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241-2018 超导回旋加速器 谐振腔自动锻炼方法
DB34/T 3241-2018 DB34/T 3241-2018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Resonance cavity automatic exercise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 起草人:
- 陈根、巢楚颉、赵燕平、宋云涛、程鸣、陈永华、杨庆喜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20.99
F9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241—2018
超导回旋加速器谐振腔自动锻炼方法
Superconductingcyclotron
Theautomaticconditioningmethodoftheresonantcavity
2018-12-29发布2019-01-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24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超导回旋加速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根、巢楚颉、赵燕平、宋云涛、程鸣、陈永华、杨庆喜。
I
DB34/T3241—2018
超导回旋加速器谐振腔自动锻炼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导回旋加速器谐振腔自动锻炼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方法原理、条件、设备、步骤和
结论。
本标准适用于超导回旋加速器谐振腔的锻炼。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谐振腔resonantcavity
在射频波段能够提供加速粒子所需的电场的封闭空腔。
2.2
多电子倍增效应multipacting
在高电场的作用下,频繁的碰撞电离不断产生出带正电荷的空穴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的现象。
2.3
锻炼conditioning
通过持续性的脉冲和连续波馈入腔体,达到克服谐振腔内多电子倍增效应的手段。
2.4
直接合成器directdigitalsynthesizer
用一个或多个高频率稳定度的参考频率源,产生多个与参考频率稳定度相同或相近的新频率的合成
器。
2.5
调谐tuning
将谐振腔恢复到谐振状态的行为或过程。
2.6
调谐环tuningloop
对谐振腔进行调谐的控制环路。
1
DB34/T3241—2018
2.7
入射功率forwardpower
设备输出到电容极板或电感线圈的所有功率的总和,即最终被负载吸收的有效功率和未被吸收的功
率总和。
2.8
反射功率reflectedpower
当负载与设备处于非理想匹配时,入射功率中的一部分不能被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4313-1989 条形支承夹块 1989-07-12
- HB 3583-1985 调整块 1985-11-08
- QJ 1194.2-1987 教育系统数据元 研究生考生来源分类及代码 1987-06-18
- HB 1734-1987 螺孔小圆柱定位销 1987-04-08
- HB 3582-1985 调整块 1985-11-08
- HB 2724-1976 停挡 1978-05-24
- HB 3313-1980 标准垫板 1980-06-04
- QJ 1133.2-1987 机械夹固式车刀 偏心式75°外圆车刀 1987-03-07
- HB 4075-1988 B型平装导套座 1988-04-09
- QJ 880-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圆形加料器 198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