)设备或障碍物侵入线路设备界限时,禁止调车作业;

2)电车制动系统故障时禁止自身动车;

3)禁止两台电车同时在一条股道上相对移动;

4)禁止其它有安全隐患的调车作业。

f)遇特殊情况需要越出车辆基地管辖区调车时,应取得行车调度员的同意。在未取得行车调度员

的同意时,不应越出车辆基地进行调车作业;

g)车场调度员取消调车进路时,应确认电车尚未启动,通知调车指挥人、并得到应答后,方可关

闭调车信号;

h)车辆基地内的调车作业,不应影响出入车辆基地电车的正常运行;

i)不应调动挂有禁止标志的电车;

j)在尽头线上调车时,距线路终端应有10m的安全距离。遇特殊情况必须近于10m时应严格控制

速度,确保安全。

5.3非正常情况行车组织

运营单位应制定信号设备故障、手扳道岔、反方向行车、列车退行等非正常行车组织办法。列车因

故障被迫停车时。应以现场处理为主,现场无法处理应及时组织救援。

5.3.1异物侵限

5.3.1.1人员或异物侵限运行线路时,应遵守以下要求:

a)电车驾驶员在运行中发现人员或异物可能或已经侵入运行线路界限时,应及时采取减速或停车

措施,确保安全;

5

DB32/T3551-2019

b)侵限物品弃置不应影响邻线或市政道路交通安全。

5.3.1.2运营单位工作人员(包括邻线运行的电车驾驶员)发现人员或异物可能或已侵入限界,影响行

车时,应立即向控制中心汇报。

5.3.2火灾

5.3.2.1发生火灾时,调度人员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如下操作:

a)行车调度人员应及时组织疏散乘客,调整列车运行;

b)电力调度人员应切断牵引电流和设备电流,保证排烟系统的电源供应,监控供电设备和电缆状

态,防止乘客触电;

c)信息调度人员应做好相应的信息发布、广播、人员指引及组织相关抢修工作。

5.3.2.2列车在区间发生火灾时,电车驾驶人员宜避免将列车停留在桥梁、隧道等地段(非隧道车间区

段不得驶入车站),及时组织乘客就地疏散并向行车调度人员汇报。行车调度人员及时做好后续列车、

邻线列车的扣停。

5.3.3区间限速

5.3.3.1司机需严格按线路、道岔、交通路口等规定速度运行;遇区间发生设备故障、人员或异物侵限

影响列车运行时,可临时限速运行或停车。

5.3.3.2临时限速的命令应由行车调度员发布和取消。

5.3.4扣车

5.3.4.1当列车运行前方发生设备故障、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时,可能会影响后续或临线列车安全通过

的情况时,行车调度员应及时扣停相关列车。

5.3.4.2扣车必须遵循“谁扣谁放”的原则。

5.3.5反方向运行

5.3.5.1除列车故障需要列车救援,列车调试、公铁两用车配合施工,或因运营调整需要临时组织单线

双向运营外,不宜组织反方向运行。

5.3.5.2反方向行车时,司机应严格按照前进方向的社会交通灯的显示相位运行,确认道岔位置正确后

动车限速通过岔区。公铁两用车应在明确行车计划和进路准备好的情况下反方向运行。

5.3.5.3当列车需要作反方向运行时,行车调度员应确保运行进路正确,方能下达反方向行车命令。

5.3.6推进运行

5.3.6.1列车在尾端驾驶室推进运行,或救援列车在被救援车尾端推进运行,应得到行车调度员的调度

命令,安排引导员在客车头部引导,并保持通讯畅通。

5.3.6.2因天气原因,难以辨认信号或瞭望条件较差时,列车不应推进运行。

5.3.7退行

5.3.7.1列车因故进入区间或交通路口停车后,需以退行方式退回后方指定位置时,司机应及时报告行

车调度员现场情况,在得到行车调度员的命令后方可退行。

5.3.7.2列车在尾端驾驶室以推进方式退行时,应有专人引导,按规定速度和要求退行。无人引导时,

不应以推进方式退行。

5.3.8跳停(不停站通过)

5.3.8.1在行车工作中,如因车辆、设备故障、事故及客流突变等特殊原因需要时,准许电车跳停。

5.3.8.2需跳停时,行车调度员应及时通知司机。

5.3.8.3不影响后续列车正点运行或折返后能够正点始发的晚点列车,不应跳停。

5.3.8.4正常载客运营时,两列及以上列车不应在同一车站连续跳停。

6

DB32/T3551-2019

5.3.8.5首/末班车载客列车不应办理跳停作业。

5.3.8.6始发站两列及以上列车不应连续放空。

5.3.9电车故障

5.3.9.1运营单位应制定本单位车辆故障时应急处理指南,司机应具备排除车辆常见故障的能力。

5.3.9.2电车正线发生故障时,以司机现场处理为主。

5.3.9.3电车正线因故障导致无法动车时,前期处置以修复故障为处理原则,后期处置应以动车为处理

原则。

5.3.9.4当司机确认故障无法处理时,且列车无法动车时,应及时申请车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援,确

认无法恢复时,应及时组织电车救援。

5.3.9.5当电车正线发生故障无法动车时,行车调度员应采取行车调整措施。

5.3.10救援列车开行

5.3.10.1行车调度员决定救援时,应向有关司机发布开行救援列车的命令,组织相关列车清客、或组织

公铁两用车上线救援。

5.3.10.2因挤岔、脱轨、断轨等可能会影响后续列车行车安全的原因救援时,应发布封锁线路的命令,

进入封锁区间救援时,应制定安全措施。

5.3.10.3已申请救援的列车严禁动车,司机应做好防护工作。故障车在连挂之前可继续排除故障,但不

应动车;如因故障处理需要动车时,应向行车调度中心申请尝试动车。

5.3.10.4救援车在接到决定救援的命令后,司机应认真核对救援路径、救援地点、救援方式。

5.3.10.5救援车达到救援地点前应停车,听候救援负责人的指挥,按车辆连挂规定的速度连挂故障列车。

5.3.10.6救援车以外的其它列车未接到调度命令不应进入救援范围。车辆连挂后应进行试拉,试拉成功

方可撤除故障车防溜措施。

5.3.10.7两车连挂好后,列车应按照行车调度员指令运行。

5.3.10.8连挂运行中,发生意外分离,司机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列车溜逸。

5.3.10.9连挂及运行中,前后电车司机应确保持行车联系通畅,无法联系时应立即停车。

5.4特殊情况处置原则

5.4.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