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17-2018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强震动台站
DB/T 17-2018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ismic station—Strong motion statio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强震动固定台站建设,流动台站、专用台阵等建设可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起草人:
- 李小军、温瑞智、崔建文、王玉石、兰日清、李山有、周正华、于海英、俞言祥、王湘南、叶春明、李佐唐、徐扬、杨伟林、周克昌、任叶飞、迟明杰、贺秋梅、喻畑、李世成、林国良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6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112025
P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DB/T17—2018
代替
DB/T17—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seismicstation—Strongmotionstation
2018-12-26发布2019-07-01实施
中国地震局发布
DB/T17—2018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台站选址与场地条件勘察
4………………2
观测室建造
5………………3
仪器墩建造
6………………3
台站设备和设施配置
7……………………3
观测设备安装与调试
8……………………4
台站建设报告编写和文件归档
9…………4
附录规范性附录台址背景振动加速度测试要求
A()…………………5
附录规范性附录场地条件勘察要求
B()………………6
附录资料性附录砖混结构观测室设计示例
C()………7
附录资料性附录玻璃钢罩观测室设计示例
D()………23
附录资料性附录仪器墩设计示例
E()…………………28
附录规范性附录台站建设报告内容
F()………………31
参考文献
……………………33
Ⅰ
DB/T17—2018
前言
本标准是地震台站建设规范系列标准中的一项该系列标准结构及名称如下
《》。: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测震台站
———(DB/T16—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DB/T17—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
———(DB/T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部分地电阻率台站
———1:(DB/T18.1—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部分地电场台站
———2:(DB/T18.2—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重力台站
———(DB/T7—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部分洞室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1:(DB/T8.1—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部分钻孔地倾斜和地应变台站
———2:(DB/T8.2—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形变台站第部分断层形变台站
———3:(DB/T8.3—2003)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
———(/—)
DBT19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部分水位和水温台站
———:(/—)
1DBT20.1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下流体台站第部分气氡和气汞台站
———:(/—)
2DBT20.22006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
———(/—)
DBT602015
……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
GBT1.120091
本标准代替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与相比主要技
/—《》,/—,
DBT172006DBT172006
术变化如下
: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仪器墩观测室和重力加速度
a),、;
修改了台站选址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背景振动加速度确定方法
),;
b
修改台址场地测试为场地条件勘察合并了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场地勘察要求条文增加了土
c),,
动力特性参数试验和台站场地类别划分
;
修改了观测室建造的技术要求增加了砖混结构观测室和玻璃钢罩观测室设计示例
d),;
修改了仪器墩建造的技术要求增加了仪器墩设计示例配筋图
e),;
修改了台站设备配置技术要求增加了配电通信和防雷设施的技术要求
f),、;
增加了观测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要求
g)。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
本标准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云南省地震局北京工
:、、、
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中
、、、、、、、
国地震台网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小军温瑞智崔建文王玉石兰日清李山有周正华于海英俞言祥王湘南
:、、、、、、、、、、
叶春明李佐唐徐扬杨伟林周克昌任叶飞迟明杰贺秋梅喻畑李世成林国良
、、、、、、、、、、。
本标准于年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20062,。
重要提示本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将意见建议发送至cbfbw@163.com并抄送
:,jy
biaozhun@或寄送至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
g,(:
5号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邮政编码100045并注明联系方式
,;:),。
Ⅲ
DB/T17—2018
引言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实施以来指导了我国强震动台站的建设特别
DB/T17—2006《》,,
是国家数字强震动台网的建设保证了强震动观测数据的质量在年月日四川汶川级
,,20085128.0、
年月日四川芦山级等地震中获取了大量高质量强震动记录为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科学
20134207.0,
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记录数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次修订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
从年月日四川汶川级地震年月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海域级地震
———20085128.0、20113119.0
等国内外特大地震中获得了丰富的强震动观测经验
;
基于对我国大量强震动记录数据的分析强震动台站建设对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研究取得了
———,
新认知
;
国内外强震动台站建设新方案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取得重要进展并逐步得到应用
———、、,;
除地震行业外核电站大型水坝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等相关行业和一些地方政府也对强震动
———,、、、
台站建设提出了新需求
。
在本次修订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因素
,:
对影响强震动观测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如规范了观测室仪器墩建造要求与
———,、
尺寸并给出了示例
,;
对建设成本与建造质量进行权衡协调把控质量控制关键环节降低附属设施资金投入力求
———,,,
保证质量并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强震动台站数量以增加高质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获取
,,
数量
。
Ⅳ
DB/T17—2018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强震动台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强震动台站建设相关的台站选址与场地条件勘察观测室建造仪器墩建造台站设
、、、
备和设施配置观测设备安装与调试台站建设报告编写与文件归档等的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强震动固定台站建设流动台站专用台阵等建设可参考使用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电声学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
GBT324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GB/T50269—199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T50328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
/
DBT10
地震台站综合防雷
DB/T6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
强震动strongmotion
地震或爆破等引起的场地或工程结构的强烈震动
。
定义
[DB/T10—2016,3.1]
32
.
强震动加速度仪strongmotionseismograph
记录地震产生强地面运动的加速度的仪器
。
定义
[GB/T18207.2—2005,8.1.4]
33
.
强震动台站strongmotionstation
用于监测强震动的地震台站
。
34
.
固定台站permanentstation
在确定的地理位置长期布设的强震动台站
。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1/ B40.078-1990 陕南白山羊基地县标准 1990-02-13
- DB35/ GH2405-1989 45% 硫磺悬浮剂 1989-12-20
- DB61/ B30.075-1990 辣椒基地县标准 1990-02-13
- DB61/ B40.080-1990 陕北细毛羊基地县标准 1990-02-13
- DB51/ 276-1998 消防应急集中电源 1998-02-25
- DB61/ B40.083-1990 渔业基地县标准 1990-02-13
- DB35/ GH2417-1989 热封型硬质聚氯乙烯薄膜 1989-12-20
- DB61/ B35.074-1990 烟叶基地县标准 1990-02-13
- DB35/ GH2415-1989 草甘膦原粉 1989-12-20
- DB35/ GH2406-1989 20% 叶蝉散乳油 198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