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880-2010 蒙古马

GB/T 24880-2010 Mongolia hors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880-201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06-30
实施日期
201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4)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古马的主要品种特征和等级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蒙古马的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中国马业协会、甘肃省天祝县畜牧兽医站
起草人:
韩国才、高雪峰、白德庆、吴常信、赵春江、斯琴朝克图、阿拉坦沙、张浩、董仕民、高芳山、张永堂、廉嵩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1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3

园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4880—2010

GB/T

蓉豕古马

horse

Mongolia

2010—06—30发布

宰瞀鹳鬻瓣訾矬赞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GB/T24880—2010

刖罱

奉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家斋改良工作站、内蒙古锡林郭勒

盟畜牧工作站、中国马业协会、甘肃省天祝县畜牧兽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才、高雪峰、白德庆、吴常信、赵春江、斯琴朝克图、阿拉坦沙、张浩、蕈仕民、

高芳山、张永堂、廉嵩。

24880--2010

GB/T

蒙古马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古马的主要品种特征和等级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蒙古马的品种鉴定和等级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horse

蒙古马Mongolia

原产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及蒙古国,属于草原类型的古老品种,由于各地区生态不同,形成多个分支

类群。蒙古马适应性强,能适应恶劣的寒冷干旱气候和粗放饲养条件,抓膘迅速,掉膘缓慢。冬季可刨

雪采食40CITI以下的干草。合群性强,听觉和嗅觉敏锐。耐力好。母马母性好;公马性情烈悍、好斗,护

群性强。

2.2

暑甲withers

以第二至第十二胸椎的棘突为基础,连同其两侧的肩胛软骨和肌肉、韧带构成肩部上方的隆起部。

以第三到第五棘突为最高部位。

2.3

背back

以第十三至第十八胸椎为基础,自鬈甲后至最后一根肋骨连同两侧肋骨上三分之一的体表部位。

2.4

腰loin

以腰椎为基础,从最后一根肋骨到两腰角前缘连线之间的部位。

2.5

尻croup

以髋骨和荐骨为基础。两腰角和两臀端四点之间的躯干后上部,前接腰后连尾。

2.6

骝毛bay

全身被毛为红色、黄色或黑褐色,长毛及四肢下端毛为黑色。

2.7

青毛grey

全身被毛和长毛黑白毛混杂。幼年时黑毛较多,白毛很少,随着年龄增长,白毛增加。

2.8

ofwithers

体高height

誊甲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2.9

体长bodylength

肩端至臀端的斜直线距离。

1

GB/T24880--2010

2.10

ofheart

胸围girth

署甲后方,通过肩胛骨后缘,垂直向下,绕体躯一周之周长。

2.11

管围circumferenceofcannonbone

左前管上三分之一的下端,管部最细处之水平周长。

2.12

白章markings

发生在头与四肢上的白斑。

2.13

失格unsoundness

马先天性的外形缺陷。

2.14

损征defect

马后天获得的缺陷。

3品种特征特性

3.1主产区

主产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农村、牧区均有分布。

3.2外貌特征

3.2.1体质类型

体质粗糙结实,四肢坚实有力。蒙古马图片参见附录A。

3.2.2头部特征

头较粗重,多呈直头或半兔头,额宽平,鼻孔大。

3.2.3颈部特征

颈短,颈础低,多呈水平颈。鬃鬣毛浓密。

3.2.4躯干特征

誓甲低而宽厚。前胸丰满,肋拱圆,背腰平直而略长,腹大而充实,尻短而斜。尾毛、距毛发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