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029-2020 刺槐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DB37/T 4029-2020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cacia timber plant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029-202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09
实施日期
2020-08-09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029—2020

刺槐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timberforestcultivationofRobiniapseudoacacia

2020-07-09发布2020-08-09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029—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费县国有大青山林场、中喜生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乔玉玲、荀守华、毛秀红、张宝贞、张洪勋、齐飞、张传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7/T4029—2020

刺槐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用材林培育中有关的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

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检查验收与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刺槐人工用材林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T14071林木良种审定规范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砧芽budoftherootstock

指嫁接育苗时,在接穗和砧木接合处,从砧木上生出的芽,称为砧芽。

4苗木培育

4.1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灌溉条件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轻壤或壤土,

土层厚度0.8m以上,地下水位1.2m以下,pH值6.5~8.0,忌选重茬地。

4.2整地及作床

秋末冬初进行深翻整地,深度25cm~30cm,建好排灌设施。并结合整地作床,施腐熟有机肥60

m3/hm2~75m3/hm2,施硫酸亚铁150kg/hm2~225kg/hm2。整地时做成宽1m,埂宽40cm的苗床。

4.3播种育苗

4.3.1种子催芽

将种子放在缸内,倒入80℃~90℃热水,边倒边搅拌,浸泡24h后,筛出种子放入泥盆内或筐篓

里,盖上湿草或湿麻袋,放置温暖处催芽,种子约有80%裂嘴露白时取出播种。

1

DB37/T4029—2020

4.3.2播种时间

春季4月中下旬~5月上旬。

4.3.3播种量

播种量30kg/hm2~45kg/hm2。

4.3.4播种方法

苗床内每隔40cm~60cm开一条宽7cm~8cm、深2cm~3cm的播种沟,沟内灌水,待水渗入后,

撒播已催芽处理的种子,覆土0.5cm~1.0cm。

4.3.5播后管理

间苗与定苗:苗高3cm~4cm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病、弱小苗。苗高10cm~15cm时,再进行

最后1次间苗,可结合定苗、移苗一次完成。定苗株距20cm~25cm。

浇水、除草与施肥:7月上旬追一次,每次每公顷追施复合肥75kg。浇水或雨后应及时松土、除草,

大雨后要及时排水。8月下旬以后不再浇水和施肥。

抹芽:苗木长到50cm高时抹芽,剪去旺盛侧枝。

4.4嫁接育苗

4.4.1采集和保存接穗

2月下旬至3月初采集接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刺槐优良品种或无性系1年生枝条作接穗;选择的

接穗梢部充实,基部芽眼饱满,穗条粗为0.3cm~1.0cm;采集后放于背风阴凉处,用湿沙埋好。

4.4.2选剪砧木

利用1年生刺槐播种苗平茬后的茎桩作砧木,根茎粗1cm以上;先除去根基附近的表土,在砧木根

基部剪成30°~45°的斜面。

4.4.3削接穗

选一个饱满芽,在芽背后下方削成2cm长的斜面,斜面要平滑,勿使削面末端皮层与木质部分离,

同时把斜面背面的皮层削去少许,最后在距第二个芽的上端1cm处剪下接穗,整个接穗要求有2个芽,

长度在3cm~5cm之间。

4.4.4嫁接时间

春季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4.4.5嫁接方法

用左手捏开砧木剪口顶端皮层,使其与木质部分离呈口袋状,右手把接穗斜面对着砧木皮部插入袋

内,直到插紧为止,使二者的形成层密切接合,若接穗较细,使一边形成层对齐。

4.4.6捆扎固定

插好接穗后采用麻皮自下而上缠绕接穗和砧木的结合部位,将砧木和接穗捆扎好,然后用和好的泥

巴固定绑扎部位,最后用湿润土壤封成土堆,顶部距接穗顶端1cm~2cm。其中,泥巴是用粘土与水和

成,湿度以手捏成柔软的团(含水率60%~70%)为准。

2

DB37/T4029—2020

4.4.7苗期管理

嫁接后,保持土壤湿润,并及时抹去砧芽。对密度过大的苗木进行适当修剪。于6~7月追肥2~3

次,施复合肥1500kg/hm2,施肥后埋土,浇透水。苗木生长前期,每隔半个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苗

木生长后期,每隔1个月进行1次松土除草。在幼苗期浇施防治立枯病、白粉病药各两遍。

4.5苗木调查及出圃

苗木质量分级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其余参照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造林技术

5.1造林地选择

平原地选择有水浇条件、地下水位在1m以下、排水良好的紧沙土和砂壤、轻壤、中壤及重壤土;

山地应选择海拔700m以下,阳坡、半阳坡、半阴坡、沟谷,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壤土,厚层土或中层

土的背风区;盐碱地选择含盐量0.2%以下的,不宜选择过于干旱的粗沙地、地下水位小于1m的低洼积

水地、过于粘重的土地造林。

5.2整地

5.2.1整地时间

春季造林宜在去年秋季整地,秋季造林宜在雨季整地。

5.2.2整地方式

平原:全面整地后采用穴状整地。穴长、宽各0.8m~1.0m,深0.6m~0.8m。结合整地施有机肥

37500kg/hm2~75000kg/hm2和化肥400kg/hm2。

山地:采用窄幅梯田、水平阶和穴状整地。窄幅梯田的规格为田面宽1.2m~2.0m,深0.5m左右;

水平阶阶面宽1m左右,深0.3m~0.4m;穴状整地穴径为0.5m左右,深0.3m~0.4m。

盐碱地:可通过修筑台田、条田或开沟筑垄法整地,多采取高台大垄整地,垄台宽1m~2m,沟

深0.8m~1.0m,在垄台上挖坑造林。在整地的同时使用土地改良剂脱硫石膏进行土壤改良。

5.3良种壮苗

根据GB/T14071林木良种审定规范,应选用经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刺槐良

种(详见附录B)。选用造林苗木按照刺槐嫁接苗木质量分级(附录A)。

5.4造林时间

以春季造林为主,在树液流动后萌芽前。鲁中、鲁南、鲁西北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胶东地区

在4月中下旬。秋季在落叶后,土壤结冻前,10月中下旬进行。

5.5造林密度

5.5.1平原地区

胸径大于30cm的大径材刺槐林,密度500株/hm2~833株/hm2(株行距4m×5m~3m×4m),轮

伐期20年;胸径15cm~20cm的中、小径材刺槐林,造林密度833株/hm2(株行距3m×4m),轮伐期

10~15年。

3

DB37/T4029—2020

5.5.2丘陵山地

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1665株/hm2(株行距3m×3m~2m×3m),轮伐期20~25年。

5.5.3盐碱地

造林密度为833株/hm2~1111株/hm2(株行距3m×4m~3m×3m),轮伐期20年。

5.6造林方法

5.6.1苗木处理

修剪苗木根系,将烂根、裂根剪除。

5.6.2栽植

树穴规格40cm×40cm×40cm以上。栽植时原土痕入土深度3cm~5cm,浇水后平茬,留干高度

距地面10cm。干旱沙地可低于地表10cm~15cm,留干高度1m。也可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期间截

干造林,树穴封土堆,埋土高出原土痕2cm~3cm,留干高度10cm。

6抚育管理

6.1抹芽定干

栽植后及时抹去砧木根部萌发的新芽,当嫁接苗木长到30cm~50cm高时,选留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