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12-2024 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导则

DB32/T 4812-2024 Wetland restoration are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4812-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08
实施日期
2024-08-08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2

!7,



DB32/T4812—2024

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导则

Technicalregulationforbiodiversityconservationinwetland

restorationarea

2024-07-08发布2024-08-08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812—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本底调查……………………2

6地形调整与水系连通………………………2

7植物多样性恢复……………3

8动物多样性恢复……………3

9外来入侵物种防除…………………………4

10保育期管理…………………4

11监测与评估…………………4

附录A(资料性)湿地修复适生植物种类与种植要求………5

附录B(资料性)湿地修复区重点保护的鸟类名录…………8

附录C(资料性)湿地修复区鸟类食源性植物推荐名录…………………11

附录D(资料性)湿地修复区重点保护的两栖及爬行类动物名录………13

附录E(资料性)湿地修复区重点防控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14

参考文献………………………15

DB32/T481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珍珠泉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冬林、邢玮、丁晶晶、李珊、汪丽莎、朱彦君、张姣佼、万欣、何冬梅、孙卫东、

于成景。

DB32/T4812—2024

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本底调查、地形调整与水系连通、植物多样性恢复、动物

多样性恢复、外来入侵物种防除、保育期管理、监测与评估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湿地修复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修复wetlandrestoration

通过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依据湿地的退化特征,修复基底、调控水文、改善水质、调节湿地物种组成及

群落结构,使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完整,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过程。

3.2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注: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多样性、物种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本文件

中的生物多样性仅指动植物物种多样性。

3.3

生物多样性保育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通过栖息地保护、生境改造、引种回归或野外放归等措施来达到生物多样性提升和生态系统结构功

能改善的活动。

3.4

入侵物种invasivespecies

在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在入侵地繁衍建立种群,并影响

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物种。

注:本文件中的入侵物种仅指外来入侵的植物和动物。

3.5

本土物种nativespecies

出现在其自然分布区内或其自然传播范围内的物种(包括亚种或更低的分类单元)。

注:也称本地物种或土著物种。

3.6

生态栖息岛ecologicalhabitatisland

湿地修复区为满足鸟类、两栖类、爬行类或兽类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或活动需要,通过地形重塑和

1

DB32/T4812—2024

水系调整形成的具有一定外型结构和起伏变化的微型高地。

3.7

原位植生insiturestorationwithplants

在硬质护岸上通过在坡面切割打洞并填充土壤,而位于孔洞附近的未打洞区域形成硬质格框网,硬

质格框网与填充物形成一个整体,使护坡在保留原来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通透性,并为湿地生物提供栖息

空间的方法。

4一般规定

4.1湿地修复应突出生态功能,尊重自然风貌。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要素,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趋于完善、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为目标,注重湿地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和稳定性。

4.2应根据湿地修复区的基本功能定位、湿地退化现状、湿地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确定湿

地修复区的实施范围、功能布局、修复目标和修复措施。湿地修复不可减少湿地面积,不应擅自占用湿地

水域。

4.3湿地修复实施前应编制详实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方案,明确保育的对象,并将该方案纳入湿地保护总

体规划,并与水利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等其他规划相衔接。

4.4在满足湿地修复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原有水系、地形地貌和原生植被等自然要素完成

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各项方案。

4.5滨水区应因地制宜地留出适宜宽度的植被缓冲带,原则上宽度不低于50m。植被应有多样化的疏

密和闭合空间,以近自然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空间结构。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野生动物的食源性、

庇护性和鸟类的筑巢习性。

4.6湿地修复时间上可划分为项目施工期、生物多样性保育期和长效管理期。施工期是指按照湿地修

复方案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的建设期,施工完成后进入生物多样性保育期,保育期一般为1~3年。保育

期之后为长效管理期。

5本底调查

5.1湿地修复实施前应进行一次系统的本底调查,充分了解湿地退化的现状,知悉影响湿地退化的主要

驱动因子,为开展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做准备。未开展本底调查的湿地,不应开展湿地修复

工作。

5.2本底调查的内容应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水质、生物资源、受威胁因素等。

5.3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土壤水质、生物资源调查方法参照LY/T2898的规定执行;受威胁状况调查

应包括常住人口数量、社会经济状况、游客数量、开发建设、农牧渔业、水资源利用、环境污染等。

5.4本底调查完成后应编写调查报告,明确湿地存在问题和恢复目标,适时开展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

订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方案的基础资料。

6地形调整与水系连通

6.1地形调整应以满足湿地生物栖息需求、促进湿地生境趋好、保障生物多样性稳定为目标。

6.2在鸟类、爬行类等栖息动物集中分布区可因地制宜地营造一定面积的生态栖息岛,增加湿地的起伏

变化,提高湿地生境的宜居性和多样性。

6.3新建护坡宜营造通透性良好的生态型护坡。现有硬质性护坡,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原位植生等新技

术进行生态化改造,以降低硬质性护坡对湿地生物栖息的不良影响。

2

DB32/T4812—2024

6.4对受污染水体宜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相结合的综合净化措施,逐步消除水体污染物。对污染物富

集严重的水体基底可采取清淤措施,消除污染源,并因地制宜地采取水环境治理措施,提升水体的自净能

力。水环境治理措施参考SL/T800。

6.5为提高湿地水体自净能力,宜尽可能增加水体的流动性。湿地内水系应贯通,并与周边水系相连

接,促进系统内物种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7植物多样性恢复

7.1植物多样性恢复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针。人工修复应优先选择本土物种,慎

用外来物种,不使用未经引种驯化试验,或经引种试验有生态风险的外来物种。

7.2植物配置应遵循生态位原理,依据不同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学习性合理搭配,尽可能减缓种间或种

内的直接竞争。

7.3宜根据地形、土壤、水文等立地条件,并考虑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来合理确定植物的种植深度及配

置方式。

7.4根据现有湿地生境及退化状况,可有针对性采取客土改良、坡度调整、质地调节、酸碱中和等手段适

当改善湿地的基底结构和土壤状况,以促使修复植物更好地适应湿地生境。

7.5湿地修复水生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要求见附录A。

8动物多样性恢复

8.1鸟类多样性恢复

8.1.1注重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生境保护,必要时通过地形调整、食源补充或人工招引等措施,促进湿地鸟

类多样性恢复。湿地修复区应重点保护的鸟类名录见附录B。

8.1.2满足湿地水鸟种群的季节性变化,可适时调整湿地修复区的水位及水域面积,满足各种涉禽和游

禽的栖息需求。

8.1.3在水鸟栖息水域宜适当斑块状种植高大禾草,形成生境阻断,为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隐蔽

空间和安静居所。

8.1.4强调以栖息地生境改善来促进鸟类多样性恢复,尽可能减少对鸟类有影响的人为干扰活动。

8.1.5基于湿地生境状况因地制宜地种植鸟类食源性植物。鸟类食源性植物的选择见附录C。

8.2两栖及爬行类多样性恢复

8.2.1应塑造和保留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为主要植被类型的浅滩水域,为两栖及爬行类动

物的捕食、繁殖和越冬创造条件。

8.2.2湿地修复工程应避免形成相对封闭式生境,必要时可通过修建一定数量的两栖及爬行类通道,以

避免两栖及爬行类动物栖息地被隔离,确保湿地物种生态流畅通。

8.2.3在满足行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可设法提高湿地与河流水系连通性,以修复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

扩散廊道,促进两栖及爬行类动物多样性恢复。

8.2.4基于自然保护理念强化对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的保护。湿地修复应重点保护的两栖及爬行类动物

见附录D。

8.3鱼类多样性恢复

8.3.1鱼类多样性恢复应重点保障湿地濒危、珍稀、特有物种完成生活史。鱼类繁殖期应通过水资源调

3

DB32/T4812—2024

度、湿地水位调节、减少人为扰动等措施保护鱼类繁殖所需的水文和生境条件。

8.3.2应全面调查重要鱼类的生活习性,分析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等需求,以改善水流结构和增加微

生境复杂性为原则,确定鱼类保护与多样性恢复的措施。

8.3.3可根据不同鱼类的食性、食量适时增放食草、食料,以满足各种鱼类的取食需求,修补食物链。

8.4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

8.4.1遵循自然规律,协同实施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恢复方案。必要时采取辅

助性投放措施,促进底栖生物多样性恢复。

8.4.2底栖动物投放应贯彻以本土物种为主、优势种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投放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8.4.3岸边陆地底栖动物投放以蟹类等物种为主;泥滩生境底栖动物投放以括螺、贝类等软体动物为主;

水体生境底栖动物投放以贝、虾蟹类为主。

8.5兽类动物多样性保护

8.5.1加强对湿地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湿地修复区应杜绝对兽类动物的诱捕及栖息地的破坏活动。

8.5.2定期进行兽类物种多样性监测,及时了解湿地兽类物种的数量动态,按照栖息地改善的目标制订

兽类物种保护及多样性恢复的措施。

9外来入侵物种防除

9.1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以人工或物理措施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实施生物除治,限制使

用化学方法除治。

9.2外来入侵物种除治实施前要应充分考虑入侵物种的生活史及物候特征。入侵植物要确保在个体开

花结实之前除治完成;入侵动物应赶在生殖繁育期来临之前除治结束。

9.3外来入侵物种的除治应当与湿地物种多样性恢复工程同步实施,以入侵物种种群逐步被清除和本

土物种种群趋于恢复为目标。

9.4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降低湿地修复工程中外来入侵物种的人为传播。湿地修复区应重点防控

的外来入侵物种见附录E。

10保育期管理

10.1保育期内应合理限制与湿地修复无关的人类活动。

10.2保育期内可根据湿地生境受损状况,适时启动栖息地保育性质的人工补救措施,包括水位调节、植

物补植、密度调整、微地形改造等活动,以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趋好。

10.3强化对入侵物种的防控,适时采取必要的人为治理措施阻断入侵物种的传播扩散。

10.4保育期内应定期开展湿地生境及生物多样性监测,将监测结果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成效评价

的依据。

11监测与评估

11.1湿地管理机构应制定湿地生境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方案。方案应明确监测的原则、内容、指

标、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11.2监测与管理单位要建立监测台账,并及时汇总分析。

11.3湿地生境的监测内容应包括水文、水质、气象、空气质量、土壤因子、生物多样性及外来入侵物种

等,监测方法参照GB/T27648的规定执行。

4

DB32/T4812—2024

附录A

(资料性)

湿地修复适生植物种类与种植要求

湿地修复适生植物种类与种植要求见表A.1。

表A.1湿地修复适生植物种类与种植要求

适宜温度适宜水深

植物名称拉丁学名生活型需光性

℃cm

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湿生或沼生喜光15~300~10

水生酸模Rumexaquaticus湿生或沼生耐阴(277d)10~350~15

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湿生或沼生喜光15~300~5

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湿生或沼生喜光15~300~5

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30~30

芦竹Arundodonax湿生或沼生喜光15~350~10

荻Triarrhercasacchariflor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50~20

菰Zizanialatifoli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30~20

荸荠Eleocharistuberos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50~10

荆三棱Scirpusyagar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20~5

菖蒲Acoruscalamus湿生或沼生耐阴15~355~25

金钱蒲Acorusgramineus湿生或沼生耐阴15~300~5

石菖蒲Acorustatarinowii湿生或沼生耐阴15~300~15

草本植物雨久花Monochoriakorsakowii湿生或沼生喜光15~330~20

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湿生或沼生喜光15~330~20

灯心草Juncuseffusus湿生或沼生耐半阴15~330~15

花菖蒲Iriskaempferi湿生或沼生耐半阴15~300~15

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湿生或沼生喜光15~300~15

美人蕉Cannageneralis湿生或沼生喜光18~350~5

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挺水或沼生喜光15~350~40

莲Nelumbonucifera挺水喜光20~3520~80

石龙尾Limnophilasessiliflora挺水耐半阴15~300~40

香蒲Typhaorientalis挺水喜光15~355~35

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挺水喜光15~335~2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