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DB37/T 1715-2010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guidelines for gas turbines using medium to low calorific value coal ga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715-201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12-30
实施日期
201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27

J9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Usingmediumandlowcalorificvalueofcoalgasturbineoperationmaintenance

guideline

2010-12-30发布2011-0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715—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利、张彦、徐开峰、罗方涛、吴文水、张雷、程建光、李树坤、董正庆、

孙永奎。

I

DB37/T1715—2010

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运行维护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煤制合成气、化工生产废气、焦炉煤气等中低热值煤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轮机系统。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中低热值煤气

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的有机质与气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

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所制得的煤气,其发热量小于15.07MJ/Nm3。

2.2

稳态运行

是指在15min内,燃气轮机轮间温度的变化不超过±5°F(±3℃)。

3总则

3.1燃用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由专职人员进行。专职人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应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2燃气轮机的重要设备、重要部位应设有明显的识别标志。

3.3燃气轮机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燃气轮机外围系统

4.1一般要求

4.1.1中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外围系统通常包括燃油供应系统、煤气供应系统和氮气系统。

4.1.2操作及管理人员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

4.2燃油供应系统

4.2.1运行管理

4.2.1.1燃油系统运行前应进行如下检查:

a)燃油储罐应储备足够的合格燃油;

b)燃油泵应状态良好,处于备车状态;

1

DB37/T1715—2010

c)燃油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应正确且良好;

d)燃油系统气密性良好;

e)燃油系统所有装置、管线静电接地、跨接装置良好;

f)各种操作工具准备齐全。

4.2.1.2启动燃油泵,检查燃油系统无漏油,控制燃油压力至规定的范围。

4.2.1.3燃气轮机启动点火、燃油升降负荷及燃料切换过程中,燃油压力应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

4.2.2安全操作

4.2.2.1燃油系统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4.2.2.2开关阀门时,应缓开缓关,阀门及节流元件之间应设置跨接线。

4.2.2.3燃油储罐区及燃油泵房应严禁烟火,在界区内设置危险源标识牌,并在明显处设置警示标识。

4.2.2.4燃油泵运行后,应对燃油输送管线、燃油过滤器进行放气处理,直至管线、设备内无空气。

4.2.2.5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保证分离系统正常工作。

4.2.3技术指标

4.2.3.1进入燃气轮机底盘的燃油入口压力、温度、流量、过滤精度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

求。

4.2.3.2燃油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大于0.12MPa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维护保养

4.2.4.1燃油泵应定时例检和定期交替运行。

4.2.4.2对燃油储罐定期排污,排除罐底污水及渣油。

4.2.4.3及时更换燃油过滤器滤芯。

4.2.4.4定期检查燃油供应系统静电接地、跨接装置是否正常。

4.3煤气供应系统

4.3.1运行管理及安全操作

4.3.1.1煤气供应系统的运行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3.1.2煤气供应前应检查如下内容:

a)煤气供应管线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确且良好;

b)煤气系统所有设备、管线氮气置换合格;

c)安全阀已校验合格;

d)做气密性试验,确认无泄漏;

e)界区内无关人员已撤离现场。

4.3.1.3煤气系统所有放空应引至火炬燃烧后排放。

4.3.1.4定时巡检煤气系统,巡检人员应携带CO报警仪。

4.3.1.5应除去煤气中的液态物质。

4.3.1.6进入燃气轮机的煤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3.2维护保养

4.3.2.1定时对煤气系统进行巡检,确认燃料供应压力稳定、无泄漏,各仪表、阀门符合要求。

4.3.2.2每年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气系统内所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及安全阀进行检验和校验。

2

DB37/T1715—2010

4.3.2.3煤气系统阀门、压力开关、压力表、温度计定期进行整定、校验。

4.3.2.4危险气体检测器及CO报警仪应定期校验。

4.4氮气系统

4.4.1氮压机运行

4.4.1.1氮压机的运行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4.4.1.2氮压机启动前的检查主要包括:

a)场地清洁无杂物,无影响安全运行及运行人员工作的任何障碍物;

b)低压氮气已送至氮压机入口阀前;

c)氮压机及出入口管道、阀门、压力表等完好,所有压力表根部阀门打开;

d)对氮压机进行手动盘车,压缩机轴转动灵活,无异音;

e)关闭氮压机进口阀、出口阀,再循环阀全开;

f)关闭氮压机换热器放气阀和放水阀,投入氮压机冷却水系统;

g)氮气储罐安全阀已校验;

h)电机已送电。

4.4.1.3氮压机的运行操作主要包括:

a)检查准备工作完毕,然后启动电机;

b)检查氮压机运转情况;

c)逐渐打开氮压机入口阀、出口阀及氮气储罐进气阀,关闭回流阀,向氮气储罐充气。

4.4.1.4运行检查主要包括:

a)定时巡回检查,记录运行数据;

b)发现异常或缺陷,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记录;

c)氮气系统是否存在泄漏;

d)各轴承的温度;

e)记录再循环阀和减压阀的阀位;

f)氮气储罐压力值;

g)电动机的电流值;

h)各设备状态灯的指示情况;

i)氮压机轴承振动值;

j)氮气进出口的温度和压力值;

k)冷却器进出口的水温及水压。

4.4.1.5出现下列情况之—者,应紧急停机:

a)各监测参数已达到跳闸定值,而保护不动作;

b)氮压机发生剧烈喘振,并且无法调节;

c)氮压机气系统泄漏严重;

d)氮压机油系统严重泄漏,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e)冷却水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f)清晰听到氮压机内部有异常声音,并危及氮压机安全运行。

4.4.2技术指标

控制进入燃气轮机的氮气压力、温度、流量等应符合燃气轮机设备规范的要求。

4.4.3维护保养

3

DB37/T1715—2010

4.4.3.1定期对氮压机进行例检并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

4.4.3.2每年至少对氮气系统的所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压力表等进行一次校验、检查。

5燃气轮机本体

5.1一般要求

5.1.1燃气轮机本体系统的安全运行、维护及管理包括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开停车、安全操作、工艺

指标控制、正常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

5.1.2燃气轮机操作、维修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1.3燃气轮机操作、维修及管理人员应熟悉燃气轮机本体各系统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和工艺指标。

5.2运行管理

5.2.1燃气轮机启动点火前的检查

5.2.1.1转子灵活性,有无异常声音。

5.2.1.2润滑油系统工作情况。

5.2.1.3管路有无泄漏。

5.2.1.4启动控制系统工作情况。

5.2.1.5检查进气系统空气过滤器,应清洁、完好无损。

5.2.1.6CO2消防系统应处于自动投入状态,氮气瓶压力与二氧化碳气瓶的称重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

5.2.1.7循环水系统已投入运行并满足燃气轮机运行的需要。冷却水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

态:

a)燃气轮机冷却水系统进出口各阀门开;

b)发电机空气-水热交换器进出口阀门开;

c)运行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开;

d)备用润滑油冷油器进出口阀门关;

e)各放气阀门打开放气后关闭。

5.2.1.8确认氮气系统各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氮气储罐压力达到要求。

5.2.1.9确认燃气轮机润滑油指标合格,辅助润滑油泵、应急润滑油泵、各冷油器、滤油器处于良好

备用状态,润滑油箱液位指示器在1/2与1之间,润滑油温度应在10℃以上(油温在25℃左右最好),

否则应对润滑油进行加热,并启动辅助交流油泵进行油循环。

5.2.1.10启动辅助润滑油泵,运行稳定后,观察系统各压力表读数应符合要求,否则应根据情况调整

润滑油压力整定阀,润滑油系统正常无泄漏。

润滑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应处于如下状态:

a)主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

b)辅助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c)应急润滑油泵出口压力表阀门开,出口管路上的放气阀关;

d)润滑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e)润滑油过滤器压差计两端阀门开;

f)润滑油母管低压报警压力开关及润滑油压力低事故滑油泵启动的放油阀关;

g)润滑油冷油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h)润滑油过滤器连通阀及泄油阀关;

i)润滑油排污阀关。

4

DB37/T1715—2010

5.2.1.11确认各路电源已送电。

5.2.1.12确认仪表空气入界区阀门打开,仪表空气送至界区。

5.2.1.13确认煤气前置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4确认液体燃料系统所有阀门、仪表状态正常,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运行要求。

5.2.1.15确认液压油系统各阀门启动前处于如下状态:

a)液压油母管压力表阀门开;

b)液压油过滤器切换阀处于工作位置一侧;

c)液压油过滤器连通阀、泄油阀关;

d)液压油差压计两端阀门开;

e)液压油供油压力开关放油阀关;

f)可转导叶系统蓄能器隔离阀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