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461-2019 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
DB34/T 3461-2019 The standard for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wnship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本标准主编单位: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阜阳创业水务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史昊然 柳 勇 毛先勇 方龙胜 李 艳 徐达坤 赵二燕 徐燕京 郑维海 沈 斌 艾 锐 张 倩 徐 超 汪胜利 李 晓 刘 阳 申 林
- 出版信息:
- 页数:5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461—2019
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
Operationandmanagementstandardforrural
wastewatertreatmentplant
2019—12—25发布2020—06—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安徽省地
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
皖市监函〔2019〕10号)的要求,标准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总结省内外乡镇污水处
理厂运行管理的实践经验,参考国家、行业及有关地方标准,在广泛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管理机构;4工艺管
理;5设施管理;6水质管理;7环境管理;8安全及应急管理;9档
案管理;10评价体系。
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安徽国祯环保节能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
或建议,请寄送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合肥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大道91号,邮政编码:230088)。
本标准主编单位: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
阜阳创业水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史昊然柳勇毛先勇方龙胜
李艳徐达坤赵二燕徐燕京
郑维海沈斌艾锐张倩
徐超汪胜利李晓刘阳
申林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熊鸿斌丁琨李强杨冠
程俊毕玉燕段硕鹏文才兵
王成满
目录
1总则
................................................................................................
1
2术语
................................................................................................
2
3管理机构
............................................................................................
4
4工艺管理
............................................................................................
5
4.1一般规定
..................................................................................
5
4.2调控管理
..................................................................................
6
4.3运行台账管理
..........................................................................
6
5设施管理
............................................................................................
8
5.1一般规定
..................................................................................
8
5.2设备完好率
..............................................................................
8
5.3主要构筑物完好率
................................................................
10
5.4高低压设备
............................................................................
10
5.5监控系统
................................................................................
11
6水质管理
..........................................................................................
12
6.1水质标准及考核指标
............................................................
12
6.2监测要求
................................................................................
12
7环境管理
..........................................................................................
14
7.1污泥管理
................................................................................
14
7.2噪声管理
................................................................................
14
7.3臭气管理
................................................................................
15
7.4厂容厂貌
................................................................................
15
8安全和应急管理
.................................................................................
17
9档案管理
............................................................................................
18
10评价体系
..........................................................................................
19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5
引用标准名录
........................................................................................
26
条文说明
................................................................................................
29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安徽省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确保乡镇污水处理
设施正常运行,提高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保障出水水质达标排
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建设规模在日处理污水1万吨以下(不含
1万吨)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
1.0.3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考核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1
2术语
2.0.1乡镇污水处理厂Townshipsewagetreatmentplant
指对处理水量低于1万吨/日的乡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
化处理的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含一体化设备)。
2.0.2中心管理机构Centralmanagementagency
一定区域内的同一运营单位对多座乡镇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运
行管理而设置的机构。
2.0.3设备设施Equipmentandfacilities
指乡镇污水处理厂为实现污水、污泥和恶臭等污染治理所配备的
机械、设备、构筑物和建筑物的总称。
2.0.4污泥处理Sludgetreatment
对污泥进行浓缩、调理、脱水、稳定、干化等处理过程。
2.0.5污泥处置Sludgedisposal
污泥的最终消纳方式。处理后的污泥能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
环境无不良影响。
2.0.6污泥转移联单制度Sludgetransfersystem
为防止污泥的二次污染,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转移行为及其
相关责任者所实行的特别管控制度。在污泥产生、运输和接收过程中,
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填报《污泥转移联单》,并按要求留存和备查。
2.0.7一体化设备Integratedequipment
用于处理乡镇生活污水的小型集成化设备。
2.0.8人工湿地Constructedwetland
指人工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
用,使水体得到净化。按照水体流动方式,分为表流人工湿地、水平
2
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3
3管理机构
3.0.1多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可按片区设置中心管理机构,其地点应选
择在交通便利、距离适宜的位置,或与污水处理厂共建。
3.0.2乡镇污水处理厂或中心管理机构应配备运行操作人员。运行操
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经培训合格,掌握处理工艺和设施、
设备的运行要求及技术指标后方能上岗,并应定期培训。
3.0.3乡镇污水处理厂的人员配置除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尚应满足表
3.0.3的要求。
表3.0.3乡镇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配置
项目Ⅱ类污水Ⅲ类污水Ⅳ类污水
Ⅰ类污水处理厂
规模处理厂处理厂处理厂
污水处理规模0.3~0.50.1~0.3
0.5~1(不含)≤0.1
(万m³/d)(包含)(包含)
技术管理机构
≥2≥1
人员数量
具有给排水、环境工
程等相关专业初级及具有1年以上污水处理运行工作经验,
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持有经污水处理行业主管部门认可
技术负责人
并持有经污水处理行的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职局、环保产业协会等)。
业资格证书。
化验人员持证
100%100%100%100%
上岗比例
注:技术管理机构人员包括厂长、技术负责人。
3.0.4
中心管理机构,应按Ⅰ类污水处理厂配置机构人员。
4
4工艺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
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的相关规定。
4.1.2采用一体化设备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应对进出水水质及处理效
率进行监控,同时应符合相关规定。
4.1.3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后,污水处理月平均负荷率,第一年末应
稳定达到60%以上,第三年末应稳定达到70%以上。
4.1.4进水泵房运行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格栅启闭频次应满足除渣要求;
2按照设计要求或实际进水量运行污水提升泵,不得擅自停运;
3进水及出水口均应配备水量计量装置,处理的水量应以出水
流量计数据为宜;
4应做好水量计量装置的维护与保养,保持设备正常、稳定运
行;出水流量计每两年由计量部门进行校准;
5泵房积淤应根据运行情况,至少每年清空一次。
4.1.5应按照生物反应池系列池组的设置情况及运行方式调节各池
进水水量,均匀配水,并保持负荷均匀,曝气、推流和搅拌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可根据生物反应池的进、出水水质变化和过程仪表变化,
适时远程调整并控制反应区的进水量、气水比和溶解氧(DO)等工
艺参数。中心管理机构应具备生物反应池在线工艺参数实时监控以及
远程控制、调整的功能。
4.1.6排放口设置应符合《安徽省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
5
的相关规定,排放口管理应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技术
规程》(HJ2038)的规定。
4.2调控管理
4.2.1乡镇污水处理厂应保持连续运行,不得擅自停运。设备设施检
修时,应通过调节工艺运行参数保证污水处理的水量和水质。
4.2.2需减产或停产时,应制定合理的减产和停产方案,缩短减停产
周期,尽量降低减停产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产或停产应提前7个工
作日向当地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4.2.3因突发事件造成减产或停产时,必须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消除或协助主管部门消除对环境的不利
影响,恢复正常运行,并在24小时内报告污水处理主管部门和环境
保护主管部门。
4.3运行台账管理
4.3.1应按时做好各岗位运行台账和统计报表,并妥善保管或交由中
心管理机构保管。岗位运行台账及统计报表数据应准确无误、字迹清
晰;岗位运行记录保管期限不低于3年,统计报表应长期保存。
4.3.2宜按运行管理规定记录运行情况,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进、出水的水量计量数据;
2设置中心管理机构的污水处理厂应记录进水泵电流、曝气设
备电流、水温、溶解氧等数据;
3厂内关键设备运行记录及维护保养记录;
4按月、年统计全厂耗电量;
5根据相对应的排放标准记录当日的进出水水质情况;
6
6污泥转运车辆记录、吨数、处置量;
7有符合要求的污泥转运联单。
4.3.3应按月统计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污水处理量、剩余污泥转运量、污泥转运处置量及含水率、
进出水水质、有关工艺调控情况。如有出现异常情况,应记录时间、
地点、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
2电量、药剂、用水量等。
4.3.4宜按季度或年度进行生产统计和分析。
4.3.5当设置中心管理机构时,远程管理系统应具备各类运行台账和
统计报表的记录、存储、自动生成等功能。
7
5设施管理
5.1一般规定
5.1.1附近多厂宜联合设立中心管理机构,负责所辖厂设施的中大修、
更新及性能评估管理工作。应由专人负责设备的集中管理、维护、保
养、巡查、故障鉴定等日常工作。
5.1.2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及检查
考核奖惩制度。
5.1.3应建立完整的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构筑物照片、
池内容积、负荷、停留时间、运行方式及维护维修信息、设备位置照
片、设备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关键备品备件信息、运行方式及参数、
保养油品、故障描述、维修记录、更新和报废等记录。
5.1.4应建立健全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结合设备电子档案信息对
备品备件统一管理。
5.2设备完好率
5.2.1污水处理设备应包括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等,不包括
办公和生活设备。
5.2.2设备完好标准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备整洁无油渍,结构完整无缺陷件、润滑良好,运转无杂音;
2过程仪表、计量仪表灵敏可靠、传输数据准确;
3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无明显锈蚀、无脱漆,设备效能稳定
正常。
5.2.3设备完好率应由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8
1全厂设备完好率≥85%;
2主要工艺设备完好率≥90%;
3无备用工艺设备完好率≥95%。
5.2.4一年统计一次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部设备完好率应按5.2.4-1公式计算:
n
1(N)
i1tai()
F515.2.4-1
n1t24
式中:F51—设备完好率(%);
Nta—某一设备评价周期完好时数(h);
n1—全部设备总台数;
t—评价周期内总运行天数(d)。
2主要工艺设备完好率应按5.2.4-2公式计算:
n
2(N)
i1mai()
F525.2.4-2
n2t24
式中:F52—主要工艺设备完好率(%);
Nma—主要工艺设备的评价周期完好时数(h);
n2—主要工艺设备总台数;
t—评价周期内总运行天数(d)。
3无备用工艺设备完好率应按5.2.4-3公式计算:
n
3(N)
i1nai()
F535.2.4-3
n3t24
式中:F53—无备用工艺设备完好率(%);
Nna—某一无备用工艺设备评价周期完好时数(h);
9
n3—无备用工艺设备的总台数;
t—评价周期内总运行天数(d)。
5.3主要构筑物完好率
5.3.1主要构筑物应包括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功能必不可少的构筑物。
5.3.2主要构筑物完好标准应满足构筑物基础稳固、结构完整、涂料
无明显脱落、抗渗漏性能稳定的要求。
5.3.3主要构筑物完好率指标≥90%主要构筑物完好率应按5.3.3公
式计算:
n
4(N)
i1cai()
F545.3.3
n4t24
式中:F54—主要构筑物完好率(%);
Nca—某一主要构筑物评价周期完好日数;
N4—主要构筑物的总座数;
t—评价周期内总运行天数(d)。
5.3.4每年对主要构筑物完好率至少统计归档一次,并列出问题和计
划解决时间。
5.4高低压设备
5.4.1高低压设备的维护管理应符合《变电运行管理标准》Q/CSG
20001的相关规定。
5.4.2变配电室应配备经检测合格的绝缘设备和操作工具。所有设备
应存放柜内,严禁外借使用。
5.4.3变配电间进行各种操作均须符合安全作业制度。操作时要正
10
确使用安全用具,要严格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
和装设临时护栏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5.4.4设备巡视应按照厂内规章制度执行,并上墙公示。
5.4.5巡视设备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记录在案,不得擅自处理。
5.4.6高压设备需定期开展预防性试验,试验要求和周期时间等符合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的相关规定。
5.5监控系统
5.5.1宜建立独立的中央控制系统,并根据工艺运行条件和设备状态
设立不同的故障、异常报警点。
5.5.2中央控制系统应具有数据显示、数据处理、数据记录和数据分
析及自动生成动态变化曲线图等功能。可根据需要切换不同厂的运行
工况,实现多厂集中控制功能。
5.5.3中央控制系统的记录不得修改,所有参数数据的监控不得撤销。
设备开启状态可以生成定点时间表格。
5.5.4中央控制系统的数据记录应齐全,并及时按要求存档备检,电
子记录的数据至少要保存2年,超过2年的数据要及时备份,备份数
据保存5年以上。
5.5.5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应包含但不限于:厂区大门、进出水在
线设备间、配电系统、加药系统、危化品监控范围、主工艺段、湿地
及其它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8501-2014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地面模拟试验要求 2014-07-09
- HB 8500-2014 民用飞机气动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 2014-07-09
- HB/Z 420-2014 民用飞机机载电子硬件合格审定保证指南 2014-07-09
- HB 8507-2014 液压脉冲试验台通用要求 2014-07-09
- HB 8506-2014 民用飞机液压系统试验要求 2014-07-09
- HB 8499-2014 民用飞机气动系统附件通用要求 2014-07-09
- HB 8503-2014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附件压降试验方法 2014-07-09
- HB 8504-2014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和附件结冰试验要求 2014-07-09
- HB/Z 421-2014 民用飞机机载系统和设备软件合格审定保证指南 2014-07-09
- HB 8505-2014 民用飞机燃油系统设计要求 201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